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经济法学部门法研究展望及综述-对外贸易法

中国经济法学部门法研究展望及综述-对外贸易法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展望未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是机遇和困难并存。对外贸易法制建设在这种转变中要发挥作用,在对外贸易促进方面必须紧跟政策和时代发展步伐,如何设计具体的制度来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是值得研究的。另外,我们在研究上述这些问题时能够更多的结合和理解WTO贸易规则与欧美发达国家立法内涵,将会使我们的研究获益匪浅。[14]朱京安:《中国外贸法律制度变迁研究:以制度主义为视角》,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经济法学部门法研究展望及综述-对外贸易法

2011年3月吴邦国委员长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标志着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起点,我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也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和发展,从无到有,从分散到系统,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外贸易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世界接轨方面也成绩斐然。五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功的应对了各种困难,尽管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是我们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展望未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是机遇和困难并存。

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社会繁荣与贫困减少为世界作出了贡献与榜样,但这仍难以掩盖其背后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所带来的日益凸显的经济与社会结构性失衡,这种贸易模式是难以维持的,因此,中国的外贸发展方式与发展战略亟须转变。对外贸易法制建设在这种转变中要发挥作用,在对外贸易促进方面必须紧跟政策和时代发展步伐,如何设计具体的制度来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是值得研究的。另外,要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那么我们就要走技术集约型和高附加值的出口道路,因此,企业创新和品牌的培养十分重要,在这方面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建设就尤为重要,对企业专利和商标的保护需要法律发挥重要的作用,如何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接轨,如何使知识产权保护的途径更加顺畅,如何使知识产权保护深入人心,是学者们应该研究的。

贸易保护主义是各国发展对外贸易所无法回避的,虽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口商品的贸易壁垒将会逐渐减少,但是这些传统的贸易壁垒的减少并不会减轻我国发展对外贸易面对的阻力,以绿色贸易壁垒为代表的新型贸易壁垒正在各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我们只能迎难而上,正视自身的不足,与转变发展方式相结合,同时建立自己的绿色贸易壁垒制度,在具体实施程序上应当多加研究,同时对外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关系研究也是值得注意的。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相当迅速,但是也面临着很多问题,更加严格和苛刻的贸易壁垒,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发展的不平衡都制约着全球化的发展。从我国自身来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相对落后,但是有很大的潜力,对国际服务贸易的研究首先关注促进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提高,在完善我国对外服务贸易法律制度的基础上,还应当关注如何进入国际市场存在的各种制约因素等。

环境与贸易的问题也越来越受人关注,环境与贸易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环境保护政策与措施对贸易的影响在过去并未产生过多的问题,但是近些年这一问题的研究热度不减。在WTO体系中,虽然没有形成专门的有关环境与贸易的协定,但是环境贸易问题自乌拉圭回合开始到多哈回合,一直是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WTO争端解决机制亦多次涉及此类贸易争端。研究环境贸易措施及其在WTO体系中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我们重视国际贸易中的环境保护问题,这一议题同样是值得我们研究的。[112]

从制度层面来看,我们要继续增进外贸立法的制度安排,选择渐进式改革路径,逐步将制定外贸法律游戏规则的制定权交给市场主体,要改进外贸立法的制度结构,准确定位外贸立法的价值取向;在司法、执法上,为构建高效的司法、执法运行体系,要建立专门的国际商事法院,明确上下级法院之间的权限划分,为法官独立进行制度设计。[113]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和完善外,我国的单独关税,特别是台湾地区,近年来与大陆经济联系密切,如何对我国贸易法律法规与单独关税区的规定进行协调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此外,传统的研究重点,比如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都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变化,由于目前我国处于对外贸易摩擦的高发期,可以预见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商品打入海外市场,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诉讼、技术壁垒、专利摩擦也会接踵而至,国外对我国产品实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措施的力度加大的同时,贸易摩擦会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很多新的问题也应当受到我们的更多关注。另外,我们在研究上述这些问题时能够更多的结合和理解WTO贸易规则与欧美发达国家立法内涵,将会使我们的研究获益匪浅。挑战的存在,为我们带来了机遇,面对挑战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退缩,随着我国研究人员队伍的壮大,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研究内容更加深入,无论是对我国对外贸易法制建设,还是对外贸易的发展都会带来巨大的帮助,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有关我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研究将会进入崭新的阶段,也将会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注释】

