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经济法学部门法五年研究综述2007-2011

中国经济法学部门法五年研究综述2007-2011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鉴于上述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未来财政法学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和发展。在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财税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财政法学界不仅要关注具体问题的解决,更要积极致力于财政法基础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30]马国泉:《财政法的经济分析》,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年第4期。王世涛:《财政洗法学研究——财政的宪政视角》,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中国经济法学部门法五年研究综述2007-2011

鉴于上述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未来财政法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和发展。

第一,加强对财政基础理论的研究。囿于法律的滞后性与不完备性,在很多情况下,对财税法具体问题的研究必须借助于基础理论的指引,才能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和理论依据。因此,财政基础理论研究的欠缺会影响到财政法制建设。在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财税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财政法学界不仅要关注具体问题的解决,更要积极致力于财政法基础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第二,要注重立法过程中与其他相关法律制度的衔接。例如《政府采购法》与《招标投标法》的衔接,以及与宪法、政府信息公开法、税法的衔接等,要改变以往与其他法律之间存在错位、脱节的现象,从而增强将来新法在适用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第三,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目前,财政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健全财政法治过程必须关注现实,立足现实,从现实中寻求突破口。例如针对社会上不断质疑政府采购的价高和腐败问题,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迟迟不能出台等问题。在《政府采购法》的修订中应注意政府采购制度体系创新、保证在政府采购执行规范化和监管机制上有所突破。

【注释】

[1]杨春娇,法学博士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

[2]按时间顺序笔者收集到近五年出版的教材和专著包括:廖益新、李刚、周刚志:《现代财税法学要论》,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翟继光:《财税法原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税收法治建设》,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年版;张献勇:《预算权研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徐阳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学解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徐孟洲等:《财税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刘剑文:《走向财税法治:信念与追求》,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曹明星:《现代财税法之辩证生成论:背景要素的中美对极分析与案例解说》,中国税务出版社2009年版;刘剑文:《财政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刘剑文等:《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法律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周刚志:《财政分权的宪政原理》,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翟继光:《财政法学原理:关于政府与纳税人基本关系的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年版;张守文:《财税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版。

[3]翟继光:《财税法原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税收法治建设》,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年版。

[4]徐孟洲等:《财税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5]刘剑文:《走向财税法治:信念与追求》,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6]廖益新、李刚、周刚志:《现代财税法学要论》,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7]刘剑文:《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法律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张献勇:《预算权研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9]徐阳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学解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曹明星:《现代财税法之辩证生成论》,中国税务出版社2009年版。

[11]周刚志:《财政分权的宪政原理》,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2]张守文:《财税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版。

[13]刘剑文:《财政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翟继光:《财政法学原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年版。

[15]漆多俊主编:《经济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66页。

[16]张守文:《财税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版,第21页。

[17]单飞跃:《经济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80页。

[18]曹明星:《现代财税法之辩证生成论》,中国税务出版社2009年版

[19]朱大旗:《浅论财政法的若干基本问题》,刘隆亨编:《2007财税法论坛: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版,第107~110页。

[20]杨紫烜、徐杰:《经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27~428页。

[21]任际:《现代财政分配关系的财政法分析》,载《法治研究》2010年第10期。

[22]漆多俊主编:《经济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66~367页。

[23]张守文:《财税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版,第21页。

[24]刘文华、肖乾刚主编:《经济法律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364页。

[25]任际:《现代财政分配关系的财政法分析》,载《法治研究》2010年第10期。

[26]徐孟洲:《论法的和谐价值与财政法核心理念》,载《重庆大学学报》2008年第10期。

[27]任际:《财政法的正义价值判断与选择》,载《法学》2011年第4期。

[28]张守文:《财税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版,第23~24页。

[29]熊伟:《论财政法的地位与功 能》,http://www.lunwendata.com/thesis/2007/19106_2.html,下载日期:2012年7月13日。

