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扇记》:黄梅戏传统剧目探微

《白扇记》:黄梅戏传统剧目探微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白扇记》下本,又名《渔网会母》、《当铺会母》,黄梅戏传统正本戏36大本之一,系常演剧目。《白扇记》下本全剧分为金元别兄、潜江结拜、当铺会母、辞离当房、下书外公、宝林擒盗、惩盗雪恨、子顶父职、合家团圆9场。赵老大等强盗全部归案,黄氏自杀,胡金莲出家为尼。《白扇记》中人物很多,主要人物有胡先志、妻黄氏、女金莲、儿子金元及反面人物赵老大等。涉及《白扇记》和历史沿革和艺术真实、生活真事等问题。

《白扇记》:黄梅戏传统剧目探微

《白扇记》下本,又名《渔网会母》、《当铺会母》,黄梅戏传统正本戏36大本之一,系常演剧目。《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第1集著录余海先述录本,《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黄梅戏》第1集刊载潘泽海、马维喜口述本。《渔网会母》是表现黄梅戏声腔艺术的优秀剧目之一,是小生行当的必学、必演剧目。

《白扇记》下本全剧分为金元别兄、潜江结拜、当铺会母、辞离当房、下书外公、宝林擒盗、惩盗雪恨、子顶父职、合家团圆9场。

主要人物有:胡金元(小生)、王有仁(正生)、赵老大(花脸)、赵老二(花脸)、赵老三(丑)、哑巴(小丑)、憨子(小丑)、胡金莲(小旦)、黄氏(正旦)、黄凯(老生)、导首(四人)、胡开志(正生)、胡先志(小生)、门子(杂)、胡宝林(武小生)、龙套(四人)、下书人(杂)。

胡金元被刘玉清老两口从洞庭湖救起,带回家中抚养成人,取名渔网,6岁时送往圣堂攻读。15岁时,刘家流落在外的两个儿子回家,怕渔网将来分他们的家财,二兄弟将他撵赶在外。恩父刘玉清将渔网随身宝物交给他,告知搭救、扶养的经过,并赠银子作盘缠,让其异乡寻娘。途中偶遇道情艺人王有仁,二人结拜为兄弟。王有仁教渔网敲渔鼓唱道情,共闯江湖,沿途寻找母亲。渔网思母心切,终日忧闷,愁眉不展,有意辞别兄长王有仁,四处访母。闻听渔网辞他而去寻找母亲,王有仁难舍难分,劝慰渔网与他一起慢慢寻找打听。渔网感激王有仁对他情深义重,言其去意诚心已定,王有仁只好遂他心愿。临行时,赠银相助,并送他渔鼓简板,嘱咐渔网若盘费用尽,就边唱渔鼓边寻母亲。

一天夜晚,渔网借宿古庙,拜请神圣保佑他在外乡找到母亲。深夜神人托梦于渔网,要想母子重相逢,潜江县内寻亲娘。渔网按照神人的指引来到潜江,遇哑巴、憨人在宏盛典当铺取当,因老板赵老大把九十个钱的利息,算成九百个钱的利息,与取当人哑巴、憨人发生争论。哑巴、憨人急得双脚直跳,渔网路见不平帮他们将账算清,赵老大见他年轻有为,要结拜他为第二十位兄弟,渔网应允。端午佳节,赵老二约赵老大等强盗去河中观看龙舟,渔网一起前往。胡先志在洞庭湖被赵老大等强盗杀害,其鬼魂见儿子反与强盗结成八拜之交,母子又不能见面,暗中指引于他。强盗们正在茶楼吃茶,渔网突然偶得风寒,头痛难忍,向众强盗告辞先行回去,赵老二将渔网背回当铺休息。

渔网独坐当房心情烦闷,拿起渔鼓简板,唱道情表诉衷肠:“……生我的父和母不知不讲,养我的父和母住刘家庄。我恩父刘玉清河下打网,每日里打鲜鱼以度日光。自那日洞庭湖撒下一网,打起来小包裹放在船舱。刘恩你他只说包的银两,拆开看却原是小小儿郎。我浑身俱是红毡裹绑,有金杯和牙筷内面收藏犀牛角无价宝分开水浪,豪猪毛插三根保护胸膛。是何人舍不得咬我左膀,左膀上咬一口是我的亲娘……”道曲唱得委婉凄伤,如诉如泣,催人泪下!其姐金莲(有的本子叫秀英),在绣楼听了幺叔悲叹身世中,提到洞庭湖及三种宝物,疑是金元弟到了潜江,自己不敢贸然相认,到后堂禀告母亲黄氏。

