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共产主义社会的宏伟蓝图描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共产主义社会的宏伟蓝图描绘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将实现社会直接占有。与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相适应,共产主义社会将按照自然资源的情况和社会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到共产主义社会,战争将不复存在。这是共产主义新社会的重要体现。共产主义社会不仅社会是和谐的,而且社会与自然之间也达成了和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共产主义社会的宏伟蓝图描绘

共产主义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社会占全部生产资料为起点,从逻辑上推测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同时又是共产主义社会本身的一个重要特征。共产主义制度的建立不仅以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为基础,而且将使未来社会的生产力得到更高的发展。适应高度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废除私有制,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将实现社会直接占有。那时,自由平等的劳动者联合体共同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

与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相适应,共产主义社会将按照自然资源的情况和社会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那时,由于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和共同组织生产,以及共同分配产品,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达成了直接统一。个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个人利益直接在社会利益中得到实现。劳动者个人的劳动将不再通过交换价值的途径向社会劳动转化,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服务也不必采取等价交换的形式来进行了。

共产主义社会将按照自然资源的情况和社会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将最终实现人类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首次以人的劳动而不是特权或资本作为分配的标准,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但它仍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就其用“劳动”代替资本作为分配标准而言是平等的,但就其把劳动这同一个标准运用在不同情况的人身上而言又是不平等的。具体而言有两点,一是它导致劳动能力不同的人们之间在收入分配上的差距;一是它撇开了人的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只把人当作“劳动者”看待,而没有把劳动者的家庭负担等方面的需要考虑进去。因此,“按劳分配”原则在某种意义上还是商品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的分配方式才能突破这个局限,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生活资料的分配,从而实现分配的真正平等。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将会消亡,阶级斗争也随之消失。阶级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产生的现象,虽然它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但却使人类社会陷入大规模的内部分裂和纷争之中。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经济剥削,以及为了维护这种剥削而建立的政治压迫,是人类社会中不平等的重要根源。有剥削、有压迫,就有反抗、有斗争。于是,在社会内部就出现了阶级之间的斗争。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由于生产的高度发展已经使所有人的物质利益都得到了保障,由于分工不再具有经济利益划分的性质,由于全体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社会已不再会因为经济利益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社会集团并进行相互间的斗争了。在这种情况下,阶级消失了,阶级剥削和压迫不复存在,阶级斗争也随之消失。

到共产主义社会,国家失去了它的镇压对象和必要性,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军队、警察、监狱等将失去作用。随着国家的消亡,人类首次作为统一的社会而存在和发展,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为统一的世界历史。当然,国家的消亡是指政治国家的消亡,是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国家机器的消亡,它并不是社会组织管理机构的消亡。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在没有阶级和国家的情况下,仍然需要有一定的社会机构来对社会进行组织和管理。但这种社会组织管理机构只具有人们自我管理的性质,而不再具有政治压迫和暴力镇压的功能。

到共产主义社会,战争将不复存在。数千年来,消除战争、实现和平生活始终是人们向往的目标。但由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由于国家和国家间斗争的存在,尤其是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的缘故,消除战争始终只能是一种梦想。

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随着阶级和阶级斗争消灭,国家消亡,人类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对抗也将消失,政治斗争不再存在,战争现象随之消失。从此人们真正过上和平安宁的日子。同时,大量的社会资源将从军事活动中解放出来,造福于全社会。

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工业与农业的差别、城市与乡村的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三大差别”必然归于消失。具体讲,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是人类活动的三个大的社会分工。在阶级社会中,这三大差别发展成为三种严重对立的社会现象。它们之间的对立,是整个社会不平等的重要表现,也是社会生活不和谐的重要根源。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由于私有制和利益对立的消除,由于旧式分工的消除和人的全面发展,三大对立归于消失。特别是城乡对立,由于它集中体现着工业和农业之间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它的消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在共产主义社会,工业活动和农业活动、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在活动方式和环节等方面的差异并不会完全消失,但这只是社会生活多样性的表现,而不再具有利益差别和利益划分的意义。(www.xing528.com)

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阶级消灭、国家消亡和“三大差别”消除,社会关系实现了高度和谐。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社会关系的高度和谐相联系,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极大提高。这是共产主义新社会的重要体现。人的精神境界表现在许多方面,集中体现在对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态度上。高尚的精神境界表现为自觉地为他人为社会服务和奉献。到共产主义社会,人们不仅具有多方面的才能,而且也具有高度的觉悟,乐意为社会公共事业做出贡献。

共产主义社会不仅社会是和谐的,而且社会与自然之间也达成了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并非是放弃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而是以合乎自然发展规律的方式来改造和利用自然。在共产主义社会,为生产而生产的利润动机不复存在,物质生产不再不顾人的实际需要而盲目扩张,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之间将达到动态平衡与和谐。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其主要表现为三点:

1.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强迫的发展。

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仅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各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或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只有一部分人的发展。那时,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事实上的平等,整个社会是和谐的,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社会发展不再以牺牲某些个人的发展为代价。

2.旧式分工的消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分工是人类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于提高熟练程度和促进技术进步,从而推进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分工同时也是对人的活动范围的限制,使人只能在某种职业中工作,只能孤立而片面地发挥某种方面的才能。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使这种旧式分工发展到极致,同时创造着消除这种分工的条件。到共产主义社会,这种自然形成的、僵化的、不自觉的旧式分工得以消除,共产主义社会里的分工是自觉的新式的分工,它不再是生产者全面发展的限制。

3.自由时间的大大延长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方面是在多样化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实现的,另一方面又是在生产劳动之外的大量自由时间中实现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维持社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会不断缩短。

到共产主义社会,这个劳动时间将会大大缩短。人们只需要从事较少时间的劳动,就能为社会创造出足够多的物质财富了。这样,他们就会有大量的自由时间可以用来从事科学、艺术等活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从而极大地促进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而这种自由时间里的活动反过来又成为提高劳动者能力和创造性、促进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那时,劳动能力与劳动时间不再是分配消费品的尺度,因而劳动摆脱了谋生的压力,成为发挥人的才能和力量的活动。劳动不再是单调枯燥与具有强迫性的活动,而成为人们乐于从事的自我实现的活动,成为人生快乐的巨大源泉。

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实现,那时人类将最终从支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开始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共产主义社会无疑是非常美好的,但是按照马克思主义预测未来的一贯立场、观点和方法,共产主义社会本身也不会是一种没有任何矛盾的社会,不会是一种不需要也不能够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的静止状态。我们深信,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在更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前进的社会。它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而是人类自由自觉历史的开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