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建平实验中学:对话教育的传统与未来

上海建平实验中学:对话教育的传统与未来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话,作为教师的核心素养,既是传统,也是未来。在时代的流弊以及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下,学校的教师与各种关系之间的对话也出现了类似的“断裂”现象,近年来又普遍面临后绩效工资时代的文化重建、管理机制重建、人际关系重建等问题。

上海建平实验中学:对话教育的传统与未来

李百艳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未来正在以“更快、更猛、更不可测”的变化态势向我们呼啸而来。近两年,关于未来教育、未来学校、未来教师、未来课堂、未来学习的思考、研究、论述、讨论、预测等已然成为众说纷纭的教育热词。有人认为未来教育将呈现出“个别化教育、伦理型教师、数字化技术、全民性阅读、社会化融合、体验式校园”等六大趋势,[1]我们要主动去迎接、去推动。也有人认为未来教育主要是由信息化技术带来的种种变化,但是教育的本质是不变的,教师作为一个巨大的教育力量的存在是不变的。[2]在种种的“变”与“不变”之间,在未来的种种不确定性面前,如何找准教师素养当中最核心的部分加以强化培养,以引领教师去迎接未来、创造未来的教育,需要我们理性地思考与选择。

一、作为教育本质和传统而存在的对话

我们探讨教师的核心素养,前提是如何认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决定了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雅斯贝尔斯指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长,并启迪其自由天性”。涂尔干认为“教育涉及青年一代有系统、有条理的社会化。教育是年长一代和年轻一代的互动中,年长一代对年轻一代所施的影响。只有成年人施于年轻人的影响力,才是我们所应重视的教育”。叶澜教授认为:“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3]正因为教育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发生的,而对话是人类交往的基本方式,因此,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就须臾不能离开对话,教育活动就是通过对话来实现的。古今中外,伟大的教师无一不是对话的大师。柏拉图哲学是对话,对话是哲学的原型,也是教育的原型。孔子的教育也是对话,一部《论语》就是孔子与他的学生的对话录。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也是对话,他的教学法本质上是一种师生通过对话平等辩论以揭露矛盾、克服矛盾,最终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催生智慧、提升精神境界的教学方法。

对话之于教育是如此重要,甚至有人提出“教育即对话”。[4]那么何为对话?加达默尔认为“对话就是对话双方在一起相互参与以获得真理”。[5]马丁·布伯则强调真正的对话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心灵开放者之话语”。巴赫金认为“对话是同意或反对的关系,肯定和补充的关系,问和答的关系”。[6]雅斯贝尔斯则认为:“对话是人探索真理和自我认识的途径。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对话以人及环境为内容,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一个人通过对话理解他人、理解世界,也能更好地理解自己。一个人的对话质量常常决定了他的生命质量。缺少了对话的教学如同缺少了对话的生活一样,都是难以想象的。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无论教育怎样改革,对话都会作为基本的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教育思想和教育哲学而存在。无论教师具备怎样博大精深的本体性知识,掌握多少新锐实用的实践性知识,拥有多少丰富宽广的背景性知识,如果没有对话的思想与技能,都不可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对话是教育的本质,也是一种教育传统,当我们在强调教育要面向未来的时候,我们也同样应该重视传统的重要性,脱离了传统,我们并没有未来。对话,作为教师的核心素养,既是传统,也是未来。