[1]张云,厦门大学学院经济法硕士研究生

[2]戴志强:《我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发展进程述评》,载《时代经贸》2006年12月。

[3]陈剑玲:《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滥用及其规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李居迁:《WTO贸易与环境法律问题》,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版。

[5]曾华群、杨国华:《WTO与中国:法治的发展与互动》,中国商务出版社2011年版。

[6]蔡春林:《国际贸易摩擦新问题及中国对策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宋利芳:《WTO框架下的国际反倾销政策与实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甘瑛:《WTO补贴与反补贴法律与实践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9]米家龙、侯杰、郭双焦:《中国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制度的完善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吴伶俐:《WTO体制下的绿色贸易壁垒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曲如晓:《WTO框架下的贸易壁垒及应对机制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2]单一:《WTO框架下补贴与反补贴法律制度与实务》,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3]贺小勇:《WTO新议题研究:中国外贸战略转型的法律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朱京安:《中国外贸法律制度变迁研究:以制度主义为视角》,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5]陶林:《国际服务贸易紧急保障措施法律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6]毕莹:《倾销:反倾销法抑或竞争法》,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

[17]钟根元:《反倾销下对外直接投资和商品出口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8]付荣:《反倾销法实质性阻碍认定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版。

[19]孙法柏:《WTO与国际经济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0]张晓堂:《清朝对外贸易法制研究:十七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中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1]徐淑萍、汪金兰等:《中国对外贸易摩擦与救济措施法律问题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2]焦志勇:《中国外商投资法新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3]刘亚军:《中国反倾销产业保护效果的法经济学分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版。

[24]殷梅:《涉外经济法》,对外贸易出版社2007年版。

[25]徐昕、张磊:《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法理》,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

[26]徐晓蒙:《对修订后的〈对外贸易法〉中新条款的评述——允许个人进行对外贸易》,载《经济师》2008年第5期。

[27]唐筱芳:《我国外贸代理制度的缺陷及完善立法的探析》,载《对外经贸实务》2008年第8期。

[28]周江:《后外贸法时代我国外贸代理制度的困境与完善》,载《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5期。

[29]沈四宝、汪渊智:《我过外贸代理制度的法律冲突及其消解》,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30]厉力:《论原产地规则适用领域的扩张》,载《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1月。

[31]周文飞:《浅议〈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罚则条款在实际操作中的问题》,载《中国检验检疫》2008年第5期。

[32]容静文:《我国现行的进出口货物原产地规则》,载《对外经贸实务》2010年第4期。

[33]王崇敏、张丽娜:《促进我国技术进出口贸易发展的策略》,载《经济纵横》2011年第1期。

[34]盛洪昌:《国际技术贸易的法律保护》,载《经济导刊》2011年第7期。

[35]徐启俊:《技术转让中限制性条款的立法考量》,载《重庆与世界》2011年第1期。

[36]主要文章有王海峰:《WTO视角下的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完善与发展》,载《政治与法律》2011年第9期;吴宏伟、吴长军:《出口退税法律政策演进与改革效应分析》,载《法治研究》2011年第4期;薛建兰:《完善我国出口退税法律制度的思考》,载《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年3月;闫锡娟:《我国现行出口退税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载《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2月;张小林、宋良荣:《完善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思考》,载《法制与经济》2009年3月;杨金龙、蒋震、李娇龙:《我国出口退税立法:现状、必要性及建议》,载《山东经济》2010年9月;陈入嘉、袁杨璐:《浅析出口退税调整的原因及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载《中国商贸》2011年15期。

