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北京回到沈阳-四库传奇

从北京回到沈阳-四库传奇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25年6月,奉天省教育会会长冯广民至北京参加“清室善后会议”期间曾到保和殿,见到文溯阁《四库全书》被冷落一隅,甚为焦虑。同时,求助于张学良等人,希望将书重新运回沈阳。7月奉天省派员,赴故宫保和殿清点文溯阁《四库全书》,经查“计经、史、子、集共六千一百四十四函。内有八本一函,或六本一函间有残缺者”,于8月5日点交完毕,由奉天省教育会会长冯广民查收,将《四库全书》运回沈阳。

从北京回到沈阳-四库传奇

1924年奉系军阀张作霖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获胜,并与另一派系将领冯玉祥控制了北京政府。于是东北一些有识之士便想借此机会将文溯阁《四库全书》索回。1925年6月,奉天省教育会会长冯广民至北京参加“清室善后会议”期间曾到保和殿,见到文溯阁《四库全书》被冷落一隅,甚为焦虑。回到沈阳后立即给奉天省省长王永江写信,请他出面与北京政府磋商,将此书索回,并说此事对东三省教育事业“功德无量”。同时,求助于张学良等人,希望将书重新运回沈阳。王永江以善于理财著称,对文化教育事业也颇为重视,所以他对冯广民的提倡十分赞赏和支持。况且,张作霖在北京的暂时得势对索还此书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必须借此机会促成此事。王永江一面电告在天津的张作霖,向他说明《四库全书》的重要价值和索还的必要性。一面电告在北京的奉籍要员,参议杨宇霆,农商部代总长莫德惠等人,请其在政府中斡旋。张作霖接到王永江电函后,立即回电,要王永江放心,此事定可办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6月20日,内阁会议批准文溯阁《四库全书》《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归还奉天保存议案。7月奉天省派员,赴故宫保和殿清点文溯阁《四库全书》,经查“计经、史、子、集共六千一百四十四函。内有八本一函,或六本一函间有残缺者”,于8月5日点交完毕,由奉天省教育会会长冯广民查收,将《四库全书》运回沈阳。由于文溯阁藏书楼被占用,只能暂时存放在省公署一楼后厅,再转放文庙大成殿。

奉天省政府为此专门组成由奉天省议会、奉天省教育会、东北大学、奉天省教育厅、奉天市政公所等机关要员组成的文溯阁《四库全书》保管委员会,以保护此书。并于文溯阁院内,建购电井消防机,以防火患。每年六七月间,还逐本装入樟脑,定时开启门窗,使空气流通,防护保管。与此同时,当局又拨出巨资对文溯阁进行修缮。历经此次转徙之后,文溯阁《四库全书》阙书、阙卷的现象更为严重,据当时统计:除《日讲诗经解义》原未补入,有函无书外。经部缺《礼书纲目》10卷、《春秋列国世纪编》1卷、《春秋集传详说》8卷、《翻译五经四书》7卷、《瑟谱》6卷、《韶舞九成乐补》1卷;史部缺《胜朝殉节诸臣录》12卷、《盛京通志》4卷、《谥法》4卷;子部缺《证治准绳》1卷、《高斋漫录》1卷;集部缺《鲸背集》1卷、《西河集》9卷、《御制诗集》2卷、《玉澜集》l卷、《雁门集》4卷,总共16种72卷。1926年,东北地方政府组织补抄,特聘著名人士董众、谭峻山负责其事,雇请20人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按照文渊阁本抄写,经过一年的努力,补抄工作顺利完成,补抄14种38册。1927年初将《四库全书》入藏阁中,结束了十余年书阁分离的历史,实现了书阁合一。1928年5月5日至11日,《四库全书》对公众开放6天,前往参观人数达10万人之多。1931年,奉天图书馆又把文溯阁《四库全书》各书的提要,编辑抄印成一部《文溯阁四库全书提要》。这部提要是线装本,32册,其中包括《钦定四库全书书名索引》和《文溯阁四库全书提要与总目异同表》1册,经部7册,史部、子部和集部各8册。同年,奉天省教育会为纪念《四库全书》运归,并告诫后人,不要使此书再遭“亡佚转置”之苦,永久存贮文溯阁,使之“垂千古,传万世”,遂撰文《四库全书运复记》,勒之砖石,以传永远。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日军侵占沈阳,沈阳故宫处于日军控制下,文溯阁《四库全书》落入日本人手中。1932年12月日伪奉天省政府成立,后又成立了伪国立奉天图书馆,并对《四库全书》进行了第一次彻底检查,费时六月,始为竣事。经检查,尚有个别缺卷现象,该馆遂于1934年派人赴北京按照文津阁本补抄,计补全《礼书纲目》《翻译五经四书》《挥麈录》3种,共12册84l页。至此,文溯阁《四库全书》始得完整,《四库全书》基本上恢复原貌。补本的格式,不完全和原本相同,大体是参照文澜阁《四库全书》补抄本式样作的。补抄本首无“文溯阁宝”大印,尾无“乾隆御览之宝”印,并有抄重和漏抄的情况。