二、对话管理成为现代学校的理性选择

从教育内部来看,作为组织而存在的学校,与其他组织具有很多相似的特性,但学校又是一种特有的、极其复杂的社会组织,具有独特的组织个性。学校与其他组织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学校的主要职责是教育,所从事的是人力生产。相对而言,学校组织的专业化特征要强于行政性特征。教师作为学校专业化组织的专业工作者,拥有相应的专业自主权。学校管理者要更注重人本化管理,充分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创建有利于教师充分参与管理的机制。从教育外部来看,在现当代以及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现代性所导致的世界变迁的绝对速度、激烈程度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关系断裂的流弊,也使得人们之间的对话常常处于“断裂”的状态。都市里人与人的空间距离越来越近,然而相互的理解与共识却变得越来越难。“我”与他人的关系和“我”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都变成了一种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利用的关系,一种征服与被征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这种建立在传统的“主体—客体”实践观基础之上的人的主体性导致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甚至人与自我“对话”的“断裂”。在时代的流弊以及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下,学校的教师与各种关系之间的对话也出现了类似的“断裂”现象,近年来又普遍面临后绩效工资时代的文化重建、管理机制重建、人际关系重建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充分体现主体间理性沟通的对话管理自然成为理性选择。

三、以促进对话为核心的校本教师培训

学校对话管理是指管理者与管理对象之间以交互主体的现实关系为基础,尊重彼此的主体权利,平等对话交流,积极协商理解,促进观点立场的融通,实现人与组织和谐共进的管理目标,体现对话精神、激发对话资质、培养对话素养的一种民主、合作的管理方式。[7]笔者所在的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积极探索以促进对话为核心的校本培训,通过促进教师的多元对话,以提升教师的对话意识、对话能力与对话素养。

(一)与自己对话:“明白我是谁”与“成为我所是”

一个人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就不能很好地认识世界。当前教育中发生的很多问题,多数源于教师对自我认知的缺乏。帕克·帕尔默认为:“认识学生和学科主要依赖于关于自我的认知。好的教学来源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通过邀请心理学专家讲座、鼓励支持教师进修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等培训方式,启迪教师从心理学理论与原理视角来认识自己,了解自身人格构成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我们通过案例研究、教师叙事研究、撰写教学反思、通过微信美篇讲述成长故事等形式,引导教师反思自己、栽培自己与超越自己,最终“成为我所是”。当教师能够觉知自己的优势和缺点,总结得失与苦乐,叩问自己的内心与灵魂,能够自我悦纳的时候,就多了一份睿智与慈悲,对学生就会多一些理解与共情。

(二)与学科对话:“学科情结”与“学科症结”

教师的专业情感在更多的时候表现为对本学科本专业的热爱、精通甚至痴迷。真正热爱学科的教师,在他的心目中,这门学科是有生命力的。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的校本教研在完成日常的备课、上课等常规动作基础上,通过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研究学科学术热点、教学难点,组织每个教研组开展“探究学科魅力”的论坛和组织开展“探寻学科魅力”的作文竞赛;通过开发“聆听名家”“读名师、读名著”校本培训课程,挖掘学科的独特魅力,与自己所教的学科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凝聚教师的“学科情结”,鼓励教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学科症结”,进入学科世界的奥区与桃源。

(三)与学生对话:促进学习发生,打开学习过程

师生互动主要是借助对话来完成的。然而,传统课堂的知识传授过程很多都是一个“假对话”的过程。教师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讲给学生,很多时候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此时的对话已经变成了独白、讲话,甚至是训话。随着知识壁垒的不断被打破,未来教师知识权威的优越感会越来越弱,教师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如何引发学习、打开学习过程,启发学生思考、假设、求证,真正实现以学习为中心,让学生体验经历学习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一个好的倾听者、观察者,努力走进学生的逻辑世界,与学生进行真实的对话,及时评估学生的学习动态,捕捉推进学习的契机,编织精彩的课堂。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在进行“未来课堂”研究的过程中,一方面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如思维可视化、写作学习、虚拟实验、多屏显示、教学资源的获取、体验、及时测评等等,另一方面则更加强调教师与学生对话的基本功,强调教师不仅要将对话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一种教育手段,更要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学思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对话的主体,经由高质量的对话而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知识共建、精神共勉、生命共生。