[37]伊剑华、肖扬:《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载《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38]韩絮:《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载《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5月。

[39]李丹丹:《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及我国对策》,载《国际贸易》2011年1月。

[40]申维娜:《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及相关法律规则完善》,载《现在商贸工业》2011年第1期。

[41]张莉:《“十二五”时期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载《国际贸易》2011年第1期。

[42]相关的文章白孝忠:《我国发展国际服务贸易之策》,载《经营与管理》2008年第1期;徐薇:《浅析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及中国服务贸易的对策》,载《现代经济信息》2008年第2期;王英:《影响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内外因素比较》,载《国际经济》2010年第3期;杨洋:《谈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新趋势与我国的应对策略》,载《中国市场》2011年第10期;韩絮:《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载《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5月;马莉:《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载《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12月;张莉:《“十二五”时期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载《国际贸易》2011年第1期。

[43]蒙英华、蔡洁:《服务业对外开放与服务贸易政策体系构筑》,载《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第2期。

[44]陶林:《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特点与发展趋势》,载《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21期。

[45]相关的文章孙立宏:《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对策》,载《商业经济》2007年第3期;刘建军:《论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策略》,载《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1月。

[46]相关文章有赵涛:《应对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之策》,载《中国财政》2009年第22期;胡畔:《中国应对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对策研究——基于SWOT分析》,载《财经界》2011年第11期;李群、蒋丽君:《论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与中国服务业的对外开放》,载《价值工程》2007年第2期;刘建军:《论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策略》,载《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1期;孙立宏:《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对策》,载《商业经济》2007年第3期;樊瑛:《国际服务贸易模式与服务贸易自由化研究》,载《财贸经济》2010年第8期。

[47]相关文章有张慧:《论国际服务贸易壁垒及我国服务业的对策》,载《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第21期;白孝忠:《浅析国际服务贸易壁垒》,载《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8年4月;张艳丽:《浅析国际服务贸易壁垒与自由化》,载《现代营销》2011年第8期;赵敏智、孟辽逸:《服务贸易壁垒的知识含义及其应对的创新探讨——基于对GATS的再认识》,载《中国商贸》2011年24期;邱小欣:《服务贸易壁垒研究及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对策》,载《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年第8期。

[48]李亚肖:《国际服务贸易紧急保障措施必要性研究》,载《商业文化》2011年第1期。

[49]李亚肖:《国际服务贸易紧急保障措施必要性研究》,载《商业文化》2011年第1期。

[50]陶林:《国际服务贸易紧急保障措施制度的建构及中国的应对析论》,载《河北法学》2007年4月。

[51]相关文章有陶林:《国际服务贸易紧急保障措施制度的建构及中国的应对析论》,载《河北法学》2007年4月;马超:《论国际服务贸易的紧急保障措施》,载《法制与社会》2011年12月。

[52]相关文章有胡政武:《国际服务贸易救济制度简论》,载《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王鸣华:《国际服务贸易之反倾销法律制度初探》,载《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53]贺小勇:《WTO新议题研究——中国外贸战略转型的法律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4页。(www.xing528.com)

[54]明黎:《对外服务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载《对外贸易实务》2011年第5期。

[55]徐泉:《WTO成员对华贸易摩擦新趋势及应对策略的法律分析——基于对华反倾销贸易摩擦视角》,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56]姜爱丽、韩博:《从竞争法视角论反倾销法的改革》,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57]邓刚:《刍议反倾销规则并入竞争法体系的几个问题》,载《现代法学》2007年9月。

[58]姜爱丽、韩博:《从竞争法视角论反倾销法的改革》,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59]王伟、王先林:《反垄断法视野中的反倾销问题》,载《法学家》2007年第2期。

