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出土文獻研究:用字寫法與字迹形體的不同

出土文獻研究:用字寫法與字迹形體的不同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典型字的書寫差異是判定各個抄手的字迹特徵的重要方法之一,乙本的兩個抄手對“之”、“爲”、“芒”等字的寫法就有很大的不同。從單字書寫形體上看,A組字迹形體略長;B組字迹形體較A組短。如“語”字在A組字迹中是完整書寫的,在B組字迹中均省略了“吾”下的“口”符。

出土文獻研究:用字寫法與字迹形體的不同

典型字的書寫差異是判定各個抄手的字迹特徵的重要方法之一,乙本的兩個抄手對“之”、“爲”、“芒”等字的寫法就有很大的不同。如下:

1.之

“之”字A、B組字迹的差别在中間的斜筆與横畫相接的位置,A組“之”字中間的斜筆距横畫末端較遠;B組中間的斜筆全落在横畫的末端。

2.爲

1.之

“之”字A、B組字迹的差别在中間的斜筆與横畫相接的位置,A組“之”字中間的斜筆距横畫末端較遠;B組中間的斜筆全落在横畫的末端。

2.爲

A組“爲”字或無下面兩横畫,如簡3作。兩組差異在符上面的撇畫,A組這一撇與左邊的“爪”符上的小横相對;B組這一撇過長,在左邊的“爪”符上。

A組“爲”字或無下面兩横畫,如簡3作。兩組差異在符上面的撇畫,A組這一撇與左邊的“爪”符上的小横相對;B組這一撇過長,在左邊的“爪”符上。

3.芒A、B兩組“芒”字的差異是下面所从“亡”部的書寫不同。A組“芒”字所从的“亡”内部的部件寫作竪折,如簡5上的“亡”部作;B組“芒”所从的“亡”内部的部件寫作類“人”形。(www.xing528.com)

4.而

“而”字兩組字迹差異在兩横下的筆畫彎曲度,A組較直,向左右撇出;B組較彎曲,向左右撇出的筆畫在收筆過程中向相反方向運行。

從單字書寫形體上看,A組字迹形體略長;B組字迹形體較A組短。A組用筆相對B組字迹平直些,習慣用羨符;B組字迹習慣省略一些字符或羨符。如“語”字在A組字迹中是完整書寫的,在B組字迹中均省略了“吾”下的“口”符。〔4〕“邦”、“爲”、“正”、“不”等字在B組中均是省去羨符。如下表:

3.芒A、B兩組“芒”字的差異是下面所从“亡”部的書寫不同。A組“芒”字所从的“亡”内部的部件寫作竪折,如簡5上的“亡”部作;B組“芒”所从的“亡”内部的部件寫作類“人”形。

4.而

“而”字兩組字迹差異在兩横下的筆畫彎曲度,A組較直,向左右撇出;B組較彎曲,向左右撇出的筆畫在收筆過程中向相反方向運行。

從單字書寫形體上看,A組字迹形體略長;B組字迹形體較A組短。A組用筆相對B組字迹平直些,習慣用羨符;B組字迹習慣省略一些字符或羨符。如“語”字在A組字迹中是完整書寫的,在B組字迹中均省略了“吾”下的“口”符。〔4〕“邦”、“爲”、“正”、“不”等字在B組中均是省去羨符。如下表:

值得注意的是,簡10上的“友”字作“”形,李孟濤認爲這是“裝飾性的寫法”,〔5〕蘇建洲指出這個“友”所从非“又”而是“尤”。〔6〕我們贊成蘇建洲的意見,因爲通過對A、B兩組字迹特徵的分析,可以知道,B組字迹的特徵是書寫簡單,不用羨符,而“友”字是在B組字迹中出現的,那麽這個字的寫法一定不是具有裝飾性的,而當是从“尤”的寫法。

值得注意的是,簡10上的“友”字作“”形,李孟濤認爲這是“裝飾性的寫法”,〔5〕蘇建洲指出這個“友”所从非“又”而是“尤”。〔6〕我們贊成蘇建洲的意見,因爲通過對A、B兩組字迹特徵的分析,可以知道,B組字迹的特徵是書寫簡單,不用羨符,而“友”字是在B組字迹中出現的,那麽這個字的寫法一定不是具有裝飾性的,而當是从“尤”的寫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