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舞台美术与表演技巧的发展:玉垒花灯戏研究+历史资源

舞台美术与表演技巧的发展:玉垒花灯戏研究+历史资源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上明代中期以后秦腔的兴起,甘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戏曲舞台为秦腔占领,只有与四川毗邻的碧口镇上演川剧,与碧口镇相隔十公里的玉垒关,从四川引进了花灯戏。这一来,玉垒花灯戏的舞台美术为之一新。经过这两位内行艺人辅导传授,花灯戏的表演技巧再次得到提高。尤其是经过川剧艺人罗画匠和秦腔艺人田班长、赵花脸的两次辅导,吸取了川剧和秦腔的表演技巧,能够表达出剧中人物喜怒哀乐的复杂感情。

舞台美术与表演技巧的发展:玉垒花灯戏研究+历史资源

陇南花灯戏形成于陇南边陲。这里虽是阴平古道要塞,又是甘川公路必经之地,但山大沟深,道路险恶,交通不便。又有白龙、白水二江之隔,与甘肃省各县交往甚少。加上明代中期以后秦腔的兴起,甘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戏曲舞台为秦腔占领,只有与四川毗邻的碧口镇上演川剧,与碧口镇相隔十公里的玉垒关,从四川引进了花灯戏。它们在这崇山峻岭之间的两江沿岸自演自乐了几个世纪,闭关自守,不为人们关注,没有向其他地区传播,发展提高缓慢。直到民国五年(1916年),从四川来了一位姓罗的画匠,落脚到玉垒关,看了玉垒关花灯戏的演出,觉得戏味很浓,就是服装古老原始,除了布制的一些官衣道袍之外,竟无一件戏袍,戏帽也很破旧。此人曾在川剧团唱过戏,并会制作戏剧服装和戏帽、头面,很有一些本领。他毛遂自荐,用集资的办法,为玉垒的花灯戏自乐班画制了几件蟒袍和靠;做了许多戏帽,添置了“头面”“口条”和“彩匣子”,改进了化妆方法和净角的“勾脸”方法。罗画匠还帮助玉垒坪排练花灯戏,传授了许多戏曲表演技巧,“串”了许多戏曲剧本,演了一个月戏。这一来,玉垒花灯戏的舞台美术为之一新。

民国十二年(1923年),陕南有一个秦腔戏班,来到当时很繁华的甘川交界处的水路码头碧口镇演出。后来这家戏班唱“烂包”了,人员各奔东西。他们中间有两名艺人流落到玉垒关,一位叫“田班长”,一位叫“赵花脸”。玉垒花灯戏自乐班就把他俩留下来,教了几年戏。经过这两位内行艺人辅导传授,花灯戏的表演技巧再次得到提高。那两位戏曲艺人,不只导戏,还亲自登台演出。眉户戏《张琏卖布》就是田班长和赵花脸传到玉垒关的。当地一些老年人还记得当时有一出戏叫《高关借头》,演得好,在玉垒一带很有影响。

花灯戏是由民间歌舞“耍灯”形成的,原来只是在过年时演唱的一种社火小戏。故表演形式,带有载歌载舞的“耍灯”动作,旦角表演尤为显著。同时,剧情简单,人物不多,唱腔较少,场面很小。后来在一代代民间艺人辛勤的艺术创造下,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逐渐得到丰富和提高。尤其是经过川剧艺人罗画匠和秦腔艺人田班长、赵花脸的两次辅导,吸取了川剧和秦腔的表演技巧,能够表达出剧中人物喜怒哀乐的复杂感情。与此同时,还从川剧、秦腔两大剧种中移植了一批大型剧目。唱腔方面,也在原来的花灯曲调的基础上,融进了一些陇南的民歌小调,始有“花音”“哭腔”之分,丰富了音乐表现力,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花灯戏曲音乐唱腔。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国民党胡宗南部队为堵截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曾派旅长丁德隆部驻碧口,营长谢义峰部驻文县。碧口镇驻军为装高跷把玉垒花灯戏的戏衣、戏帽借去扯烂了,玉垒坪群众又集资添置了一次戏衣、戏帽。(www.xing528.com)

文革”中,玉垒坪花灯戏的戏衣、戏帽由群众分散保存,没有烧毁。粉碎“四人帮”后,古装戏恢复上演,他们又把戏衣、戏帽集中起来,并于1982年冬,从文县秦剧团用一千余元买来十三件戏衣,其中有两件白绿蟒袍和两件红黑靠。

时至今日,这支土生土长在甘肃南部边陲的陇南花灯戏曲,服装不断更新,剧目不断丰富,表演不断提高,唱腔不断完善,影响不断扩大,已成为一支独立的地方剧种而屹立于甘肃戏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