[60]金晓晨:《反倾销中公共利益原则的法理分析——从公平正义的视角》,载《当代法学》2007年第5期。

[61]徐鹏:《反倾销中的新要素——公共利益原则的确立》,载《理论探讨》2010年第6期。

[62]顾斌:《实施反倾销措施的新要件:公共利益考量》,载《法学杂志》2009年第8期。

[63]徐鹏:《反倾销中的新要素——公共利益原则的确立》,载《理论探讨》2010年第6期。

[64]陈妙英:《反倾销中消费者保护的现实基础与法律进路》,载《学术论坛》2010年第5期。

[65]徐研:《反倾销税税法规制中的权利救济制度研究》,载《当代法学》2009年第5期。

[66]刘亚军:《反倾销中的归零问题探析》,载《法律科学》2010年第5期。

[67]陈立虎:《论反倾销法上的日落复审制度》,载《法学家》2007年第6期。

[68]陈欢:《浅谈中国对外贸易中非自然人主体的法律援助对象地位的确立——由欧盟对中国皮鞋反倾销案谈起》,载《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32期。

[69]李丰、曹兰、马綪:《从近年案例看欧共体反倾销法的中期复审制度》,载《法学》2007年第1期。

[70]姜栋:《论美国反倾销法的立法和执法过程——以利益冲突为视角》,载《法学家》2007年第1期。

[71]金晓坤:《后危机背景下WTO〈反倾销协议〉修订的法理分析》,载《法学杂志》2011年第4期。

[72]吴建功:《世界贸易组织倾销与反倾销争端预防制度》,载《求索》2011年第3期。

[73]齐衁、张方勇:《直面对华反倾销调查》,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1期。

[74]丁国民:《立法破解对华贸易保护危机——基于WTO框架下的中国反倾销立法思考》,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年第5期。

[75]齐衁、张方勇:《直面对华反倾销调查》,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1期;肖文胜、蔡玉文、施金莲:《我国对外贸易遭受国际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探讨》,载《企业经济》2010年第6期;吴国伟:《我国对外贸易的反倾销研究》,载《中国商贸》2010年第8期;戴佩华:《试论对外贸易摩擦预警机制中的角色定位》,载《商业现代化》2007年第11期。

[76]彭光明、谢占彩、宋占新:《论我国反规避立法的建构》,载《商业时代》2007年第23期。

[77]相关文献有侯连琦:《论我国反规避立法缺陷及其解决》,载《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36期;黄丽萍:《国际反规避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载《国际经贸探索》2007年第12期;孙婧:《国际反规避法对完善我国反规避立法的启示》,载《特区经济》2011年第3期;宫桓刚:《从蜡烛反规避案与光纤反倾销案之比较看中国反规避法的缺失》,载《国际商务研究》2009年第4期。

[78]白巴根:《我国〈反补贴条例〉规定的补贴定义质疑》,载《河北法学》2010年第3期。

[79]宋敏:《“非市场经济地位”对反补贴的影响》,载《人民论坛》2010年第20期。

[80]赵立韬:《我国反补贴原则及对策初探》,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10期。

[81]胡晓红:《国外对华产品实施反补贴的法律反思》,载《法学家》2007年第4期。

[82]孙南申、彭岳:《中国补贴现状与面临反补贴措施的法律应对》,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6期。

[83]相关文献有胡晓红:《国外对华产品实施反补贴的法律反思》,载《法学家》2007年第4期;梅童、陈平:《中国对外贸易遭受反补贴的原因及其对策》,载《中国商贸》2011年第8期;赵立韬:《我国反补贴原则及对策初探》,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10期;孙南申、彭岳:《中国补贴现状与面临反补贴措施的法律应对》,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6期。

[84]王璐宁:《论反补贴法律制度中专向性认定标准》,载《人民论坛》2011年第11期。

[85]欧福永:《论反补贴调查中实质损害威胁的确定》,载《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第4期。

