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于1899年3月29日生在格鲁吉亚苏呼姆区(现苏呼姆市)的麦尔赫乌村。其父帕维尔是个贫苦的农民,共有4个儿女,他排行第三。
贝利亚生得宽肩膀、粗脖子,一双手短而粗,和运动员差不多强健。他12岁那年,父亲死在做活的地里,他的寡妇母亲带着4个儿女艰难度日了。她不得不到离家乡不远的苏呼姆城里,给当地有名的富商斯•伊尔科莫什维利当厨娘,以供养家庭。由该商人资助,贝利亚继续就读于苏呼姆市立六年制中学。
家境的贫困,和贝利亚已有的特性,使他不喜欢和同学在一起。他不爱交朋友,是个性格孤僻、不合群的人。他个子矮,所以有着一种矮个儿孩子普遍怀有的变态心理,经常找碴和别人吵架。他打起架来,不象学童通常那样只凭力气,而是专门想伤害双方,猛击眼睛,或使鼻子出血,以及把对方往桌角上推,以使背部受伤。因此,同学们也都疏远他。贝利亚的天性似乎就是这样残忍和冷漠,他知道自己在班上的位置,进而觉得这个社会远离自己,这种意识驱使他同所有的人作对,把大多数人当作他潜在的敌人。
1915年贝利亚中学毕业,其母深深地为之高兴,因为象她这样出身低微的农村妇女的儿子,有了这种文化程度实属不易。于是,她大着胆子向老板提出让她的儿子继续深造,老板爽快地答应了。贝利亚考入了阿塞拜疆首府巴库的建筑机械中等技术学校,在兄弟姐妹中,只有他受到这样正规的教育。
一心想将来要在建造桥梁、铺设铁路轨道或是在铸造厂瑞安装钢筋骨架的贝利亚,学习刻苦而勤奋,上课时不喜欢有人打搅,这一点很容易被教授察觉,加之他戴副眼镜,所以被安排在课堂前排。坐在后排的学生中,经常有人悄悄地阅读被禁的《真理报》,这家报纸是列宁在3年前创办,由彼得格勒的布尔什维克党印刷出版。还有的人读非法报纸《巴库工人报》等进步报刊。
此间学生们成立了一个有组织的讨论小组,表面上是自修文学的团体,实质上讨论的是政治。经格鲁吉亚老乡杜姆巴泽的推荐,贝利亚也参与了这个小组的活动。
他所接近的学生组织领导人和活跃分子,如麦尔库洛夫、巴吉罗夫等人,日后不少人成为他政治生涯中的重要伙伴。
不过贝利亚仍不是学生进步小组的成员,他自己也不愿卷得太深。他清楚地知道,看这些秘密读物,会招致沙皇秘密警察机构暗探局镇压的,一旦被扣上“危险分子”的帽子,后果将不堪设想。当然,对这些进步刊物,他不是没有兴趣的,书里的思想对他来说都是新鲜的,而且深受鼓舞。他也想有朝一日这些思想一旦变为现实,自己应该有所准备,以致在突然的变革和建立起新秩序的时候,不至于不知所措。
正因为贝利亚采取接近、观察和等待的投机态度,所以他一方面参与小组讨论,一方面却又在大会一结束的时候,马上告退,若无其事地回家。这样要比同大家聚在一起进出学院安全得多。同时在私下里,当他一个人悠然漫步之时,又在不断地思考着会上讲的马克思著作《共产党宣言》或《资本论》里的内容。他怀疑进步小组里的人宣称推翻强大的沙皇,建立新政权和人民政府的可能性,有钱人不再统治人民,那么谁来统治呢?人民政权的执权人究竟是谁?同时,他又感到就现今俄国农民和工人的生活情况来看,这些理论终将会导致一种新秩序并能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革命者也许是傻子,也许是前程远大的人物。贝利亚象古老的俄罗斯谚语所说的那样,经常朝着“风吹过来的方向”用力嗅一嗅,告诫自己千万要头脑清醒,随时观察事态的发展变化。有一点是谁也没有觉察到的,那就是贝利亚事实上已经在靠给沙俄暗探局当情报员,来挣几个“外快”了。
1917年2月,俄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事态很快从彼得格勒向四周蔓延。沙皇政权最后掌握在以新任总理格奥尔基公爵为首的临时政府手中,临时政府宣布大赦政治犯。此后,沙皇退位。
巴库城对发生在彼得格勒的重大事件,反映也是强烈的。石油工人冲击了巴伊洛夫监狱,释放了政治犯。贝利亚感到在这种时候不应该置身于运动之外,但他又坚守着采取明智行动的信条,即必是不冒掉脑袋的风险。这样,贝利亚既做当局的密探,又是“挺身而出”的革命者,左右逢迎,伺机而动。二月革命失败以后,贝利亚接触到巴库新创刊的日报《巴库苏维埃消息报》的主编米高扬。现在贝利亚必须作出决定,如果他想成为政治人物,就必须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3月,他经过深思后终于加入了该组织。同年4月,列宁从他流放的瑞土回到祖国,他的归来使所有布尔什维克的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正酣,美国也加入了欧洲战事,宣布支持俄国,有了美国的帮助,战争也许会结束得快些。贝利亚认为这是个时机,此时还是成为一名同美国人并肩战斗的俄国士兵为好,当上志愿兵就更好了。如果战争结束后仍由克伦斯基的内阁执政的话,那么军队中的志愿兵会特别得宠,因为他们是为祖国而战的爱国者。
