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创造给学生以“发现者”的身份去参与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把“空白”留给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留下“空白”,出现学生学习效果提高的现象,叫作“空白效应”。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不能让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要给学生适当留些“空白”——思维的空间和平台,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主动地去探索、思考和发现,让学生自己补充这些“空白”。“空白”的流动性、生成性可以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下面几个环节中留出“空白”,让学生去探索、思考。在寻找新旧知识的衔接处留“空白”,在提问后留“空白”,当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感到模糊时留“空白”,在概括结论之前留“空白”,在出现错误之后留“空白”。教师只有充分相信学生的内在潜力,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宽松的空间,让他们自行探究,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这一活动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思维和主动参与的“做”而获得的数学知识,才是理解最深刻、掌握最牢固且最有实用价值的知识。“只要给学生空间,学生的潜力就能充分发挥。”
要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就要给学生提供猜想验证、质疑问难、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索者、发现者,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尝试,去发现数学中的“新大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进行教学,课堂教学的环节有“自学—小组讨论、质疑—检测—运用提升—归纳总结—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真正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www.xing528.com)
学生的指尖上充满了智慧与创造,思维的火花在他们的指尖上进发,这种能让学生大脑和双手真正动起来的学习,不仅能让每个学生用自己内心的体验参与数学学习,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而且在这种参与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学习,增长了智慧。
(三)让“学困生”也享受发现者的“权利”
一要给予“学困生”参与探究展示的机会。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唤醒那种无动于衷的学生,把他从智力的惰性状态中挽救出来,就要使这个学生在某一件事情上把自己的知识显示出来,在智力活动中表现出自己和自己的人格。”在多年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想办法赋予“学困生”一些思考机会,指导他们认真自学,让他们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课堂展示、回答问题、归纳总结。特别是在课堂答问、归纳总结的正确和完善与否、课堂练习题的难度等方面与其他学生区别对待、分层要求,让“学困生”跳起来能摘到桃子,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二要帮助“学困生”跨越学习的障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思维障碍是很正常的,这时,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在恰当的时机以恰当的方式帮助“学困生”跨越学习的障碍。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建立学习小组,在小组内确立“一帮一”对象,发挥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作用;把问题或练习题分解难度,为学生搭建梯子,让“学困生”借助梯子上台阶;还要创设育人环境,让“学困生”想说、敢说、能说。心理学实验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追求成功的欲望。让这些“学困生”也有机会体验成功,有机会跨越学习的困难,有机会找回属于自己的自信。
三要接纳“学困生”参加兴趣小组。苏霍姆林斯基说:“有些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认为,要把学习困难的儿童拉上来,就得强迫他学会一定的教材。这种看法是大错特错的。不要强迫学生长久地死抠书本,而要培养智慧,发展大脑,教他去观察世界,发展儿童的智力。”就拿建立兴趣小组来说吧,教师习惯的做法是为最有数学学习能力、天赋最高的学生而设立的,一定会把“学困生”拒之门外的。我们是否可以为“学困生”建立起这样一个兴趣小组,兴趣小组学习的内容肯定不是学习如何解数学难题的。设想一下,可以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操作、学会制作、参与游戏,或参与一些智力活动等等,按苏霍姆林斯基的做法叫“思维训练”,从另一个侧面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还有一句话是:“要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选择这样一条生活道路和这样一种专业,它不仅是供给他一块够吃的面包,而且能给予他生活的欢乐,给予他一种自尊感。”
总之,好的数学教学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进而不懈地探索数学的奥秘;而不好的数学教学可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在学习数学的初级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中小学数学教育显得十分重要。让每一个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的魅力,这对于数学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一份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