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货币:铜制实物资料揭秘

中国古代货币:铜制实物资料揭秘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探寻中国高度发达的青铜铸造业原料来源的问题,对于研究中国冶金史及文明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它全面、完整,且连续不间断地记录和反映了中国整个历史发展时期的真实面貌。而铜质的中国古代货币能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一路同行,给我们留下可以亲见的、真实的、全面的、系统的实物资料。

中国古代货币:铜制实物资料揭秘

中国的古代货币一直以铜作为主要原料,最原始的铜质布币起源于生产工具。原始的刀币也应该是生产或生活用具,可能就是原始游牧民族用以宰杀牲畜、剥皮或切割肉类的有关工具。人类使用铜制生产工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人们在寻找制作石器生产工具时,发现自然铜的机会是较多的。比如天然铜矿、火山喷发遗址、森林大火遗址、陨石等都可能有自然铜的发现。人们发现自然铜并用自然铜制作生产工具,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由于铜制生产工具的优越性,人类由用自然铜打制生产工具到应用冶炼铜铸造生产工具,应当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铜制生产工具从发现到普遍使用是人类生产范围不断扩大和相互交流的结果。交流不仅使铜制生产工具使用的范围逐渐扩大,交换也使铜制生产工具兼有了货币的功能(图1-28)。

图1-28 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小刀,刀长12.5厘米。经碳十四年代测定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是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制品(选自《文物史前史》195页)

考古发掘中,我国的新石器时代使用铜的证据不断有所发现。这些证据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我们知道,中国的古代货币,铜质货币一直是主流。毫无疑问,铜的应用为中国古代货币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图1-29)。

图1-29 商代青铜环首刀,1980年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朱开沟遗址出土。青铜环首刀:通长34.1厘米,年代为公元前1600年左右(选自《文物夏商周史》106页)

1988年春发现的江西瑞昌铜岭商周铜矿矿冶遗址,位于江西北端的瑞昌市夏畈镇幕阜山东北角,为商周时期的遗址,整个遗址约3平方公里。铜岭遗址开采的最早年代为商代中期,距今约3300年,是中国迄今发现的矿冶遗址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一处大型铜矿遗存,是中国青铜文明的象征之一,也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采铜冶铜遗址。它在研究中国青铜文明的发展进程方面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对探寻中国高度发达的青铜铸造业原料来源的问题,对于研究中国冶金史及文明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其采冶时代从商代中期延至战国早期,所揭示的遗迹有露采坑、矿井、巷道、选矿场、工棚等百余处,铜、石、竹、木、陶质采矿工具和生活用器数百件,其年代之早、保存之好、内涵之丰富,为古代矿冶遗存所罕见,它是我国冶金考古和青铜文化研究的重大发现与突破,将我国矿冶史向前推进了300多年(图1-30)。(www.xing528.com)

图1-30 瑞昌铜岭铜矿遗址及溜槽选矿示意图

目前,存世或出土的铜质古代货币,不但有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而且币形完好,货币上的文字也清晰可辨。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哪一种历史遗存的实物资料能同中国古代货币相比较。它全面、完整,且连续不间断地记录和反映了中国整个历史发展时期的真实面貌。在文字起源的初期,作为文字载体的材料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在远古的时候,如树叶、树皮、木片、竹片、石板、墙壁——都可能是文字的载体,只是由于历史的久远,它们都不可能完全保存下来,成为我们今天可以见到的实物资料。我们所知道的甲骨文,只在殷商时期展现了短暂的辉煌,至于简牍、帛书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昙花一现,很快就被淹没了。而铜质的中国古代货币能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一路同行,给我们留下可以亲见的、真实的、全面的、系统的实物资料。

1986年,山西省公安部门在晋南缉获的走私文物中发现了2枚布币,其中1枚是“无终”三孔布,面文为“亡冬阝”,为首见,孤品。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朱华参考《说文解字注》《史记》《汉书》和罗福颐先生的《古玺文编》,释读为“无终”,通过文献钱币文字书法考证认为这是一件战国时期赵国钱币(图1-31)。

图1-31 战国“无终”三孔布,现藏于山西省博物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