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成果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成果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革命的根源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也就是说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三方面:其一,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无产阶级政党把社会改良视为社会革命的附属品,利用社会改良发展革命事业,为最后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而服务。它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成果

(一)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社会革命,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革命,亦称社会革命,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同时革命又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又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其实质是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革命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推翻奴隶制的新兴地主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的新兴资产阶级革命,以及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革命的根源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也就是说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具体而言,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达到尖锐化的程度,代表新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革命阶级起来反抗代表旧生产关系的反动阶级时,就会遭到竭力维护旧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特别是国家政权)的极力阻碍,这样,强烈要求变革旧经济基础的要求同保守的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化了,社会革命的时机也就成熟了。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

革命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三方面:

其一,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旧的上层建筑又极力维护旧的生产关系时,必须通过社会革命这一手段来摧毁或扫除历史前进的障碍

其二,革命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它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充分激发他们的革命热情和聪明才智;革命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其三,革命能改造和教育群众以及革命阶级本身。革命阶级能够在革命斗争中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无产阶级及无产阶级革命就是很好的例证。

马克思说,革命之所以必须,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陈旧的、肮脏的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并且作为人类历史上的最后一种社会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对此,马克思还特意指出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15]

马克思主义非常重视革命的伟大斗争,但同时也不否认改良作为革命的一种补充手段。无产阶级政党把社会改良视为社会革命的附属品,利用社会改良发展革命事业,为最后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而服务。但是,承认社会改良的积极意义并不等于承认改良主义。如果丢掉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方向和目标,仅仅停留在改良活动上面,就变成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坚持社会改良服从社会革命的原则,只有把社会改良运动视为社会副产品的态度,才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

(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所谓改革就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在社会各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而不是被统治阶级发起的旨在推翻统治阶级及现存制度的革命运动。它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从简单概念上而言,改革不同于革命,二者的区别有两点:其一,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而革命却是社会形态中的根本质变;其二,改革是一定的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而革命却是要以一种社会制度取代另一种社会制度。

简单地说,改革是在当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激化到引起社会革命的程度时产生的。社会改革所涉及的领域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文化改革等等内容。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改革的途径和手段,改革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是改革的首要目的。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作用的结果不仅表现为通过革命实现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而且表现为通过改革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自我完善,即实现在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新旧社会体制的更替。简单地说,改革对社会的作用主要体现有三方面:

第一,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做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

第三,在社会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改革对于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的统治阶级都曾经采取过一定的改革措施。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最高统治者伯里克利在经济政策、政治体制和军事等方面锐意改革,促进了古希腊的繁荣。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曾求助于改革。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罗斯福新政,通过整顿金融、调节工业生产、调整劳资关系等手段,使美国摆脱了当时的经济危机,为后来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除此之外,改革还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革形式,它是在同一社会形态中,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部分及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改革是社会发展中经常出现的、具有相当普遍性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形式。社会改革是走向社会革命的一个步骤,是革命的前提和准备;而在革命后,它又往往是巩固革命成果、完善社会制度、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改革和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的两种方法和手段,两者互相补充,共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三)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思考一下】

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1.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社会。正如马克思“把科学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那么什么是“科学”“技术”呢?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它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和手段。

人们一般总是把科学与技术联系在一起,这表明科学与技术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科学是一种精神活动现象,属于意识形式范畴,它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性认识;技术是科学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它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方法、技巧、工艺和能力等的总和,是物化的科学。长期以来,科学和技术的革命总是平行地分别发生的。从19世纪开始,特别是在当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联系日益密切,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已经一体化。“科学技术革命”反映的正是这一崭新的社会现象。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祸害。

2.四次科学技术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又称工业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广泛建立;

(2)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www.xing528.com)

(3)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4)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东方从属于西方;

(5)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殖民侵略进入以商品输出为主时期。

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促使生产力迅速发展;

(2)列强加紧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

(3)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世界力量对比格局发生改变;列强争夺与冲突加剧;

(4)无产阶级壮大,工运逐渐走向高潮。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二战”后,资本主义推行福利制度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局稳定,20世纪初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和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形成。

(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

(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

(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各地联系更紧密。

第四次科技革命(20世纪后期)依据曾邦哲的观点,以系统科学的兴起到系统生物科学的形成为标志,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纳米科学与生命科学的理论与技术整合,形成系统生物科学与技术体系,包括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系统医学与系统生物技术等学科体系,将导致的是转化医学、生物工业的产业革命。

抓住机遇就能使科技与经济实力全面崛起,细胞的人工设计与人工合成是一场有机化工、微电子技术兴起时期那样的技术革命,并将更广泛涉及许多传统产业升级变革而带来新产业的时代,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领域比以往科技的产业转化缩短了周期,欧美国家科技决策机构已经制定了教育、科技与产业体制的改革措施以迎接新的产业革命到来。

3.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1)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一,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首先,科技发展促进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的变革,例如炼铁技术的发展使得铁器应用于农业生产,代替了石器工具;机械农机的使用代替了手工农具。其次,科学技术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例如: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生产活动扩展到海底,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步伐迈向了广阔的宇宙,纳米技术使人类有了更多更新的生产资料等。再次,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第二,科学技术发展是现代社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增长点所在。最明显的是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自从工业革命后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工业迅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农业的比重,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第三产业不断发展,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

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例如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消费方式、学习方式、休闲方式以及娱乐方式。

(2)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

由于应用不当等原因,科学技术也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如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此外,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利”。比如霸权主义者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武器,入侵他国。

4.马克思主义对科技作用的认识

一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把科学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因此他们反对科学悲观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失业、环境污染、生态问题等问题不是科技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人们对科技的不当应用造成的或是制度、体制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也不赞同夸大科技作用的“科学主义”。这是因为:首先,决定社会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不能只限于单方面因素决定论的模式;其次,科技的产生和发展最终是由社会生产实践决定的。

因此,决定社会发展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