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纷繁复杂的,同时又是普遍联系的。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基本观点与总特征。
(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无时无刻不与世界万物发生着紧密的联系,生活中人们之间的言谈举止都无时无刻地产生着联系。
【知识链接】
网络中的虚拟世界,是现代科技条件下物质多样性的特殊形式。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通过数字化方式,链接计算机网络,综合三维技术、模拟技术、传感技术、人机界面技术等,创造出各种仿真存在,建构网络世界中的“虚拟家庭”“虚拟社区”“虚拟国家”等,让人在网络空间中经历现实生活中难以发生的事件。虚拟世界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世界的补充,虚拟生存甚至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但是,虚拟世界不是超物质的世界,只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数字化世界,是物质世界一种新的存在形式。
要想搞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首先要明确联系的定义。简单而言,联系就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辩证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相互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而相互过渡。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都有相对独立性,因而是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同时,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同其他事物联系在一起的。事物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这是事物的本来面貌,其要求务必在区别中看到联系,在联系中看到区别。
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它不以人的意识或思想而转移,更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主观臆想的联系。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事物本身的真实的联系是典型的唯心主义。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任意地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事物的联系是极其复杂而多样的。一方面,相互联系着的事物或现象不同,它们的联系方式也就不同。另一方面,同是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和形式。按照联系的特点和性质,事物联系的基本形式可分为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等。事物的不同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其中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事物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可以起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作用,有时甚至起着关键的作用。事物的联系又具有条件性的特点。任何联系都必然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事物彼此互为条件。同某一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因素就是这个事物的条件。“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根本观点。
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世界上没有任何孤立存在的事物。一切事物、一切现象都是互相联系的。整个物质世界就是以多种形式相互联系的整体。例如:生物的发育成长,离不开阳光和水分,而水的形成又离不开氢和氧。人离不开大自然所提供的各种物质生活资料,而任何人又不能不与社会发生各种联系,孤立的人是不存在的。
联系的普遍性涵义包含四个方面:其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其二,每一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其三,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其四,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在这里提到的所谓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环节或桥梁。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证明,不论是物理领域、化学领域、生物领域,还是社会领域和人的思维领域,以及各个领域之间,联系都是普遍存在的。
【讨论一下】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互相之间彼此孤立、毫无联系的?
(二)联系与系统
在各门不同的学科之间建立起综合性科学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也是现代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诞生与发展,就是这些研究事物共同属性或普遍联系的某些方面发展的崭新学科。现代科学的这种整体化趋势,反映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的认识的不断深入、全面和具体。系统论的创立和发展也充分证明了这点。(www.xing528.com)
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着。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简单而言,就是指由一定数量的相互联系的因素所组成的稳定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现象,世界万物都在自然界的系统中存在。
在社会生活领域,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还有家庭、国家、民族等等,也都作为系统而存在。大系统中有小系统,一些大系统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组成更大的系统。总之,如同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一样,系统也是客观的、普遍的,无所不在的。
系统的主要特征有:
1.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整体性是系统的最本质特征。整体性是指系统作为整体,具有它的各个要素都不单独具有的性质和功能。也就是说,系统的性质和功能不是各个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也不能把系统的性质和功能还原为各个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系统中的各个要素是作为相互联系的整体而起作用的。恰似人体的各个器官都不能单独对外部刺激作出反应,只有各个器官联系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人,才能对外部刺激作适当的反应。其含义有两方面:一是系统的整体性质只能存在于各个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而不是各个孤立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整体不等于各个孤立部分的总和”。二是处于某系统中的要素,其性质、功能要受该系统整体的影响和制约,离开了整体,其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如黑格尔所说:“从人身体上割下来的手,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
2.系统的结构性。结构是指系统诸要素的结合方式。系统结构对于系统的功能、属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系统的功能和属性不仅取决于构成系统的各要素的性质,更取决于这些要素的结合方式即结构。
3.系统的层次性。是指系统的结构有一个依次隶属的层次关系,不同的层次在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其运动的规律也不完全相同。简单而言,层次性就是各要素在结构排列上的等级性。比如学校这一系统按照人员组成可以分为教师和学生两个层次。而教师这一层次按照年龄又可以分为青年教师、中年教师、老年教师等三个层次,如此一来,可以层层划分,各层次的要素也自成系统。而各层次互相具有不同的功能,高层次以低层次为基础,又支配和影响低层次。
4.系统的开放性,是指系统与周围环境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之中,系统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简而言之,开放性就是指系统与周围环境的互相关系。不仅系统与要素的相互作用影响整体功能,而且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影响系统的整体功能。系统必须同环境进行各方面的交流,以满足自身平衡和发展的需要。系统能够在同环境的相互联系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活动,从无序到有序,它具有自我组织能力。
5.系统结构的有序性,即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是有组织的,遵循一定的顺序和规律,而不是杂乱无章的。也因为系统有结构层次的特点以及其内部各要素按照一定的比例、秩序结合的方式,这样才使得系统保持相对稳定性。
6.系统内部结构趋向优化的特性,即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趋向于强化系统的整体功能。当若干要素相互联系结合为一个系统时,这些要素的功能也相互综合。这种综合可能使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也可能小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这种综合只有大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即朝着使整体功能优化的方向调整,系统才能存在和发展,否则系统难以继续存在。系统的基本特征具体地体现了普遍联系这一世界最本质的特征。世界的普遍联系与世界的系统性是内在统一的,所以唯物辩证法在坚持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同时,也坚持系统的观点。
依据系统的以上特点,逐渐形成了系统方法。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出发点,最优化是系统方法的目的。系统方法就是对系统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综合考察,并在动态中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要素的功能和目标服从系统整体的最优目标。
系统证实和丰富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但它不能代替普遍联系的原理。其原因有二,即:其一是因为系统论虽然具有跨学科的性质,但却不是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是属于具体科学;其二是因为系统论只是深入研究了各种复杂联系中的一大类联系,系统整体与其各个部分的联系,世界上并不是所有联系都是系统联系。系统论不能取代辩证法,辩证法也不能取代系统论。我们应当把两者联系起来,使它们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根据以上所述,可以断定世界的普遍联系与世界的系统性内在统一的观点的科学性,也因此唯物辩证法在坚持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同时,也坚持了系统的观点。因此,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的联系,科学的突破往往表现在把人们通常看来似乎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发现事物新的联系。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我们用整体的观点认识事物,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同时又包含各个部分,整体和部分是相互依赖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依赖于部分,只有深入认识部分才能清晰地把握整体;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部分依赖整体,只有从整体中才能真正认识部分。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也是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或国家之间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已成为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一个必备观念,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