1917年6月,在一次秘密讨论会结束后,贝利亚颇有心机地向麦尔库洛夫提出去前线,向沙皇军队士兵进行共产主义宣传,说自己乐于为党的事业而牺牲学业。麦尔库洛夫深为感动。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阿塞拜疆布尔什维克领导人之一,米高扬的批准,并接见了他。这样贝利亚被编人俄军水利工程部队,从巴库开赴罗马尼亚前线。
贝利亚从米高扬那里得到指示,要他在士兵中广泛宣传这样的思想:“新的民主政府刚刚在我们国家成立,人民的新生活刚刚开始,我们为什么要为一个无人知晓的事业而送命,让尸体在堑壕里烂掉?我们为什么要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事业而牺牲掉自己的年轻生命呢?”然而,贝利亚却另有打算。他觉得自己该明智。他要做的仅仅是一个志愿兵而已。因为只要临时政府合法存在,他就可以成为一个热诚的爱国者和英雄;而一旦政府倒台,他也会因搞颠活动而成为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先驱者。
同年12月战事结束,贝利亚离开军队,回到技术学院继续被中断的学业。在这段军旅生活中,狡猾而投机的贝利亚,为其政治生涯铺上了第一块垫脚石。1952年出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历史学家描述贝利亚的沙俄军队服役期间的情况是这样写道:“他在罗马尼亚战线的军队里进行了大量牵制性活动。”
贝利亚由于以前当过志愿兵,“为祖国战斗过”,果然在巴库受到优待照顾。然而他并不满足于现状。他明白,要想爬到更高的位置上,聪明的做法是加人革命运动。他自信,作为一个贫苦出身的农民儿子,作为一个曾为祖国而打击过德国人的退伍兵,作为一个受到很高教育的青年,在格鲁吉亚会有远大前程的。他觉得,他不应该脱离政治运动,而应该顺其政治发展的趋势而有所作为。(www.xing528.com)
贝利亚找到米高扬,提出在孟什维克的营垒里安插一个可靠的人,对布尔什维克党是否有用?如果是有用的话,他贝利亚将乐于担负这项危险而又责任重大的使命。米高扬把贝利亚介绍给另外两位党的著名人物斯捷潘•邵武勉和奥尔忠尼启则,他们是十月革命成功后被列宁派到巴库来的。
奥尔忠尼启则是格鲁吉亚人,是布尔什维克党在巴库的最高领导人之一,也是斯大林最要好的一个朋友,他来这里,是为了准备进行一场革命,最终把阿塞拜疆置于中央苏维埃政府的权力辖制之下。贝利亚向奥尔忠尼启则解释了自己的计划,他重申了打入孟什维克之内,监视孟什维克的一举一动,并且随时向布尔什维克报告情况,使党了解孟什维克的内情,从而可以及时挫败敌人的阴谋,又表示了自己打入政府内部的决心。奥尔忠尼启则听后非常高兴,指示贝利亚立即打入孟什维克中去,并且到第比利斯。贝利亚顺利地完成了加入“革命”的愿望。将来若布尔什维克胜利,他又将是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了。如果孟什维克胜利,他则可通过孟什维克中结交的同事、朋友,与孟什维克为伍。再说,干这项工作并不象看上去那么危险,万一被孟什维克发现,至多也只能关押几年,出狱后,则可成一名为共产主义受过苦的志土了。
1918年的阿塞拜疆,特别是巴库很不稳定。此时阿塞拜疆已经宣布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政权掌握在得到社会联邦党人支持的自由派孟什维克手中。贝利亚打入了孟什维克的营垒,便中止了在布尔什维克内的活动。组织上要求他,不要让他在学校圈子里的人知道他所从事的秘密工作。
在米高扬的领导下,巴库的进步工人开始对政府进行反击。1917年11月宣布成立苏维埃阿塞拜疆委员会,即“巴库苏维埃工人代表大会”。“委员会”由26位苏维埃人民委员组成。在莫斯科担任民族事务人民委员的斯大林,清楚地知道巴库是“苏维埃政权在南高加索的堡垒”,因而全力支持。新成立的巴库“苏维埃”在奥尔忠尼启则率领的苏维埃军队的支持下,同孟什维克国民政府展开了公开较量。1918年7月,巴库爆发了残酷而激烈的战斗。苏维埃军队和社会主义劳动青年团组织的青年学生,尽管人数与阿塞拜疆同民军相比少得多,但个个异常英勇。