[30]马国泉:《财政法的经济分析》,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年第4期。

[31]马国泉:《财政法的经济分析》,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年第4期。

[32]邢会强:《财政法的经济学根基——交易成本公共物品理论的提出》,载《政法论丛》2012年第1期。

[33]李远起、王飞:《论公共财政制度的宪政基础》,http://www.calaw.cn/article/defanl.asp?id=4313。
郭维真:《中国财政支出制度的法学解析——以合宪性为视角》,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王世涛:《财政洗法学研究——财政的宪政视角》,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任际:《现代财政分配关系的财政法分析》,载《法治研究》2010年第10期。

[34]张守文:《财税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版,第25~26页。

[35]张守文:《财税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版,第21~26页。

[36]史际春、宋槿篱:《论财政法是经济法的“龙头法”》,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3期。

[37]熊伟:《论财政法的地位与功能》,http://www.lunwennet.com/thesis/2007/19106_2.html。下载日期:2012年7月13日。

[38]《中国大百科全书》,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33页。

[39]刘剑文主编:《财税法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74页。

[40]张守文:《财税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版,第28~29页。

[41]翟继光:《财政法学原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年版,第187页。

[42]刘文华、肖乾刚主编:《经济法律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364~365页。

[43]朱大旗:《浅论财政法的若干基本问题》,载《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07~110页。

[44]张守文:《财政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版,第21、28~29页。

[45]郭维真和刘剑文在其《宪政视角下的财政民主及其构建》,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9期,一文中从宪政的角度进行专门的探讨,而有些学者则从契约的角度,从交换的角度来认识财政民主。

[46]刘剑文:《公共财政与财税法律制度的构建》,载《政法论丛》2012年第1期。

[47]王源扩:《论财政法的民主原则》,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48]阳永恒:《财政民主主义的基本精神研究》,载《求是》2010年第12期。

[49]张守文:《财税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版,第33~25页。

[50]漆多俊主编:《经济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68~369页。

[51]熊伟:《财政法基本原则论纲》,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4期。

[52]张守文:《财税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版,第25页。

[53]孙健波:《财税改革的理想与现实》,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5页。

[54]徐孟洲、伍涛:《论财政法与财政政策的耦合》,载《法学杂志》2011年第5期。

[55]邢会强:《财政政策与财政法》,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56]邢会强:《财政政策与财政法》,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57]袁宁、陈方元:《我国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问题研究》,载《济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58]对于事权和财权的关系,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些学者曾对事权与财权的统一的理念进行质疑;认为这一理论应该进行“更新”。详见倪红日:《应该更新“事权与财权统一”的理念》,载《涉外税务》2006第5期;李刚:《解读“事权与财权统一”》,载《辽宁经济》2006年第10期。

[59]刘文华、李妍:《也论事权与财权的统一》,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60]这主要是针对中央2010年10月27日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在涉及多项改革的部分财税体制改革内容着墨最多,尤其提出了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赋予省级人民政府适当财政管理权限。

[61]邓子基、唐文倩:《从新中国60年财政体制变迁看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完善》,载《东南学术》2011年5期。

[62]戴毅:《中国财政体制改革路径探析》,载《四川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63]朱大旗:《科学发展与我国〈预算法〉修订应予特别关注的五大问题》,载《政治与法律》2011年第9期。

[64]许多奇:《我国分税制改革之宪政反思与前瞻》,载《法商研究》2011年第5期。

[65]笔者限定在2007—2013年的前提下依主题词“预算”在Cnki进行搜索,查到1680篇文章。

[66]叶姗:《前置性问题和核心规则体系研究——基于“中改”〈预算法〉的思路》,载《法商研究》2010年第4期。

[67]刘守刚:《将〈预算法〉修订为真正的法律》,载《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68]华国庆:《预算法的理念与中国预算法的完善》,载《法学论坛》2009年第4期。

[69]傅光明:《〈预算法〉修改与完善综述——基于“第二届中国财税法博士论坛”的讨论》,载《地方财政研究》2011第1期。

[70]陈少英:《从四万亿投资看〈预算法〉的缺陷》,载《法学》2011年第11期。(www.xing528.com)

