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建平中学对话教育:《老王》实践探索成果

上海建平中学对话教育:《老王》实践探索成果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卓越教育家培训项目“走进李百艳老师工作室”的活动中,我执教了《老王》,旨在探索如何借助“对话”组织教学。所以说,对话的基础应该是对话双方的平等关系。以上三种情况在“对话”教学中非常常见,我也引以为鉴。

上海建平中学对话教育:《老王》实践探索成果

程春雨

老王》是一篇耐人寻味的叙事性散文,作者杨绛通过对与老王交往的几件小事回忆了这个不幸者。在卓越教育家培训项目“走进李百艳老师工作室”的活动中,我执教了《老王》,旨在探索如何借助“对话”组织教学。

只要是教学都离不开对话,但传统课堂多是以老师发问学生回答的形式推进课堂教学。《论语》中有一篇文章叫《侍坐》,讲的是孔子跟他的弟子在一次学习活动中的“对话”。在这次对话中,孔子是作为一个倾听者的形象出现的,他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大致的意思是,今天你们说我听,如果有人想要了解你们,你们又想做些什么呢?接下来,孔子的几个弟子开始畅所欲言。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师放下“架子”,放低“姿态”,才有了后面的畅所欲言。所以说,对话的基础应该是对话双方的平等关系。如果双方的关系是不对等的我(师)问你(生)答,那应该是“问话”而非“对话”。

一、老师、学生和文本在“对话”中的关系

在上《老王》之前,我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内容转换的研究,写了很多文字,也总结了很多种解读和教学设计的方法。所以,上课所展现的过程,应该是我对文本解读和教学转换研究的一个呈现。在我的头脑中一直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平等地对话”,另一个是“如何让学生从文字表面,进入文本深处”。这两个问题不矛盾,但也不好把握融合。中间的“度”很难拿捏,如果一味地尊重学生的理解,而没有适当的引导,那么即便是再多的信息都被找到,也可能还只是浮于表面的信息的罗列罢了。而如果一旦教师介入的时机不对,引导的路径不佳,就会给人一种“生拉硬拽”的感觉。“对话”就成了形式,“平等”就成了幌子。

《学记》给出过精辟的阐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意思是说要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要鼓励学生而不要压抑他们,要指导学生学习门径,而不是代替学生做出结论。引而弗牵,师生关系才能融洽、亲切;强而弗抑,学生学习才会感到容易;开而弗达,学生才会真正开动脑筋思考,做到这些就可以说得上是善于诱导了。启发教学思想的精髓就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诱导作用,教师向来被看作“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处于主导地位。这种教学思想注定了双基教学中的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启发性特征。

老师、学生与文本之间构成了一个稳定的关系,按照“平等”的原则,师生皆可发起“对话”——提出问题。教师可以抛出自己预设的问题,学生也可以抛出自己存疑的问题。教师发起对话的时候,学生必须以文本为依据,在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时,完成了与文本的对话。学生发起对话之时,教师可以将问题“反刍”到文本中,再经由文本踢回给学生。

二、把“对话”引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向文本的深处

理想的上课形式是,在学生的回答基础上总结归纳出问题,然后再让学生通过讨论进一步深入文本。有了信息的罗列,还需要对信息进行提炼、加工。虽然老师会有一定的预设,但是临场的把握才是关键。40个学生40种想法,一旦让大家畅所欲言,你就要冒着“天马行空”“信马由缰”的危险。所以,在操作中一定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口,让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地思考和回答。这个范围绝不是一篇课文,而是一个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关于切入点的选择,必须要从学材、学情和教师自身等多个维度考虑。当思考的维度越多时,指定的切入点就越小也就越精准。这篇课文在教学之前,我进行了“前测”,通过“前测”了解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在前测的问题设计中,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认为文章中老王和作者(我)是什么关系?经过统计,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认为是“朋友关系”,他们也能找到依据;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他们是“主顾”的关系,文中有直接的证据;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老王和作者的关系要比“朋友”更好;还有一些同学认为,老王和我的关系是不平等的,他们的关系很复杂。

