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以教师为纲,师道尊严不可违逆。而现代教育已经转向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正如人本主义心理学所倡导的一样,要尊重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在对话管理机制中,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型师生关系,有助于形成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做平等的对话者
作为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时要将“尊重”放在首位,要善于运用对话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自律性较差,而叛逆心理却很重,班主任应该具体分析每个学生的情况。教育时,不要采取主动批评的方式,而是可以采取询问的方式,注意用关心的语气,例如,昨天是不是身体不好,所以作业没有完成呢?或是今天老师上的课你都听懂了吗?是不是有难度所以不太理解?如果题目有困难,我有什么能帮你的?或者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反思所犯的错误,让他自己提出改进的措施,如,你下次能做得好些吗?你认为该怎么办呢?这样,学生的人格得到了尊重,会愿意主动地去改正错误。当然,也要放下架子,让学生指出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犯的错误,老师也要及时改正,营造平等、民主的氛围。
2.做耐心的倾听者
班主任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最长,除了履行管理的职责外,也要做一个主动的询问者、倾听者。青春期年龄段的孩子心理十分敏感,也浮躁、脆弱。他们渴望友谊,渴望被理解,却又不愿意将心事告诉家长或是其他同学。如果班主任愿意成为他们的倾诉对象,那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将老师转化为朋友的身份,拉近彼此的心灵距离。例如班会时间,不要班主任“一言堂”,而是让同学们说说他们对班级近况的看法;组织活动的时候,多听听学生的建议。学生遇到困难或问题时,班主任主动地去了解沟通,尽量让学生陈述事实,再提出解决的办法。学生犯错误时,让他们自己叙述经过和自我批评,班主任不要将主观的情绪如愤怒、激动、烦躁带入到与学生的交谈中,要用耐心赢取他们的信任,用真心让他们接受。
3.做和蔼的关爱者(www.xing528.com)
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亲切关心每个学生,班主任要成为学生的“第二母亲”。记得笔者接任一个预备班时,班级中有不少特殊情况的学生。有五个离异家庭的学生,五个低保家庭的学生,一个患再生障碍性白血病的学生,一个单亲家庭的学生,十多个农民工家庭学生。记得一个暑假,笔者骑车走遍了大街小巷,去家访了班级中所有的学生,特别关注了那些特殊学生。笔者为这些学生特别制作了“长期档案”,不止一次地家访,不止一次地带去问候与关怀,以真心换真心。在班级里也默默和班干部一起对他们多一点关怀,多一点爱护,给长期患病的学生送过年礼物,在班会上为农民工家庭的学生过生日,建立班级的爱心基金,帮助困难的学生,让特殊的学生感受到点滴的特别关爱。
4.做真诚的同行者
班主任与学生同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应该为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班主任是学生坚强的后盾,也要做他们人生路上的同行者。有快乐,共同分享;有困难,共同解决;有烦恼,一起承担;有成就,一起感受。班级的活动,学生的课堂,课后的聊天,班主任要主动融入其中,要与学生成为一个共同体。
总之,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利于师生团队精神的形成,利于教师和学生人格的塑造,更利于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