(四)与同侪、同行对话:两人相聚,三人同行

“两人相聚,必见真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师与同侪、同行之间的对话是专业成长最经济、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同侪是指与自己在年龄、地位、兴趣等方面相近的平辈。同侪之间有更多对话的内容和对话机会,熟悉的人对自己讲熟悉的事,和自己一起做相似的事,很容易引发共鸣。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的校本培训积极创造更多更正式的同侪对话机会,如成立35岁以下青年教师社团“成就未来使命团”,组织主题为“十年磨一剑”“中流击水”“共享、互助、成长”等教学经验分享会、青年教师沙龙、教师论坛等。还组建了“三环”(“内环、中环、外环”)教育联盟,即由市内名校联盟、中国教育学会各省市学校组成的教学联盟,以及国外友好学校的学习交流,旨在扩大教师的对话领域,使教师发展的视野更宽,平台更高。

(五)与专家对话:“高空喷洒”与“根部滴灌”(www.xing528.com)

邀请专家指导本校教师是许多学校的常见做法,然而,如何能真正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却困扰着许多学校。从专家指导的形式来看,基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专家坐在台上做报告或是对某些活动给予点评。虽然有些专家的讲座像一场甘霖一样满足老师们的学习饥渴,但是这些“高空喷洒”的及时雨很快就会蒸发。而另外一种则是教师走“近”专家,专家走“进”教师,开展平等、深入的对话。专家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让教师崇拜的对象,而是实实在在的对话者、引导者、参与者、共享者。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三特”(特级教师、特需项目、特别引领)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专家引领由“高空喷洒”转向“根部滴灌”,专家与教师全程对话,共同参与项目的设计实施,相互切磋,相互促进。

(六)与家长对话:有礼有节,有心有爱

家长对孩子教育对学校的关注度持续升高,家校关系也变得越来越敏感紧张。教师怎样向家长准确得体地传递自己的教育思想、主张,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如何真正理解家长的苦衷与诉求,如何在孩子的教育上达成共识,看起来都是一些最平常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会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出现负面效应。在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对话交往中,对话主体的关系是很特殊的,一方面有着“都希望孩子好”的共同目的,是利益共同体,但同时由于责任的不同又容易成为一种对立的关系。教师在与家长对话交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遵循“尊重、聆听、真诚、做朋友、给予安慰、感同身受、息息相关”等原则,力求做到有板有眼、有心有爱,有助于达成对话的目的。

(七)与学校管理者对话:民主协商,主动参与

与学校管理者之间保持真实有效的对话是教师维护专业自主权,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积极探索对话管理,管理者改变过去“管理就是管人”的思想观念,改变自上而下发号施令的管理方式,代之以“管理就是专业引领,管理就是促进合作,管理就是对话研究”等思想和方法,建立“民主协商”的议事制度,如工作计划务虚会、各类专题研讨会、小型会议、深度会谈制度,各类座谈会、工作经验分享会、教育成果展示等制度。[8]在学校发展重大事项,如发展规划的制定等方面,开展“我为学校发展献一策”等活动,为教师参与学校发展搭建平台、畅通渠道。评选并采纳教师的上策、妙策、良策和群策,提升了管理层的领导力执行力,调动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学校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随着未来世界生存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泛在学习越发普遍地存在,时时可学、处处可学、人人可学,未来教师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与改变,作为教师核心素养的对话也会变得意蕴更加丰富、边际更加宽广。

对话,从传统走向未来。

【注释】

[1]常生龙.未来教育的六大趋势[J].今日教育,2016,1.

[2]顾明远.教育的变与不变[J].搜狐教育,2016,3.

[3]叶澜.教育学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苗小军.教育即对话——一种教育基本理论范式的解读[J].天津大学学报,2011.

[5]王红菊,张金福.人文关怀:弗莱雷“对话式教学”的核心理念[J].教学与管理,2 0 0 4,2.

[6]陈国民.论对话管理的价值取向及路径选择[J].教学与管理,2010,11.

[7]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7.

[8]李百艳.发展中的校本培训模式[S].中国知网,2012,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