[71]傅光明:《〈预算法〉修改与完善综述——基于“第二届中国财税法博士论坛”的讨论》,载《地方财政研究》2011年第1期。

[72]蒋劲松:《宪法与预算法》,载《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第2辑,第15~36页。

[73]华国庆:《预算法的理念与中国预算法的完善》,载《法学论坛》2009年第4期。

[74]蒋悟真:《法理念视野下的预算法修改理路》,载《法商研究》2011年第4期。

[75]蒋悟真:《我国预算法修订的规范分析》,载《法学研究》2011年第2期。

[76]顾耕耘:《预算法的理念需要重塑》,载《法学》第2011年第11期。

[77]丛中笑:《公共财政视阈下我国预算法的修订——理念更新·原则重构·权力配置》,载《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

[78]寇铁军主编:《财政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09页;傅光明:《〈预算法〉修改与完善综述——基于“第二届中国财税法博士论坛”的讨论》,载《地方财政研究》2011年第1期。

[79]郭维真:《预算法原则的再思考》,载《福建法学》第2007年第2期。

[80]华国庆:《预算民主原则与我国预算法的完善》,载《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81]朱大旗、李蕊:《论人大预算监督权的有效行使——兼译我国〈预算法〉的修改》,载《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82]熊伟、王宗涛:《收入还是支出:预算法规制重心的解析》,载《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第2辑。

[83]傅光明:《〈预算法〉修改与完善综述——基于“第二届中国财税法博士论坛”的讨论》,载《地方财政研究》2001年第1期。

[84]张献勇:《论人大的预算修正权》,载《学术研究》2009年第7期。

[85]朱大旗、李蕊:《论人大预算监督权的有效行使》,载《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86]蒋洪:《公开透明是预算法制化管理的基础》,载《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87]陈玲霞、温艳:《预算公开原则之于预算法:思考与建议》,载《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88]傅光明:《〈预算法〉修改与完善综述——基于“第二届中国财税法博士论坛”的讨论》,载《地方财政研究》2011第1期。

[89]华国庆:《预算法修改的重点》,载《法学》第2011年第11期。

[90]刘小兵:《提高审计部门的地位,落实人大对预算的监督》,载《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91]朱大旗、李蕊:《论人大预算监督权的有效行使——兼评我国〈预算法〉的修改》,载《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92]宋彪:《公众参与预算制度研究》,载《法学家》2009年第2期。

[93]汤洁茵:《财税法治的形成与〈预算法〉修改——以预算审批权为核心》,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94]叶姗:《前置性问题和核心规则体系研究——基于“中改”〈预算法〉的思路》,载《法商研究》2010年第4期。

[95]蒋悟真、王莎莎:《预算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探讨》,载《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96]李文生、田凯:《论〈政府采购法〉有关内容的缺失及其完善》,载《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97]胡加祥:《我国政府采购法中的“本国货物”标准研究——兼评〈购买美国产品法〉的相关做法》,载《法商研究》2010年第1期。

[98]杨燕英:《完善我国〈政府采购法〉的理性思考》,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12期。

[99]刘营:《议〈政府采购法〉与〈招标投标法〉的冲突与法律适用》,载《中国政府采购》2011年第8期。

[100]程亚萍、胡伟:《政府采购法监督制度的反思与重构》,载《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01]张茂林、柳劲松:《论我国政府采购法的法律责任》,载《行政与法》第2007年第8期。

[102]于安:《论加入GPA与我国政府采购的制度改革》,载《国际关系学院学报》第2007年增刊。

[103]肖北庚:《政府采购法制的统一》,载《中国政府采购》2010年第2期。

[104]何红锋:《〈招标投标法〉的内容应当纳入〈政府采购法〉》,载《中国政府采购》2007年第10期。

[105]肖北庚:《论法治进程中的中国政府采购立法模式变迁趋势》,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3期。

