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花灯戏的初步形成-陇南花灯戏研究历史资源

花灯戏的初步形成-陇南花灯戏研究历史资源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花灯戏的前身是春节耍灯。明万历中期由袁氏的“千总爷”为给“三官”还愿而搬上戏曲舞台,用古老的四川“灯曲”,表演戏曲故事,花灯戏的初步形成当在明末,至今约有三百八十多年历史。就这样,陇南花灯戏就在阴平古道要塞玉垒关形成了。就这样,花灯戏的影响,也逐渐扩大。

花灯戏的初步形成-陇南花灯戏研究历史资源

陇南花灯戏,流行于文县玉垒一带,所以又叫“玉垒花灯”。“花灯”一词,据《辞海·花灯》条注释:“又叫‘跳灯’、耍灯、‘灯戏’汉族民间歌舞。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区。各地跳法不同,一般是舞者提灯执扇,载歌载舞,也有表现故事情节的小戏。”又曰:花灯戏“是流行在云南各地和贵州、广西、湖南、四川部分地区的各种花灯戏的总称。四川等地称‘灯戏’。”《中国戏曲曲艺辞典》注释:花灯戏“由民间歌舞花灯发展而成”,故名。据考证,陇南花灯戏,也是四川花灯戏的一个支派。因为文县玉垒关地处陇南边陲,和四川省的南坪县、青川县、广元县连接,在白龙江、白水江汇合处,是三国时期邓艾入川的阴平古道要塞。玉垒坪住的袁氏家族,在明代中期就因兵乱而从四川酉阳迁居来此。据说,他们的祖先落户在文县玉垒坪,已经二十代人了。坪上有一株古老国槐,传说就是袁氏祖先定居在这里时栽植的,现在还活着,观其貌,至少也有六百余年历史。袁氏祖先们从四川迁来的时候,就把家乡的风土人情以及春节“耍灯”的习俗,一起带到了甘肃文县。从公元十六世纪到二十世纪,四百年过去了,但这儿人民的说话口音、生活习俗以及春节耍花灯和由耍花灯发展而成的花灯戏,其道白,其曲调,其唱腔,还保持着浓郁的四川风味。

花灯戏的前身是春节耍灯。甘肃叫“闹社火”。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只是在社火场上扮些戏曲人物,一手执花灯,一手执扇(也有提手帕的),唱些民间小曲,或演些情节简单的小戏,配合狮子、龙灯于春节在广场上演出。明万历中期(1595年前后)由袁氏的“千总爷”为给“三官”还愿而搬上戏曲舞台,用古老的四川“灯曲”,表演戏曲故事,花灯戏的初步形成当在明末,至今约有三百八十多年历史。(www.xing528.com)

“千总”是官名。“明代驻守京师的京营兵为三大营,设千总”(《辞海·千总》)。千总是皇上敕封的武官,相当于京师卫戍部队。从现存的袁氏家谱和一副“云路初登”的匾额考证,这位“千总爷”的全衔称——“大明应授千总敕封讳显考应登”,排行老大,老二曰袁应科,老三叫袁应举。第二代袁贡生、袁继生、袁复生,上家谱时已是“大清”了。现任行政村主任袁怀勇,为袁家第十四代传人。在明代后期,文县玉垒关的白水江畔,有座名叫“天官、地官、水官”的“三官庙”,神像是泥塑的。那时候的人迷信思想很严重,武举人袁应登上京考试前,曾给“三官爷”发下誓愿:如能当上朝廷命官,回来重修“三官”庙宇,定把泥身神像换为金身神像,并唱大戏祝贺。那位武举人上京果然考中了武进士,官授“千总”之职。回乡祭祖时就在玉垒关南山的筏子坝沟(也叫铜厂坝)开矿炼铜,并从四川重庆铸回三尊“三官”铜像,各重一千二百多斤。重修庙宇,并在“三官庙”前坐南向北新建雕花戏楼一座,落成时,将广场上的花灯戏搬上舞台。武音乐为耍大鼓、大锣和大钹。文音乐为木筒子胡琴。演员则是土生土长的农民群众中的好家,也包括一些头面人物。花灯戏首次搬上舞台演出,即是千总爷为“三官”还愿,又是庆贺重修的三官庙宇和新建的三官庙戏楼落成,亦是陇南山区唯一的一位被皇上敕封的京师武官还乡祭祖,声誉大振,四乡八镇的山区观众云集于此,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就这样,陇南花灯戏就在阴平古道要塞玉垒关形成了。这支原始古老的艺术之花在玉垒坪扎根,每年农历从正月初二到十六,重庆、成都、广元以及文县、碧口等地客商,络绎不绝来这里赶会看戏,销售货物,购买药材,当地人卖熟食,开茶馆,做生意。慢慢地,自然而然形成了甘川两省交界处的物资交流场所。就这样,花灯戏的影响,也逐渐扩大。玉垒周围的李家坪、冉家坪、魏子坪以及碧口镇的仓头山等地,受其影响,亦先后创办了花灯戏自乐戏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