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夸奖纽斯出版《大教学论》的17世纪中叶起,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小学的教学已经经历了一次由“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历史性转向。17世纪,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工业革命的产生,学校教育面临着时代的挑战,一方面,大机器化的工业生产要求学校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大批量的技术熟练的合格工人,学校教学需要由低效率的个别教学转向集体教学;另一方面,人们希望将近代所有的科学知识都传递给学生,从而,教学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一种以知识的传递为根本任务的活动,“传统教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在满足当时社会历史条件及其需要的背景下建立起来了。在“传统教学”的体系中,教师的嘴是“知识的源泉”,学生的脑袋是知识的“水桶”,教师是太阳,学生是月亮,教师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课堂是一种“静听”的场所,教材成为学生必须遵循的知识和观念的来源。
19世纪末,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对人的生活和生存状况的关注,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回顾20世纪,对教育和教学的反思,使人们认识到人在教育中的独特地位,强烈地要求重视儿童在教育和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及其价值的实现。1900年,瑞典教育家爱伦·凯出版了颇有影响的著作——《儿童之世纪》,她批判了旧教育对儿童地位和价值的忽视,宣称:“二十世纪将成为儿童的世纪。”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也是在世纪更替时期反思、批判“传统教育”体系的重要人物,他以其哲学观、知识观、人性观和教育观为思想武器,一反“传统教学”的体系,向“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提出了尖锐的批判,试图从根本上彻底变革“传统教学”的思想体系和实践体系。他反对把“教育即生活的准备”作为教学教育观的基础,强调教育和教学应尊重学生的兴趣、动机、爱好和需要,反对教师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权威,极力主张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在教学内容上,他反对把现存的知识作为结论直接教给学生,主张将书本知识加以“还原”,将知识“还原为儿童的经验”,“还原为儿童有效率的习惯”,要求学生通过活动和探究来学习,“从做中学”成为他的五大教育信条之一。以杜威为代表的教育家确立起“现代教学”的思想体系和实践体系。
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的这场教学转向的根本标志,是教学的重心由教师转向学生、由书本转向经验,由课堂转向活动。由“传统教学”体系向“现代教学”体系的转向不仅仅是教学活动中某一要素的变革,而是整个教学体系的变革,而导致这场教学理论和实践转向的根源则是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历史条件的变迁,导致了教育重心的转移,即由重视知识的价值向重视人的价值转移,与之相适应的是,教学的重心由重视知识的传授与获得向人的价值的实现转移。这场教学体系的转向告诉我们,社会历史条件的变迁或转型,人的地位、人的价值、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的生存方式,是任何历史时期的学校教育和教学必须关注的重心。(www.xing528.com)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的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飞猛进,新技术革命的再次兴起,知识量的激增,人的现代化等等新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世界各国在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共同问题,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信息技术、环境危机、世界格局重组、全球化趋势等等,对各国基础教育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基础教育的教学依然承续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书本世界”的单一的接受性教学,不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不能为学生成为个体生活的主体、社会生活的主体奠定扎实的基础,不能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世界各国纷纷展开基础教育的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基础教育的教学体系又一次出现了新的转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