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报纸发展史的变化与兴起

中国报纸发展史的变化与兴起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香港日报和晚报的创办均早于上海和全国其他地区,从而使香港报业继续保持强劲的活力。这些因素大大密切了香港与中国内地之间、外商与华人社会之间的联系。在外文报馆的推动下,中国人的办报活动也活跃起来。1874年2月4日《循环日报》创刊,这标志着中国人自办报纸在香港正式诞生。这样,香港中文报坛就成了中国人的一统天下。在香港,办中文报纸的几乎全是广东人,办外文报纸的又几乎都是英国人。

中国报纸发展史的变化与兴起

自19世纪60年代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香港报业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就其发展势头来看,则落后于上海而退居全国第二位。据初步统计,1860年至1895年间,香港出版的英文报刊约为11家,而上海约为32家,为前者的3倍;香港出版的中文报刊约8家,而上海约为36家,为前者的4倍。然而,香港报纸的管理经验、业务水平、人员素质,则为上海所不及。

这一时期香港的外文报刊续有发展。除前述英文报刊外,还有约5家葡文报刊,但大多旋办旋停。英文大报之间的竞争依然存在,不过格局变了。1857年以前,《香港纪录报》《中国之友》报和《德臣报》三足鼎立互相竞争;到60年代,前两家报纸或停或迁,《德臣报》和《孖剌报》转而成对峙态势。1881年著名的《香港电讯报》(一译《士蔑西报》,The Hong Kong Telegraph)创刊,它与上述两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香港外文报坛的主要支柱。

原来报纸与政府之间、报纸与报纸之间的矛盾斗争也依然存在,不过引起争吵的原因已不再是对港府政策的分歧,而是对市政措施和政府官员品德的不同看法和态度。《香港电讯报》创始人士蔑(R.Frazer Smith)在报纸创刊一年后,便因诽谤罪被判入狱。后来港英政府采取了一些严厉的法律措施,报纸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才得以控制。

日报的兴起是这一时期香港报业出现的新现象。过去的英文报纸通常为周刊或双周刊。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信息的需求大增,于是日报应运而生。第一张日报是1857年创刊的《孖剌报》,接着是《德臣报》《香港纪录报》。在中国新闻史上,日报成为主流由此开端。与此同时,报业竞争也推动了晚报的出现。1862年《德臣报》馆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晚报《晚邮报和香港航运录》(Evening Mail and Hong Kong Shopping List)。香港日报和晚报的创办均早于上海和全国其他地区,从而使香港报业继续保持强劲的活力。

1878年,我国第一家英文天主教报纸《香港天主教纪录报》(The Hong Kong Gatholic Register)创刊,这是香港和全国的首创。

具有特别意义的是这一时期香港中文报纸的崛起。鸦片战争前,香港是一个只有两千多人的渔村。战后人口发展很快,1865年增至12.1万多人,1881年再增至15万余人,其中商人占很大比例。一些实力雄厚的贸易公司,如永安公司、先施公司、大新公司等相继在港设立,香港与中国沿海城市之间的航运和贸易关系也迅速发展起来。与此同时,海外淘金热兴起,大批华工经由香港前往美洲、澳洲各地,从而促进了香港航运业的兴隆。这些因素大大密切了香港与中国内地之间、外商与华人社会之间的联系。原来以外商为发行对象的外文报纸显然已不能满足香港社会的需要,于是中文报纸便应运而生。

首先发行中文报纸的是英文报馆。第一家中文报纸是由孖剌报馆在1857年创刊的《香港船头货价纸》(大约在1864年改名为《香港中外新报》)。1864年,罗郎(Noronha)创办了《近事编录》(一说为德臣报馆所办)。1871年3月,《德臣报》创办了中文版《中外新闻七日报》,次年4月改名为《香港华字日报》,独立发行。(www.xing528.com)

在外文报馆的推动下,中国人的办报活动也活跃起来。先是一些中国人在外国人办的报馆中工作,获得了办报经验。像黄胜、王韬曾分别担任过《香港中外新报》和《近事编录》的主编,陈蔼亭先后成为《中外新闻七日报》和《香港华字日报》的主持人,伍廷芳曾任《孖剌报》的翻译等。中国人成批进入报界并担负起编报重任,为中国人自办报纸创造了条件;而外国人所办报纸由于有中国人参加,又提高了外报的中文水平,增强了报纸的政治倾向和言论影响。如果说以往的中文报纸在中英关系上总是坚持英国殖民主义立场,那么上述几家有中国人参与的报纸,则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华人利益和中国富强的关注。

至19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人自办报刊的时代开始了。1874年2月4日《循环日报》创刊,这标志着中国人自办报纸在香港正式诞生。该报在王韬的主持下,遵循“扬中抑外,诹远师长”的宗旨,评论时政,鼓吹变法,振聋发聩,名扬遐迩。充分重视言论是《循环日报》的最大特色。由此,《循环日报》成为我国第一家政论报纸,王韬成为我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收录该报政论的《弢园文录外编》成为我国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

到了19世纪80年代,中文报坛出现了新变化:由外国人创办的《华字日报》和《中外新报》先后转为中国人所有;由陆骥纯创办的《维新日报》于1883年创刊;两年后,由汇丰银行买办罗鹤明所办的《粤报》出版。这样,香港中文报坛就成了中国人的一统天下。这种情况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广州在80年代曾出现过几家中国人办的报纸,但在清政府的高压政策下,只有《岭南日报》勉强支撑到1897年;而在上海,中国人办的报纸曾在70年代中叶一度勃兴,但多数只出了一两年,到80年代初已荡然无存。当时的上海报坛全被外商所办报纸控制,这种状况与香港形成鲜明对照。

在中日甲午战争前的一段时间内,香港成了中国人办报的重要基地,他们所办的报纸在外报的包围之中发出了中国人自己的声音,令人神往。可惜的是它们未能与时俱进。《循环日报》因王韬离去后便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生气中法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加剧,要求变革的思潮在全国兴起,这些报纸又未能担负起引导舆论的任务。

到19世纪末,上海报业迅速兴起,超越香港而成为全国的新闻中心,并且显示出它全国性和国际性的特色。比较一下港、沪两地的某些新闻现象是很有意思的。在香港,办中文报纸的几乎全是广东人,办外文报纸的又几乎都是英国人(少数葡文报纸除外)。而在上海则不同,办中文报纸的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办外文报纸的除英国人外,还有美、法、德、日、葡等国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两地报纸的不同特点。

据不甚精确的统计,1894年全国报刊共50种,其中中文报刊27种,外文报刊23种。从地区分布看,上海28种(其中中文报刊18种,外文报刊10种),居全国第一位;香港10种(其中中文4种,外文6种),居第二位。但香港报刊的报龄在30年以上的英文报刊有5种,而上海只有2种,中文报刊的情况也大致如此。由此可见香港报纸在全国报业中仍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