中日甲午战争以后,香港的各项事业都获得大发展。1898年又从清政府手中获得新界大片土地,因而人口激增,至辛亥革命前已达50万人,其中九成以上是华人。洋商的财富大量聚集,一批华人富商也成长起来,居民的文化水平显著提高,报纸的读者群日益增长。
这期间,香港报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商业报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原先出版的中英文报纸除《粤报》外,均继续发行,形成稳定的格局,影响日大,这同内地一些城市的报刊旋办旋停的情况很不相同。在这里,报业企业化广泛进行,许多报馆成立股份有限公司,财力加强了,机器设备更新,排版、印刷有了改进。《循环日报》从1904年开始改人力印报为电力印报,每小时能印500张;1907年又购得新印机,每台每小时能印1 000余张。报纸也由每日出两张改为出四张,每张字数大量增加,内容更为丰富。广九铁路通车后,许多报纸都在广东各县设通讯员,充实了大陆新闻报道内容,报纸的可读性增强,发行量也由以前的数百份增至万余份。
1903年11月《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的发行是香港英文报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与原来的《德臣报》《孖剌报》等以英国上层人士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报纸不同,它更注重适应普通读者的需要,而且在报馆的资金、人员方面打破了以往由英国人垄断的局面。该报的创办人是英国人克银汉(Alfred Cunningham),可是在该报的股份公司中,华人占有不少股份,华人谢缵泰还当上了报纸的编辑,美国人诺布尔于1906年也成为董事会主要成员。这些都显示出香港英文报纸的变化。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救亡图存、维新变法的呼声伴随着办报的浪潮席卷中华大地。首先在清政府严密控制的北京,康有为、梁启超在那里办起了《中外纪闻》;接着在华东重镇上海,4年间先后涌现出中文报刊50家;邻近香港的澳门和广州也办起了鼓吹维新变法的《知新报》和《岭学报》;就连从未办过报纸的杭州、苏州、温州、无锡、芜湖、长沙、萍乡、桂林、梧州、重庆、成都、西安等地,也纷纷出版了报刊。然而一直走在报刊发展前列的香港,这时却停滞不前,4年中没有出过一家有影响的报刊。原已出版的报刊在救亡、维新浪潮的推动下虽然显著露出一些积极的政治倾向,内容上有所改进,但声微气弱,内地读者很少听到来自香港的声音。上海《时务报》摘译的中外文报刊有数十家之多,也见不到香港报刊的影子。
这种状况到1898年戊戌政变以后才发生了变化。维新运动失败后,全国陷于专制恐怖之中。维新党人和以兴中会为核心的革命党人,都把香港作为联络中国大陆和海外的活动据点,两派报刊随之在这里活跃起来。对于政治流亡者来说,在香港办报比在内地任何地方(包括租界)办报都更安全和方便。因此,在内地办报热潮被镇压下去以后,作为政治庇护所的香港的办报热潮却在这时兴盛起来,与前一阶段的冷漠现象恰成鲜明的对照。这种“冷”“热”易位,是颇为有趣的新闻现象。
政党报刊兴起给香港报坛带来了复杂的矛盾和斗争,也给香港报坛增添了生气。兴中会于1900年1月在香港创办的第一张纸报《中国日报》被称为“革命机关报之元祖”,它的出版改变了革命党人只靠演说、印刷小册子进行宣传的落后状态,开始扭转改良派报刊独占海外华文报坛的局面。《中国日报》的主编是革命党的骨干陈少白、冯自由、谢英伯,影响遍及华南和东南亚地区。值得一提的是,这家报馆不仅是革命党宣传部门,而且是联络海内外革命党人和策划武装起义的机关,这在香港是前所未有的。保皇党在香港的办报活动开始于1902年,但其重要报纸则是1904年创刊的《商报》。该报被视为保皇党的“宣传总机关”,由保皇会副会长徐勤主持,经常与革命派报纸闹矛盾、打官司。这两家报纸在各自的党派中都有很高的地位,但都未能发挥正常机关报应有的宣传作用。这是因为,当时两派报刊的宣传中心都在日本而不在香港,尤其是1905年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创刊以后,更是如此。人们发现一个颇具意味的现象,当时两派在香港办的报纸,其主编和主要撰稿人都是广东人,而两派在日本办报刊人员则要广泛得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香港报纸的地区性色彩。(www.xing528.com)
1903年以后,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香港的革命派报纸异军突起,《世界公益报》《广东日报》《有所谓报》相继创刊,编撰人员鼎盛,革命色彩鲜明,从气势上压倒了保皇党报纸。这期间,保皇党的《商报》《实报》同广州的《岭海报》等串连一气,同《中国日报》等革命报纸展开了激烈的笔战,拉开了为时数年、遍及世界许多城市的两派报刊大论战的序幕。
1905年前后,香港的革命报纸加强了反清、反帝的宣传,其中以郑贯公主持过的几家报纸尤为活跃,而《有所谓报》最为突出。该报注意同普通读者相结合,思想新颖,笔锋犀利,语言生动,庄谐并重,销量曾超过《中国日报》,成为最受读者欢迎的报纸。另外,这一时期的革命报纸都很注意利用文艺形式进行宣传。《中国日报》的副刊《鼓吹录》,《广东日报》的副张《无所谓》等,将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与革命内容相结合,开创了我国报纸副刊改革的先声,受到新闻史学界的重视。
随之而来的是,革命派报刊受到清政府和港英当局的双重压制。1906年,广东当局严禁革命报纸入境;1907年,港英政府颁布法令,禁止中文报刊刊登煽动反清的文字和图片。受此影响,革命派报刊不得不改变策略,提高斗争艺术,其他中文报刊也尽量不露出自己的政治倾向。然而,香港的一些英文报纸却出现了令人瞩目的现象。在四家英文大报中,有三家与革命党人联系频繁,并参与了一些反清活动。早在1895年,《德臣报》主编黎德(Thomas H.Reid)和《香港电讯报》主编邓肯(Chesney Duncan)就为孙中山起草过对外宣言,以后两报并提供版面报道起义军纪律严明、受到群众欢迎的消息。起义失败后,《南华早报》主编克银汉又大力营救革命党人。这是香港英文报纸在特殊情况下不同寻常的表现。
据初步统计,自香港开埠以来,共出版中文报纸52家,其中政党报纸22家,商业报纸13家,政府报纸1家,宗教团体报纸3家,其他报纸13家。报龄在10年以上的9家,其中政党报纸3家,商业报纸5家,政府报纸1家。报龄在20年以上的6家,其中商业报纸5家,政府报纸1家。这期间,共出版外文报纸43家,其中英文报纸30家,葡文报纸13家。英文报纸中商业报纸27家,宗教报纸2家,政府报纸1家,葡文报纸性质不明。报龄在10年以上的14家,其中英文报纸10家,葡文报纸4家;报龄在20年以上的只有7家英文报纸,其中《德臣报》至1911年已出版66年,成为香港,乃至全国历史最久的报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