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音乐教学实践:上海建平实验中学探索对话教育

音乐教学实践:上海建平实验中学探索对话教育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吴媛媛一、背景分析《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规定:音乐课程应强化音乐审美体验,重视音乐实践与创造。在音乐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益处多多。使学生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体验到实现自我价值的自信。

音乐教学实践:上海建平实验中学探索对话教育

吴媛媛

一、背景分析

《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规定:音乐课程应强化音乐审美体验,重视音乐实践与创造。音乐课程通过一至七年级的音乐实践、体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做到爱音乐、能表演、会编创,从中培养音乐兴趣、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在沪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非洲掠影》的教学中,我以教材内容为主,学奏非洲手鼓为拓展,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感受非洲民间音乐,领略非洲地域风貌和风俗文化

二、案例描述

创设活动一:教学导入以“非洲印象”为主题,学生以讲解+PPT演示进行展示交流,导入课题。本环节的教学内容是上节课所布置的课后作业,它为学生课后探究、自主学习而获得的成果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平台,这时的我只是一位倾听者和评论者,课堂的“主角”地位让给了学生。同时,也为下面的教学活动做好了铺垫。

创设活动二:聆听《雪神颂》乐器部分的片段,让学生分辨鼓的音色,了解各种非洲鼓,学习演奏非洲手鼓的基本技能,鼓励学生创编节奏。在本环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的校本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能亲身体验演奏非洲手鼓的热情。在乐曲所营造的热烈、欢快的气氛中,学生对非洲鼓及非洲音乐的学习兴趣高涨,乐于展示自编节奏。

创设活动三:观看非洲部落的祈雨仪式,让学生了解非洲的风土人情,让学生模仿祈雨仪式中的舞蹈动作,概括其舞蹈的特点。学生们在观看中模仿舞蹈动作,在模仿中总结舞蹈特点,在学习中大胆创编,体验到非洲音乐文化中歌、舞、鼓是密不可分的。

三、案例反思

音乐课程是一门体验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一名一线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让学生走进音乐,切身体验音乐的价值,从而获得对音乐愉快的情感体验,培养起对音乐的兴趣。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实践,我感受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体验,激发学生乐于参与

教师可根据音乐教学内容、初中生心理特点、初中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与学生共创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景,这种场景能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中,利于开展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

收获方法一: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运用形、声、景扣动学生的心弦,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轻松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本堂课上课前在音乐教室内播放学生们熟悉的迪士尼动画狮子王》中的经典片头曲《Circle of Life》的视频。熟悉的旋律、震撼的非洲草原的画面,能够勾起同学们的童年回忆,同时驱动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期待这堂课的开始。(www.xing528.com)

收获方法二:扩大学习空间,创设学习情境。教学的最大价值莫过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把学生的课内兴趣向课外延伸,扩大学习空间。让学生亲身体验用所学知识来分析事物、认识事物,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丰富知识积累。在课堂上,我时常给学生留一些课后与音乐教学内容相关的探究小课题,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他们主动去认识民族音乐文化,了解世界音乐文化,同时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编写者。“创设活动一”是本堂课的导入环节,我就以“非洲印象”为主题,让学生课前探究,课上运用“讲解+PPT演示”形式进行展示交流,导入课题。学生们很快进入了学习主题,被非洲的风土人情深深吸引,顺利完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了解非洲国家的地域风貌和人文背景。

(二)创设实践体验,指导学生善于参与

学生善于参与不应当仅仅表现为外在行为上的主动,更重要的是表现在思维上的主动,那么学生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需要教师的指导。在指导中,教师应注意做到“到位不越位,指导不指定,参谋不代替”。如何让学生掌握全程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方法,做到手脑并用,并积极主动思考呢?

收获方法一:创设实践体验,指导学生学会“听、动、演、赏、创”。会听:听出音韵的美,唤起真挚的情,促发丰富的想象,再现多彩的音乐形象。会动:运用肢体语言,把内心感受与外部行动相统一,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活动中,学会合作,展现个性。会演:通过动情的歌唱、热情的演奏、激情的舞蹈、角色化的表演等,抒发情感,音乐表现力得以提高。会赏:用“身”去体验,用“情”去感悟,用“心”去体会,积累审美经验,提高鉴赏能力。

在“创设活动二”中,通过利用学校的校本教学资源优势,让学生亲身体验非洲手鼓的魅力,学会听辨非洲手鼓的三种基本音色,学会演奏非洲手鼓的基本技法。在“创设活动三”中,通过观察模仿,让学生体验非洲舞蹈的随性自由,最终学生大胆尝试自编自演自导,用“身”去体验,用“情”去感悟,用“心”去体会,积累了审美经验,提高了鉴赏能力。

收获方法二:科学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想学、乐学、会学、学会、学好。在本堂课的三项创设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贯穿始终。在音乐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益处多多。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挖掘个体学习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在音乐课程教学中运用越来越多,但在教师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偏差,值得大家注意:(1)注重在合作学习中角色的转换。如在“创设活动一”中,教师是活动的策划者,探究主题、探究成果汇报要求、探究成果评价方式进行由教师全面负责设计。在“创设活动二”中,因为演奏出非洲手鼓的三种音色有一定难度,教师应成为指导者,需要观察学生的情况,及时进行指导。(2)合理组建合作小组。目前,课堂上的小组基本上按座位次序就近搭配,随意性很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组员之间的不公平参与。科学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方法应该是以“组同质、组内异”为原则,注意在性别、兴趣、能力、特长等方面的搭配。通过合理分工,有人做计划、有人做主持、有人唱歌……人人参与,人人尽其所能,形成小组内部、小组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协调、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学习。使学生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体验到实现自我价值的自信。

(三)创设多元化的评价体验,增进学生全面认知

新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和谐发展。多元主体评价方式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这无疑是符合新课程评价价值取向理念的一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实践,看到了学生们因得到教师的及时肯定、鼓励,激发起对学习音乐的信心;看到了因同学的评价,学生求知欲被激发,参与课堂学习音乐的热情更高涨;看到了学生运用已学音乐审美知识,结合教师、同学的评价,对自己做客观较全面的评价,学会自我反思,进行自我比较,找出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我深深为他们感到骄傲!多元主体评价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去,使学生在评价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在评价中得到进步,共同提高,全面发展,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注重学生的音乐实践,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能良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能让学生走进音乐,爱上音乐课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