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作业既非学生不做作业,也非老师不布置作业,其追求的是习题数量极少条件下的高效率,也是教育部三令五申“减负增效”政令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那么,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增效”呢?有学者在《中国教育学刊》中提到:“减负增效,就是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轻负高效。其实质就是减少直到消除无效的教学时间,减轻学生的学习强度,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效率。”
目前,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具体措施准备不足,家校合作止于表面,使得增效工作的效率难以保证,减负工作也难以实施。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谈道:“如果一位教育工作者不能明确说出他的教育活动的目的,那就跟一个建筑师在为一座新建筑奠基时还不知道要建筑什么东西一样,令人不可理解。”我们研究零作业这种理想的学习模式,目的在于希望通过观念、措施和家校合作三方面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来实现减负和增效的目的。
零作业并非单纯的减少作业量,其本质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美国教育家、哲学家杜威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学校必须提供可以引起思维的经验的情境。”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化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观念、方法和合作。
首先,零作业就是要破除传统的学习观念,让学生对学习有一个全新的认知。教育者能否发现孩子的天赋属于教育科学,因材施教是一座美丽的“山峰”,多数人很难登顶,原因何在?因为我们的思维在一些传统误区中固化了。学习困难或学习障碍本来就是学生发展中一个常见的问题,而教育工作者盲目地使用“题海战术”,试图通过布置大量作业带领学生跨越学习障碍,这是一种极不科学的教育观念。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刘云章曾在其学术论文《波利亚的解题训练与“题海战术”的辨析》中对“题海战术”做出中肯的评价,他说:“应该承认,‘题海战术’对提高学生的能力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经验表明,‘题海战术’在能力培养方面主要表现为提高模仿力与复制力,所谓‘高分低能’症正是如此产生的。”
下面我们来剖析几种传统的片面教育观点的误区:
第一种片面观点认为天赋决定学习成绩。比如,一些孩子在学习方面比较有天赋,轻轻松松便可以取得较高的文化课成绩;也有一些孩子在体、音、美等方面比较有天赋,文化课却成绩平平。
第二种片面观点就是认为一味地催促学生努力学习是应该的。其实不然。就拿理科来讲,它并不是只要努力学就能学好的学科,它属于技术性学科,对学习方法的要求比文科要高,学习方法不科学比学习不努力更容易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第三种片面观点认为对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是智商而非情商。智商是决定学习成绩的首要原因,但是其实大多数孩子的智商都差不多,只是在后期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
第四种片面观点认为注意力越集中,听课效果越好。虽然注意力集中有利于聚合性思维的发展,但放松的状态更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形成。特别是创造力方面,比如某一道题不会做,放松一下,往往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综上所述,孩子学习观念的形成往往是教育者熏陶的结果。那么我们应如何认识学习方法?如何引导孩子实现高效率的学习?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孩子掌握系统的学习方法并使之习惯化。
其次,零作业是一种更新学习方法以实现高效率学习的思维模式。零作业是一种理念,不是反对学生做作业,而是提倡合理的作业训练。零作业是快乐学习和学会学习的代名词,是素质教育和减负增效最好的表现。
理想的学习就是减负增效下的快乐学习。下面介绍一些促进学习方法养成的基本理论,来帮助孩子进入理想的学习状态。
(1)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共同构成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中能够复制的只是学习过程,而非学习内容。
(2)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是不一样的,尤其在学习内容方面。
(3)造成学习方法不科学的内在原因是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没有统一起来,也就是说学习方法的内在矛盾没有解决。(www.xing528.com)
(4)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个性化学习发挥实效。
(5)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应从保持稳定的学习行为做起,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将良好的学习习惯转化为正确的学习方法。
(6)学习方法的外在形式是学习行为,内在形式是思维,二者必须是统一的。
(7)课堂上只能传授学习内容而非学习方法,这是由学习方法个性化的特点决定的。
(8)学习方法决定学习效率。因为学习方法体现了认知规律,脱离认知规律必然导致行为效率和思维效率降低。
(9)学习方法源自对实践的验证和逆向反思——一个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另一个是不断校正的过程。只有这样,学习方法上才能有所创新。
(10)学习方法的原动力是学习目标,如果没有学习目标的推动,人的思维就无法创新。
上述关于学习方法的十个基本理论是笔者多年教育实践的研究总结。要想实现学习过程的高效化,零作业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因此离不开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说,如果不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的一系列规律,只是一味地采用“题海战术”、补课战略等,在教育教学上是绝对的失误。
再次,零作业是家校双方合作教育的产物。在学校老师对孩子负责任,在家里家长对孩子负责任,家校双方都从孩子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出发,让孩子喜欢学习并学会学习。了解并理解孩子是家长和学校合作的关键。
择校热问题的源头就是许多家长认为优秀老师就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名师出高徒是传统作坊式教育的特征,而学校不是民间作坊,学校教育不可能代替家庭教育。从本质上看,家长和老师是教育工作的两个基本岗位,任何一个岗位的脱节都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有人认为取消考试才是素质教育,这个观点显然不符合中国教育的现状。而且考试只是一种选拔制度,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内涵。
有些家长自己不愿意投身于学习当中,且用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自己的不作为开脱,还墨守成规地搬来一些传统理念。在此试对四种观点进行论证。第一种认为应尊重孩子,即凡事都要和孩子商量。实则不然,教育有温情的一面,也有严厉的一面。第二种认为孩子不听话就是孩子有逆反心理。事实上并非如此,孩子不听话是他们有自己的看法的表现,逆反则是对父母管教方式的不满,不听话不一定就是逆反。第三种认为孩子是一个家庭未来的希望,承载着家长未完成的梦想。殊不知对孩子过度关注、期望过高也是一种伤害,孩子的人生需要他自己不断地进行学习探索。第四种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惩罚是一种比较极端的教育方法,应慎重使用。
从以上四种传统观点可以看出,家长自身如果没有学习意识,就很难配合好学校教育,当然也难以胜任现代教育条件下的辅导工作,这样就会导致亲子矛盾激化,与我们倡导的快乐学习理念背道而驰。
零作业不是形式上的减负,而是一种科学的教育教学思维模式。在现代教育体系不断深入发展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开始了减负增效的实践工作。本书将从教与学两个角度阐发零作业的教育理论。
特此说明:本书适合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中学生、老师和家长阅读,其中小学生只适合阅读部分章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