贝利亚没有参加战斗,他的密友巴基罗夫也没参加,而且后来贝利亚发现,在郊区一间破旧的茶室里,巴基罗夫和暗探局的一个人(也就是常与自己秘密接头的那个家伙)坐在一起,此后两人关系更加密切了。
7月底,战斗以布尔什维克的失败而结束,阿塞拜疆政府进行了血腥的镇压。26位巴库维埃委员,除米高扬一人虎口逃生外,全被处决,社会主义劳动青年团的全体成员也受了整治。阿塞拜疆革命处于低潮。而贝利亚则安然无恙,安安静静地继续学习。
阿塞拜疆政府乞求于英国的帮助,于是英军对巴库实施占领。没有持续多久,土耳其军队又占领了巴库。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土耳其不再属于强国之列;英军再次占领了巴库。此时,布尔什维克的革命活动转人地下。贝利亚一直平安无事,在秘密警察的档案里,他是执政的孟什维克党的党员,没有引起任何怀疑。
1918年12月,英国军队撤离了阿塞拜疆。苏维埃政府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责令巴库的布尔什维克再次准备起义。1919年2月米高扬又被派回巴库。4月奥尔忠尼启则作为俄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代表和斯大林的代理人也到达巴库,担负着筹备起义的领导工作。贝利亚很快便恢复了与他们的联系,同时,他从巴库建筑机械技校毕业,获得建筑技术员证书。
贝利亚每当看到奥尔忠尼启则对米高扬那种温和的态度时,心里就充满了强烈的嫉妒。但他有理由安慰自己,他受过高等技术教育,这是建设新国家所需要的。此外,他还有很多其它政治资本。不过,要得志要发达,还必须有一个靠山。于是,他选中了化名“基洛夫”的科斯特里科夫。此人作为巴库革命地领导者之一是在4月来到巴库的。基洛夫经米高扬的热情推荐,接待了贝利亚,并对他产生了好感,称他为布尔什维克队伍中特别有前途的人,并且说如果使用得当,这个年轻人什么重要的任务都能完成。
1919年5月,在奥尔忠尼启则和米高扬的领导下,南高加索的布尔什维克组织又在巴库诞生。1920年4月,基洛夫率领苏维埃第11集团军开进巴库,随后对资产阶级进行了大规模的镇压。由于贝利亚对孟什维克党内部事务、人员等较为熟悉,因而,在整个镇压过程中,他起了很大作用。5月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宣告成立,贝利亚向他的三位上司表示,他肯定能成为他们最有用的追随者。
阿塞拜疆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后,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这两个独立国家还没有建立苏维埃政权。遵照斯大林的指示,首先要在两国内部加紧活动,米高扬断定贝利亚是这项工作最合适的人选,一来他是格鲁吉亚人,二来在巴库镇压资产阶级过程中,他表现很相当精明强干。因此,贝利亚被派到格鲁吉亚,从事军事情报工作,并为建立苏维埃政权铺平道路。贝利亚回到了家乡。
贝利亚虽然鄙视贫穷落后的故乡,却又坚信,有朝一日他将统治这个国家。他很快就开始了新的政治活动。经人介绍,他得知党计划在第比利斯创办一种新的格鲁吉亚文报纸(共产党人报),为了同该报的编辑建立联系,他去了第比利斯。
7月中旬,他在库塔伊斯城被捕入狱,被当局指控为与外国情报人员有牵连,即按照俄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高加索局的命令,进行颠覆格鲁吉亚的活动。一个月后,他被驱逐出境,返回巴库。
贝利亚这时可以表演“志士”和“英雄”的角色了,成了阿塞拜疆苏维埃政权中小有名气的人物。他向米高扬和奥尔忠尼启则汇报自己曾在监狱里进行绝食斗争和地下革命活动。1920年,贝利亚在巴库工作。11月初,斯大林来巴库视察,贝利亚充任奥尔忠尼启则、米高扬和基洛夫三人特别委员会的助理,参加了接待工作。贝利亚终于见到了同列宁一道点燃了伟大十月革命火把的斯大林,他感到骄傲。斯大林演讲时,贝利亚坐在听众席第一排正中,眼睛里带着崇拜的神情,每到演讲停顿时,总是立即热情地鼓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