黄氏以请幺叔吃饭为名,盘问身世,渔网把落水、遇救、寻母、落当等情诉给黄氏、金莲,顷刻间二人泪流满面。黄氏正欲上前认子,胡金莲一把拉住母亲,要她验明牙痕。

黄氏以帮渔网洗衣之名,请他脱掉褶子,从而验证左膀上的牙痕。渔网脱下衣服,黄氏、胡金莲见其左膀果然有牙痕,黄氏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悲伤,主动认了金元,失声痛哭起来。渔网要黄氏说出丢儿的原委,黄氏在儿女面前,悲伤地回忆起12年前那不堪回首的往事。她告诉渔网他的本名叫胡金元,父亲名叫胡先志。其父原是湖广辰州知府,为官三载,官风清正,深受辰州百姓爱戴。那年带黄氏、儿女告假还乡,途经洞庭湖遭赵老大等19个湖匪劫杀,胡先志、随行和船家全部被杀,赵老大命湖匪将黄氏母女二人带回,把儿子斩草除根。黄氏跪求赵老大保儿子一个全尸,暗中将儿子左膀咬上牙痕,用红毡裹身,犀牛角、豪猪毛随身紧绑。赵老大将儿子丢进洞庭湖中,强迫黄氏母女二人作妻妾,抢金银财宝开了这家典当铺。

渔网听完母亲的诉说,怒发冲冠,要到河下杀掉赵老大一伙。黄氏阻拦,言其不是19个强人的对手,要他到北京外公黄凯衙前搬兵。黄氏修了书信,并将黄凯题签的白扇交付渔网,上京求救。赵老大等看罢龙舟回来,渔网忍住一腔怒火,以回家探母为由,告辞了赵老大,到了北京投奔外公。黄凯见了女儿亲笔书信和白扇,即修书信到云南,请胡开志出兵去捉赵老大等归案。胡开志接到黄凯书信,派儿子胡宝林,随渔网兵发潜江。赵老大等强盗全部归案,黄氏自杀,胡金莲出家为尼。渔网安葬母亲之后,同胡宝林等押赵老大一伙到云南听审,胡开志处赵老大等以死刑。黄凯接到胡开志回书后,奏本圣上,封渔网子顶父职,出知辰州。胡宝林封为千总,镇守洞庭湖,胡开志除盗有功,连升三级。(www.xing528.com)

《白扇记》中人物很多,主要人物有胡先志、妻黄氏、女金莲、儿子金元及反面人物赵老大等。历史上有无这些人物?涉及《白扇记》和历史沿革和艺术真实、生活真事等问题。

首先从胡先志说起,经笔者查阅明、清《湖南通志》、《辰州府志》、《长沙府志》职官表中没有发现此人。戏中胡先志的籍贯是陕西省西安府。明、清《西安府志》中各县《选举志》进士、举人栏目内,亦未见胡开志、胡先志兄弟名字。由于地方志书上没有胡开志、胡先志,黄氏、金元就更无从说起。但胡金莲这个人物,在故事发生地点潜江确有遗迹可寻,有传说可听。

胡金莲,又名胡秀英,潜江人民代代相传确有其人。除口头传说外,更重要的是潜江市(1988年5月撤县建市)城区内有金莲庵可证。1984年10月18日下午2时至3时,桂遇秋在原潜江县博物馆干部罗来国的陪同下,查看了该庵的遗址。金莲庵在原潜江县城南门街食品公司后院水塘内。据潜江居民戴正三讲,民国甲子年(1924)护城堤龙头拐破口,将金莲庵冲倒了,庵基变成了水塘。水退后有位居民将自己房屋(当时为和平街94号)献一间给尼姑,改作金莲庵。同年冬修护城坝,在挖泥中发现了一个陶罐,上有“胡秀英之墓”五字,内有骸骨,当时就地掩埋了。10余年后,南街老居民吴二八,偶然间又挖出了此罐,他当时把陶罐交给了一位道士,道士又把它埋了。1954年发大水,又将此罐冲了出来,搬运工人刘三保把它打碎了。1982年桂遇秋曾请罗来国帮助调查此事,罗于同年11月6日将他调查所得回复:“民国十三年(1924)农历六月十三日,潜江县泽口谢家园溃口,水淹县城。十四日中午城关南门护城堤溃口,将金莲庵冲毁。同年一居民将一间民房(时为牛马交易所)施舍给作金莲庵(房主已死)。1962年8月当地失火将前半间烧毁,1966年7月牛马交易所将后半间拆毁!”原潜江县轻工业局蔡其环说:“潜江县从前有个金莲庵,庵中有《白扇记》中胡秀英塑像,我在小时候看见过她的塑像。这个庵堂是她出家为尼的地方。”潜江人民和一些从事文化、博物工作的同志一致认为:金莲庵就《白扇记》中胡金莲出家的地方,死后人们为纪念她而塑像建金莲庵。《潜江县志》载:“金莲庵,在县城南堤外,万历二十二年(1594)建。”