[106]肖北庚:《政府采购法制之发展路径:补正还是重构》,载《时代法学》2010年第2期。

[107]分别参见于安:《招标投标法与政府采购法不宜合并》,载《中国招标》2007年第19期;王家林:《对财政部败诉案的剖析——是行政不作为还是法律有缺失》,载《中国政府采购》2007年第4期。

[108]李文生、田凯:《论〈政府采购法〉有关内容的缺失及其完善》,载《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109]杨燕英:《完善我国〈政府采购法〉的理性思考》,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12期。

[110]胡加祥:《我国政府采购法中的“本国货物”标准研究——兼评〈购买美国产品法〉的相关做法》,载《法商研究》2010年第1期。

[111]李晖:《论〈政府采购法〉宏观调控功能的加强》,载《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112]雷炜:《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体系,亟待配套与协调》,载《中国招标》2007年第19期。

[113]唐开元:《政府采购公益违法行为分析及其法治对策》,载《社会科学家》2007年第1期。

[114]张晓红:《构建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相关配套措施》,载《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第18期。

[115]转引自薛钢、刘源、刘祁:《完善我国政府采制度研究——一个文献综述》,载《财税纵横》2011年第4期。

[116]张茂林、柳劲松:《论我国政府采购法的法律责任》,载《行政与法》第2007年第8期。

[117]唐开元:《政府采购公益诉讼理念与制度的构建》,载《社会科学家》2007年第4期。

[118]肖北庚:《应当合理期待中国加入GPA之出价》,载《中国政府采购》2010年第5期。

[119]于安:《论加入GPA与我国政府采购的制度改革》,载《国际关系学院学报》第2007年增刊。

[120]王瑛:《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绿色采购机制》,载《中国财政》2010年第12期。

[121]马海涛、陈晨:《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的思考》,载《中国政府采购》2010年第8期。

[122]赵晓宏:《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思考》,载《东岳论丛》2009年第3期。

[123]张富强、周莹:《论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缺陷及其完善》,载《现代财经》2010年第10期。

[124]孙健夫、田贵贤:《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实践进展与理论思考》,载《财政监督》2012年第1期。

[125]华国庆:《财政转移支付法基本原则与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载《经济法论丛》2008年第1期。

[126]张道庆:《论中央与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关系的法律调控》,载《现代法学》2007年第11期。

[127]华国庆:《财政转移支付法基本原则与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载《经济法论丛》2008年第1期。

[128]徐阳光:《财政转移支付法的公平正义理念解读》,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129]孙健夫、田贵贤:《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实践进展与理论思考》,载《财政监督》2012年第1期。

[130]张道庆:《论中央与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关系的法律调控》,载《现代法学》2007年第11期。

[131]宋槿篱、谭金可:《外国经验对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借鉴与启示》,载《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2期。

[132]赵晓宏:《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思考》,载《东岳论丛》2009年第3期。

[133]张富强、周莹:《论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缺陷及其完善》,载《现代财经》2010年第10期。

[134]赵玲玲:《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问题研究》,湘潭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135]徐阳光:《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立法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构建》,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136]龚强、王俊、贾珅:《财政分权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债务研究:一个综述》,载《经济研究》2011年第7期。

[137]李永刚:《刍议地方政府显性负债风险及其化解》,载《现代财经》2011年第7期。

[138]李永刚:《刍议地方政府显性负债风险及其化解》,载《现代财经》2011年第7期。

[139]夏启明:《地方政府发债的法律问题研究》,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9年第1期。

[140]邓淑莲:《地方政府该不该发债?——对〈预算法〉修订的一点思考》,载《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41]吴鹏飞:《地方政府债券法律问题之反思》,载《上海金融》2009年第8期。

[142]冯果、李安安:《中央代发地方债券的经济法分析——兼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法治化进路》,载《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143]霍敬裕:《我国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法治化研究》,载《学术研究》2010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