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班会组织的艺术策略:解决群体去个性化现象

班会组织的艺术策略:解决群体去个性化现象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然,当学生发生这种非理性行为时,不要一棍子将学生打死,而是综合考虑,是学生本质坏还是所谓的群体去个性化现象。

班会组织的艺术策略:解决群体去个性化现象

1.处在群体中的个体,因所处环境导致的匿名性或责任分散性而失去个人感,会违反他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常常遵守的行为准则,表现出非正常的行为倾向。群体挟持着个体犹如湍流冲刷着水中的浮萍,使得个体身不由己地随波逐流,甚至将个体带到了与其本心完全相反的方向。

2.去个性化行为由环境所导致,这种环境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匿名性,当个体意识到人群中没有人关注自己时,会毫无顾忌地违反社会规范、道德甚至法律,表现出一些正常情况下不属于自己的行为;二是责任模糊,当个体从属于某个集体时,会认为任何集体行为的参与者都是这个集体中的所有人,任何个体都不必为集体行为而单独承担责任,因而在践行集体行为时压力减少,内疚感降低,从而使行为更加极端。有的成员甚至觉得他们的行动是被允许的或在道德上是正确的,因为集体作为一个统一体参加了这一行动。(www.xing528.com)

按:学校和班级是学生的集体。这个集体一旦出现了匿名性与责任模糊的条件,学生个体就会消失在这个集体之中,表现出非理性的行为。这种非理性的行为,笔者认为当下最主要的有三种,第一种是打群架,有些学生平时很温和,很乖巧,怎么都不会把他们和打架联系到一块,可是当群架发生时,就为他们创造了某种条件,这种条件就是群体去个性化现象中的责任模糊和匿名性,他们可能会认为反正自己不是头,凑热闹,还有就是群架人多,不一定就能抓住他。第二种是毕业时的狂躁,比如宿舍熄灯后,集体往下扔水壶、脸盆等物,并伴随大呼小叫。第三种是高三毕业生的撕书现象。如何才能避免这种群体的非理性行为呢?笔者认为一是在不创造条件的同时,加以引导;二是从小就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坚守力。当然,当学生发生这种非理性行为时,不要一棍子将学生打死,而是综合考虑,是学生本质坏还是所谓的群体去个性化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