潜江人都说有赵老大其人,但不承认他是潜江人。潜江确有“宏盛典当”。此当铺遗址,在原潜江县南门堤街,时为南门街57号,已建成五金公司门市部。1982年罗来国访问戴正三时,此人当年有85岁。他说:“宏盛典当原房子也是发大水冲垮的。屋的列架由于树大,结构坚固,冲出好远才散架。大门是楠木的,被沔阳县(现仙桃市)毛咀一家酱园店买去了。”罗来国先生受桂遇秋委托,于1982年10月间走访了毛咀街居民郭贤生,他当时68岁。郭说:宏盛典当大门,是他的继父郭厚记从潜江买去的。买的时间大约在壬戌年(1922),1939年,日本人将它抢去作炮楼楼板。新四军攻打炮楼,门被火焚毁。帮助郭厚记买此门的是他的女婿,酱园店的管账先生、潜江南门人李万敖。1983年潜山县搞文物普查时发现,积玉口村一位剃头师傅在挖藕时挖出了一口箱子,内面装有碗筷。筷子上刻有“赵老大”三个字。蔡其环说:“宏盛典当旧址,新中国成立前是陈川记中药店。天门市荆州花鼓戏名老艺人沈山说:‘《白扇记》确有其事。’湖北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潜江的李书城(1882—1965)曾对我说:‘赵老大在我们潜江开典当有此事。招牌叫‘宏盛典当’。我年轻时还看见了墙上残存的‘盛’字……’”

黄梅戏《白扇记》,是根据真人真事编撰的,还是民间传说,目前尚缺少有说服力的材料加以佐证。但从《潜江县志》对金莲庵建修时间和潜江人民多次发现胡秀英的骸骨以及传说,这个人物是《白扇记》中的人物,这个故事在明代就开始流传。戏中胡金莲,又名胡秀英,在潜江历史遗迹中,她也是这两个名字,这绝非一种巧合,证明现实生活中确有此人。

清文顺堂刻本有《新刻辰州胡知府白扇记》。

黄梅县民间有弹词《白扇记》抄本流行。1958年10月,桂遇秋访问了旱龙船名老艺人黄汉佬,他介绍了他们的说唱书目《白扇记》。黄汉佬说,黄梅戏的《渔网会母》,是根据旱龙船说唱本改编的。旱龙船的脚本,又来自坊间刊本。1980年春,桂遇秋从友人周濯街处借阅了黄汉佬的徒弟占丙南说唱的《白扇记》,有896行。从胡知府辞官起,到胡金元报仇止。故事梗概与黄梅戏演出本相同,但它是经过删减的说唱本,其主要内容与黄梅戏《白扇记》对照,故事完全一样,而且唱词大部分相同。《湖北民间叙事长诗唱本总目提要》载:“浠水县望城乡幸福村占成宗整理了手抄本《白扇记》,有1500余行。”1985年冬,笔者在黄梅县杉木乡王湾村王登堂处,见到了他手抄的坊间刊本《白扇记》。这个本子由于在民间长期辗转、转抄,人名、地名、文字错处很多,但它的篇幅,主要内容与笔者家藏的1977年散失的《白扇记》木刻本基本一致。有1378行,七言体文,篇幅要比占丙南说唱本多三分之一。故事发生时间不是明代而是清雍正元年(1723)。王登堂抄本与黄梅戏《白扇记》对照,人物、故事、场次完全一样,戏曲本保留了弹词本不少唱词。笔者收藏了此本。

东路子花鼓戏、西路子花鼓戏、北路子花鼓戏、府河花鼓戏、襄阳花鼓戏、随州花鼓戏、荆州花鼓戏、沔阳花鼓戏、豫南花鼓戏、皖南花鼓戏、安康花鼓戏,鄂东采茶戏、鄂南采茶戏、高安采茶戏、抚州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赣东北采茶戏、九江采茶戏、武宁采茶戏,楚剧、睦剧、滇剧、芗剧潮剧、瓯剧、玉溪花灯、闽南歌仔戏、辰河高腔、三角戏有《白扇记》,有的上下本名《洞庭湖》、《白扇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