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州》,又名《打葛麻》、《逃婚记》,黄梅戏稀见剧目。其中《葛麻写退》一折,可作单折演出。这是黄梅县黄梅戏名艺人余海先病重时向桂遇秋传授的。《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第6集著录了余海先述录本。
《海林州》全剧共分为攀亲、拜寿、悔婚、逼退、告婚、赠银、逃婚、成婚8场。
主要人物有:张大洪(小生)、葛麻(小丑)、马佗(老丑)、安人(老旦)、马金莲(小旦)。
海林州穷秀才张大洪,自幼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家徒四壁,衣食不保,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从小与同州马佗之女马金莲青梅竹马,同窗攻读。由于两家关系甚好,马佗曾把女儿马金莲许配给张大洪,订下婚约,但数载没有来往。后马家发了横财,开有二十四个典当铺,成为海林州知名的富豪,可是张家依然没有摆脱贫困的桎梏,生活日益艰难。适逢大考之年,皇榜期近,张大洪有意到岳丈家攀亲,借些银子回家,买几本书籍,准备赴京应试,求取功名。
这天,正值马佗夫妇生寿之期。其女马金莲绣楼停针,来到前堂安排家院打扫客厅,铺毡结彩,布置寿堂,准备酒宴,为双亲祝寿,马佗夫妇喜气洋洋。礼毕,马安人在堂前训教女儿,每天要做好打扫卫生、后院放鸡、烧茶做饭等家务,学熟“三从四德”美德,紧守闺门,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中抛头露面,学会习绣花枝,将来在夫家要做贤妻良母。马金莲是一个聪明乖巧、善良孝顺的女孩,从小就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听完母亲的教诲,她表示铭记在心,马安人十分高兴,马金莲辞别母亲回到绣楼习绣。
马佗为人刻薄势利,欺压乡民。耳听人言,张大洪家道贫困,嫌弃张家,企图毁约退亲,将女儿马金莲另配高门。他命长工葛麻将张大洪骗到家中,想当场逼写退婚文书。葛麻是个热情正直、聪明机智的青年,听说马佗嫌贫爱富,要毁婚约,将女另许,叫他找张大洪来逼写退婚字据,十分气愤。葛麻与张大洪是姑表兄弟,眼看自己的表弟张大洪被马佗欺侮,不能见难不帮,当面应承下来,暗地却帮助张大洪设下圈套,要狠狠地教训这个为富不仁的家伙。谎称无法找到张大洪,马佗让他去圣堂找,葛麻说张大洪是贫穷之人,根本就没有钱读书。马佗让他去大市街上支找,葛麻又以张大洪不是欠了人家的油钱,就是欠了人家的盐钱,不敢上街来应付。马佗恼羞成怒呵斥葛麻,张大洪就是上天入地,也要用天罗地网网到他。
正巧,张大洪上京求名,缺少盘费,兴高采烈地来岳丈家借银,在马家门前与葛麻相遇。葛麻听说张大洪是到马家借银,称他是买干鱼放生——死活不知,遂将马佗嫌贫爱富,意欲退婚另图高门,正叫他找张大洪来逼写退婚字据之事告知表弟。张大洪为人忠厚老实,加之父母双亡,突然遭遇岳丈逼写退婚文约,尽管心中愤愤不平,但又束手无策,一时不知如何处理好这件婚事,转身准备离开马家。葛麻仗义出手,打抱不平,将张大洪拦回,为他想出办法,明里帮马佗整治表弟,暗里却教他与岳父周旋。葛麻让张大洪站在门口稍等片刻,他先进去向马佗通报一声,张大洪却认为没有必要。葛麻告诉表弟,初上门的女婿,不是临门的贵客,也是临门的娇客,要他请你进去才有面子。要想不受人欺负,首先得自己挺直腰板,在气势上要压倒对方。(www.xing528.com)
葛麻如法炮制通报马佗,张大洪就在门口,马佗喜出望外,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没想到张大洪自己找上门来,马佗让葛麻赶快带他进来。葛麻却说他是初上门的女婿,若不用个请字,就是礼貌不周,一气之下,说不定他又回去了。马佗急于要见张大洪退婚,让葛麻请张大洪进来。见面落座,葛麻上茶,站在一旁见机行事。张大洪喝完茶,将茶盅摞在马佗的茶盅上,葛麻灵机一动,吵嚷着说张大洪偷走了茶盅。马佗不识就里,分开叠在一起的茶盅,气恼葛麻的笨拙。此言正中葛麻下怀,他告诉马佗照员外的意思,是想把两个茶盅分开,而这茶盅的彩头,不但没有拆开,两个人还配拢了。马佗有口难辩,葛麻抓住马佗急于退婚的心理,出“舍财免灾”的点子,十分机灵地迫使马佗送张大洪一件最漂亮的衣服和20两银子,还假装帮马佗打张大洪,而拳头却落在马佗身上。
葛麻凭着他的机警、聪明和口齿伶俐,使马佗无法逼张大洪写退婚字据。随后,葛麻又到后花园,巧妙地探出马金莲的心事。马金莲深爱张大洪,恼恨父亲嫌贫爱富的行为,赠银助张大洪赴京求名。随后在葛麻的帮助下,马金莲逃出家门,与张大洪结成夫妻。葛麻助人为乐,以智取胜,君子成人之美,有情人终成眷属。
清,姚燮《今乐考证》:清燕京无名氏《花部剧目弋阳梆子腔》云:弋阳、梆子腔、秧腔有《马佗退婚》。《葛麻》,亦名《打葛麻》、《吊楼》,是楚剧优秀传统剧目,也是楚剧名家熊剑啸的代表作。1952年武汉市楚剧团在传统的基础下重新整理、加工,分别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剧本奖、演出奖和中南地区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优秀节目奖,熊剑啸获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二等演员奖和武汉市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一等奖。1956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为舞台戏曲艺术电影,张天赐导演,熊剑啸、陈梅村、李雅樵、萧受珍主演。
《葛麻》一举而全国闻名,成为影响楚剧风格50年之久的重要剧目。该剧通过对民俗与地缘感情的提炼,虚实兼顾地以“平民风格”表现民众耳熟能详的“小人物形象”,使楚剧此后生产出“葛麻”风格系列的艺术精品,呈放射状地进行着传播。上海戏剧学院将《葛麻》、《打豆腐》等戏,当作了表演必修课,并连续多年列入教学大纲,日本著名的齿轮座剧团,亦将上述剧目翻译成日语,在日本各地进行巡回演出。
楚剧、东路子花鼓戏、西路子花鼓戏、皖南花鼓戏、襄阳花鼓戏有《葛麻》,随州采茶戏、荆州花鼓戏、鄂南采茶戏名《打马铎》,郧阳花鼓戏称《紫金镯》,鄂东采茶戏叫《葛麻写退》,景德镇采茶戏为《马二退亲》,三角戏名《逼写退婚》,常德花鼓戏称《葛麻走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