基于这个调查,再加上对文本的解读,我发现老王和作者的关系是解读这篇文章的一个关键环节,了解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就能读懂最后一句话“一个幸运者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了。对学生而言这也是一个似懂非懂的问题,他们的关系很模糊,学生对这种关系的理解非常浅表。所以,在上课中我就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主问题。这个问题触及了学生思考的上线,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同时关系到整篇文章的理解,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三、在“对话”过程中捕捉有效信息提升对话的思维品质

对话的过程应该是一次师生双方“共生”的过程,如果学生的回答未能触及教师的思考上线,那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就没有收获。如果教师的引导不能将学生从浅表学习引向文本深处,那么这种引导就无效。对话如果不在一个频道上,对话的双方都不知对方所云为何,那么对话就出现了混乱。以上三种情况在“对话”教学中非常常见,我也引以为鉴。对话的目的是不断地促进师生的思考,达成思维提升的共赢。(www.xing528.com)

(一)专注倾听

因为所提的问题是开放性的具有一定挑战的问题,那么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也必定呈现“混乱无序”的状态,这个时候是考验教师的“听”的能力的时候。能否捕捉到学生回答问题的关键点,能否让不同的学生所回答的内容间产生关联,又该如何从众多的信息中抽丝剥茧去伪存真,这些都是要在倾听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思考并完成的。

(二)板书记录

每个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都会围绕一个或者几个关键性词语,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但教师必须要有这种敏感性。这个关键词可能分为三类,一是对文本理解的深入的表现;二是在学生表述的过程中所出现的自相矛盾的情况;三是能够引发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例如,在这节课中,有同学提及老王的行为,当作者问“哎呀,老王你好点了吗?”的时候,老王只是“嗯”了一声,并没有直接回答。这其实是老王在有意掩饰自己的病情,他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老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在黑板上就写下了“刻意掩饰自己病情”并且画了个问号。这个记录不但让学生的思考留在了黑板上,还可以引发新的思考方向,那就是抓住人物的“反常”的行为去理解他们的“关系”。

(三)适时引导

学生可能并没有意识到或者模糊地感觉到,这句话是有问题的,但老师一定要明确地指出这句话的问题在“反常”。这就是一种适时的介入,他们不明确的地方就是老师要讲明白的地方。不但如此,教师还要趁热打铁,顺势引导。既然出现了“反常”,而“反常”行为又是理解人物关系的关键,那就应该在此时引导学生去关注人物的反常行为,去分析在人物反常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

思维是不可捉摸的,难以名状的,但一个人思考的过程是可以通过倾听和记录留下痕迹的。不动声色的引导,需要的不只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还有对文本的深刻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想试图带领学生突破“朋友”这层关系,使学生的理解更进一步,却终未得逞所愿。伽达默尔说:“虽然我们说我们‘进行’一场对话,但实际上越是一场真正的对话,它就越不是按谈话者的任何一方的意愿进行”。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对话是不可预设也不受控制的。王尚文教授认为,教育必须由目标引导,教育必须有教育性。也就是说,对话虽不可控也不可预设,但是它可以被引导。教师无法左右对话的内容,但可以选择对话的方向和手段。我可以选择,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老王与我之间的更深的关系。但我选择了引导学生分析“主顾”和“朋友”关系的不确定的原因,作为进一步探索文本的路径。这还是基于对初一学生学情的把握,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分析合作的探究理解到这个层次已经很不容易了。当然,理解了“主顾”与“朋友”关系的情感的“错位”,也可以理解“愧怍”的原因。所以,在教学中过程中也要有“取舍”的观念。

从一个主问题的提出,到找到解决问题的一个路径、手段,这是解读文章的必由之路。而这个过程中的对话是催化剂,它催生了对文本的深入的理解。教师如果不能抓住时机,就有可能造成讲课的拖沓,在文本外围绕圈子等情况。以其昏昏难使人昭昭,因此,这个时机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话”对于教学而言是没有止境的,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在“对话”的过程中,都保持着相对的独立,又是互相影响、彼此促进的过程。三者间的“共生”关系越是稳定,越容易开展对话。基于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以开放的态度,在“对话”中学习对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