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库传奇》:三十年研究揭秘

《四库传奇》:三十年研究揭秘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50—60年代,《四库全书》研究平稳发展。“文革”时期,《四库全书》研究湮没达十年之久。1999年6月,经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和上海人民出版社的通力合作,《文渊阁四库全书》以180张光盘的新型文献载体形式出版发行。这一系列文化举措,为《四库全书》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四库传奇》:三十年研究揭秘

20世纪50—60年代,《四库全书》研究平稳发展。“文革”时期,《四库全书》研究湮没达十年之久。

《四库全书》文本是《四库全书》研究最基本的第一手文献资料,1986年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出版,大陆地区立即购进230套影印本和100多套缩微品。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此为蓝本,缩至32开本重新出版。《文渊阁四库全书》的出版,使卷帙浩繁且深藏内府的皇家图书惠及学人,成为学者易于查检的案头书籍,在海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激发了《四库全书》的研究热潮。20世纪80年代启动的编纂《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书丛刊》《四库未收书辑刊》的传统文化工程,不但极大便利了学人对“四库学”的研究,而且带动了新世纪以来出现的强劲的《四库全书》影印热:200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文渊阁四库全书》;2004年鹭江出版社出版《文渊阁四库全书》线装影印本;2004年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2006年杭州出版社影印《文澜阁四库全书》。与此同时,还引发了对《四库全书》的选编热:1983年《四库辑本别集拾遗》(栾贵明辑,中华书局)问世;1994年《四库释家集成》(陶秉福主编,同心出版社)完成;1996年《四库全书精萃》(彭林等主编,大连出版社)登场;2004年《四库全书图鉴》(张福江编,东方出版社)出版。

1999年6月,经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和上海人民出版社的通力合作,《文渊阁四库全书》以180张光盘的新型文献载体形式出版发行。全文检索电子版《四库全书》的开发,为古籍整理的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给学术界极大的方便。

学术研究机构方面,1993年12月海南大学举办“中国首届《四库全书》学术研讨会”,并成立了“海南大学《四库全书》研究中心”;1998年台湾淡江大学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了“两岸四库学第一届中国文献学术研讨会”;1999年天津图书馆成立“四库文献中心”,并在其主办的《图书馆工作与研究》上开辟“四库学研究”专栏;2003年9月首都师范大学“《四库全书》学术研究中心”成立;2005年“甘肃省《四库全书》研究会”正式成立,同年武汉大学“四库学研究所”成立。这一系列文化举措,为《四库全书》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随着《四库全书》研究热、编纂热、影印热,《四库全书》研究上升到了建立学科的高度,“四库学”“四库总目学”“《四库全书》学”“四库区域文化学”逐渐被提出。(www.xing528.com)

著作方面,刘汉屏《<四库全书>史话》(1980年中华书局)、华立《<四库全书>纵横谈》(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黄爱平《<四库全书>纂修研究》(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李裕民《<四库提要>订误》(1990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崔富章《<四库提要>补正》(1990年杭州大学出版社)、周积明《文化视野下的<四库全书总目>》(1991年广西人民出版社)、杨武泉《<四库全书总目>辨误》(200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司马朝军《<四库全书总目>研究》(2004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四库全书总目>编纂考》(2005年武汉大学出版社)等著述,基本上代表了三十多年来《四库全书》研究的现状。黄爱平《四库全书纂修研究》,充分利用当时未公开发表的《纂修四库全书档案史料》,全面、深入地总结了《四库全书》的纂修过程,立论公允辩证,是一部具有重大意义的开拓之作。对《四库全书总目》的考订与补正,以崔富章、李裕民、杨武泉等的著作为代表,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有新的贡献。崔富章的著作致力于版本的考核,谬则匡之,缺则补之,又努力查考文澜阁补抄本的底本,将其所得补录于各条之后,还采录了近人对四库诸书的评价,使提要补正的内容更加丰满。李裕民著作《四库提要订误》(增订本)是在原书基础上修订而成,订正《总目》450条,加订正《四库未收书目提要》8条,共得458条。由于李裕民是宋史专家,故能对宋人著作多予以缜密考证。对《四库全书总目》文化的研究力作,当属周积明《文化视野下的〈四库全书总目〉》,该书着力透过《四库全书总目》的“外壳”,把它置于一个生动的文化整体中加以还原和分析,“从中探寻中国文化的‘种族心理’、18世纪的‘时代心理’以及《四库全书总目》制作者的‘群体心理’”,从而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思路与新鲜见解突破了传统“四库学”的研究架构,开辟了《四库全书总目》文化研究的新领域。对编纂《四库全书》过程中禁毁书的研究,则有雷梦辰《清代各省禁书汇考》和何龄修《四库禁毁书研究》两部著作,它们从另一角度论述了乾隆编书时“寓禁于征”的目的以及编纂《四库全书》对中国古文献的大破坏。长期致力于“四库学”研究的司马朝军,出版的《〈四库全书总目〉研究》和《〈四库全书总目〉编纂考》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四库全书总目〉研究》是海内外第一部从文献整理角度系统研究《四库全书总目》的著作,着力于总结《总目》的学术方法与学术贡献,分别从目录学、版本学、辨伪学、辑佚学、考据学等方面对传统学术方法进行总体性发掘。《〈四库全书总目〉编纂考》主要探讨《总目》的编纂过程,分析现存四家(翁方纲、姚鼐、邵晋涵、余集)所纂《四库提要稿》与《总目》的异同,弄清其他馆臣(包括分纂官、总纂官、总裁官等)在《总目》编纂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讨论乾隆对《总目》的主控作用。对《总目》研究中的许多疑难问题给予了解析,提出了不少新见。关于史料的搜集与整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的出版,所辑文件始于乾隆三十七年,终于嘉庆九年,共计1580件、150余万字,是继20世纪30年代陈垣先生所辑的《办理四库全书档案》一书后,涵盖内容最为丰富、史料最为翔实的一部重要档案文献汇编。

论文发表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平均每年10余篇,到90年代平均每年30余篇,再到新世纪的平均每年100余篇。论文选题,多分布于《四库全书》纂修与流传,《总目》的考订与补正,《四库全书》及《总目》的文化价值,《四库全书荟要》研究,四库禁毁书研究,《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研究,七阁与《四库全书》关系研究,纂修官与《总目》关系研究,档案辑录与整理、影印与电子版的开发等几个方面。

以陈垣、余嘉锡、王重民、杨家骆为代表的第一代学术大师,在20世纪前期披荆斩棘,开创了《四库全书》研究的新局面。以来新夏、霍旭东、李裕民、崔富章、黄爱平、周积明、杜泽逊为代表的第二代学者,或梳理纂修《四库全书》全过程,或对《总目》纠谬补正,或开拓《总目》文化研究新思路,或对《四库存目》标注,以辛勤的努力和杰出的智慧构建起“四库学”研究的瑰丽殿堂,为21世纪“四库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