由于年久失修,文溯阁出现了漏水现象,故于1935年在文溯阁院内西南部重建了一幢二层楼的钢筋水泥结构的书库,称为新阁。新阁门窗悉包铁叶,库内安置钢铜制组合书架,以期万全。外部则飞阁雕墙,仍仿旧制。1937年6月,文溯阁中存放的《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全部移进新阁,原配书架仍留在文溯阁中。新阁藏书顺序不变,书架统一改为四格,故子部原六格22架改为四格33架,集部原六格28架改为四格42架。1938年,伪满国立图书馆编印出版了《文溯阁四库全书要略及索引》,简述编纂《四库全书》的经过和文溯阁《四库全书》的保管情况。索引前面附有:“文溯阁《四库全书》种数、卷数、册数、函数统计表”,“补抄图书书名表”,“简明目录里有著录、文溯阁《四库全书》内无书书名表”(无书的原因,大部分是抽销图书所造成的,如李清著的《南北史合注》《南唐史合订》等书,都是乾隆五十二年陆锡熊去盛京复查时抽销的),“文溯阁《四库全书》内有书、《文溯阁四库全书提要》缺佚图书书名表”(如高晋著的《南巡盛典》,雍正御定的《八旗通志初集》等书)。1939年伪国立奉天图书馆改名为国立图书馆奉天分馆,馆址在沈大南门张氏大帅府,该馆成立后,原故宫西七间楼、文溯阁、敬典阁、崇谟阁等各处书籍陆续归其管理。此间,日伪曾动议将《四库全书》运往日本,后因顾及民众情绪等被搁置。1945年,美机轰炸沈阳,日伪拟将《四库全书》转移至新宾永陵,但因苏军已进入东北,未能启行。(www.xing528.com)

抗战结束后,1946年4月,当时的东北教育接收辅导委员会委员金毓黻、周之风等人接收了(伪满)国立奉天图书馆,改称为沈阳图书馆(后又改称沈阳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同时接管了文溯阁《四库全书》,同年8月,对《四库全书》进行清点上架,费时三月始竣,指出《文溯阁四库全书要略及索引》在统计图书册数上的差错,编制了《文溯阁四库全书清点后与索引册数不符一览表》。据当时清点记录:“计上层子部1584函,9071册;集部2016函,12265册;下层史部1584函,9408册;函数为6144函(内有简明目录3函),册数36253册。”

1948年初,辽沈战役打响,南京国民政府曾两次电令运走《四库全书》,激起有识之士的强烈反对,7月中旬,“东北行辕政务委员会”决定此事“缓办”,《四库全书》外运之事未能成行。

新中国成立后,文溯阁《四库全书》真正回到了人民手中。东北图书馆(现辽宁省图书馆)接收了沈阳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的全部藏书,其中文溯阁《四库全书》仍存放于新阁。为了妥善保管这套书,1949年6月,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处受命协助东北图书馆(今辽宁省图书馆)整理文溯阁本《四库全书》,组织专人对文溯阁《四库全书》进行了认真的清点,并按检查结果分别编制了《分类统计表》《缺文一览表》《错标页码一览表》《补抄书名表》《缺印书名表》等9种表格,清点册数为36315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