[86]王祥修:《中国保障措施立法的完善》,载《企业经济》2010年第9期。

[87]米家龙:《中国保障措施制度的发展对策研究》,载《财务金融》2009年第6期。

[88]李娟:《WTO特别保障措施之先例与演变》,载《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12期。

[89]侯曙光:《我国企业屡遭特别保障措施调查的原因及对策》,载《管理人》2007年第2期;田洪鋆:《应对涉华贸易特殊保障措施的对策研究》,载《经济纵横》2010年第7期。

[90]郝洁:《应对国际上的特保与保障措施要区别对待》,载《中国经济导刊》2010年第9期。

[91]宏结:《金融危机下美国对华实施保障措施的原因及对策分析》,载《法学杂志》2009年第11期。

[92]周爱春:《论我国行业协会应对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的优势和路径》,载《法学杂志》2011年第12期。

[93]张丽:《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趋势分析》,载《改革与战略》2009年第9期。

[94]刘宏:《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特征分析》,载《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36期。

[95]王杰:《技术性贸易壁垒成因的理论解析》,载《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第7期。

[96]汪贵顺:《技术性贸易壁垒成因探析》,载《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97]于立新、李春光:《我国出口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问题和对策》,载《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98]相关文献有陈闻达、张嫣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载《中国商贸》2011年第9期;华春革:《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载《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薄明澜:《浅析技术性贸易壁垒与我国对外贸易》,载《中国商贸》2011年第36期。

[99]相关文献有于立新、李春光:《我国出口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问题和对策》,载《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第11期;冯远:《中国应对外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律和政策措施》,载《财贸经济》2007年第8期;李一、张文一:《我国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措施研究》,载《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邓磊、李帅:《关于我国对外贸易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探究》,载《中国商贸》2010年第29期。

[100]李本美:《我国对外贸易壁垒调查制度评析》,载《特区经济》2010年第10期。

[101]史晓丽:《我国对外贸易壁垒调查制度实体规则研究》,载《法学杂志》2011年第7期。

[102]倪斐:《对外贸易壁垒调查制度立法理念比较研究》,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103]武长海:《涉外经济与法律前沿问题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第153~156页。

[104]相关文献有张立英:《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载《中国商贸》2011年第34期;李雅卓、温玉:《绿色壁垒环境下的我国国际贸易企业发展策略》,载《中国商贸》2011年第14期;王鹏:《绿色壁垒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载《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28期;韩卫东:《环境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载《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25期。

[105]刘玮:《开放经济条件下环境贸易壁垒对贸易的影响研究》,载《商业时代》2010年第2期;陈秋宇、李天赏:《浅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载《中国商贸》2011年第15期。

[106]陆怡、李磊:《应对低碳壁垒我国对外贸易的政策调整与法制完善》,载《行政与法》2011年第1期;徐俊:《碳标签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载《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第24期;周玲玲、顾阿伦、滕飞、何建坤:《实施边界碳调节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8期。

[107]胡伟辉:《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争端及对策》,载《经济纵横》2007年第17期。

[108]相关文献有胡伟辉:《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争端及对策》,载《经济纵横》2007年第17期;辛远:《我国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载《中国商贸》2011年第33期;段治羚:《我国对外贸易的知识产权保护及发展战略研究——基于TRIPS协定的再认识》,载《中国商贸》2011年第36期;常雁、毛雅君:《浅析我国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基于中美知识产权贸易争端中“337条款”的思考》,载《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崔鑫生:《论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载《改革开放》2009年第11期。

[109]马虎兆、马辉:《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执法保护的国际经验》,载《国际经贸探索》2009年第2期。

[110]冯汉桥:《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执法与司法保护的协调》,载《法学论坛》2008年第4期。

[111]朱京安:《中国外贸法律制度变迁研究:以制度主义为视角》,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92页。

[112]贺小勇:《WTO新议题研究——中国外贸战略转型的法律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7页。

[113]朱京安:《中国外贸法律制度变迁研究:以制度主义为视角》,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92~29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