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马利对领导一词儿所下的定义是:“它是团结男女大众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和意志,也是鼓舞人们信心的一种品格。”由这种信念出发,蒙哥马利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就有了独到之处。他不仅把精选和驾驭指挥部下看成必须,而且也动用“大众”的力量——这个“大众”当然首先是指全体官兵、每一位战士。他说:“一支军队不只是集中许多个人和坦克、大炮、机关枪等等而成;军队的力量也不是正好等于这些东西的总和;它必须是超过各部分因素的总和的。外加的力量,绝大部分来自于士气和战斗精神、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信任……”
可见,蒙哥马利深谙士气的重要作用,他更有一套砥砺士气的作法。他认为,战时,要使士气旺盛,最好的办法是打胜仗。任何领袖,不管他有多大的名气,只能通过不断取胜,才能保持长久。他刚刚接手第八军时,感到军中空气沉闷,士气极其低落,而德军正有进攻的可能。为了振作士气,这第一仗在所难免,而且只能取胜。为此,蒙哥马利竭尽全力去准备这场从军事到政治、到心理都万分重要的战役。参谋们紧张地运转着,他本人则戴一顶在北非绝不会有第二个人戴的,醒目的澳大利亚军帽奔走于各个阵地之间,视察和鼓舞着士兵。如果说,蒙哥马利纯粹是偶然之间戴上了这顶很适合沙漠的“举沙漠无双”的帽子的话,这顶帽子很快就有了另一种更为重要的作用。士兵们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立刻辨认出它的主人——帽子底下的司令官蒙哥马利,就知道将军和他们一样呆在危险的战场上,他并没有躲在后方什么安全岛上发号施令。土气因此而大为振作,人们都在努力为一个神圣的事业而奋斗,那就是胜利。
由于准备充分、士气振作,阿拉姆哈勒法之战几乎是按着蒙哥马利的作战计划一步步进行的,用他的话说,是跟着他的曲调跳舞了。仗打赢了,伤亡少不说,士气因此而高涨起来,这恐怕是蒙哥马利作为领导的最大收获。
谁都不否认,战争时期士兵过着最不愉快的生活。但要是士兵知道指挥官和他们一样,这种生活就较易接受一些。士兵若在前线常常见到司令,能同他谈谈话,并受到重视,知道他们真正被长官所关心爱护,他们会更有勇气。正是这些深刻的认识使得蒙哥马利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用于视察军队。
在欧洲登陆战的指挥过程中,蒙哥马利惯于搭乘“轻剑”号专车到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各地去访问即将参加“霸王”行动的各个部队。视察形式不拘一格,目的却只有一个,即让每一个士兵都感觉到司令是可以信赖的,他们要为之努力的战争是必胜的。自然,刚出现在队伍面前时,他引起的只能是好奇心,这些来自不同国度的士兵们交头接耳,对他品头论足。他微笑着,丝毫没有要制止他们的意思,而是用近乎鼓励的目光和蔼地从每一张脸前走过。然后,他就站在吉普车车头上;同官兵们作朴素简单的谈话。接下去,他走进士兵中间去和他们谈心,甚至与他们一起备战、一起生活起居。他了解了士兵们的精神状态、他们的爱与怕;士兵们则了解了这位成竹在胸的最高指挥官,相信跟着他,就是让战争按部就班地进行,就是必定要走向胜利。
对土兵讲话时,蒙哥马利打开如炬双眸,一下子就摄取了听众的心。简单有力的语言以及迅速单刀直入切入问题本质的智慧是他作为领导人的独特魅力所在。通过那一次次使人精疲力竭但仍愿不厌其烦地重复的视察,蒙哥马利的这些魅力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因为他甚至知道怎样去激发每一个最基层成员的斗志,使他们在对领导者满怀信心的同时焕发出更高的战斗精神。(www.xing528.com)
在蒙哥马利粗犷的表象之下,其实是一颗周到、精细的玲珑心。他常常向士兵传达最温柔的信息,向他们表现出他的关心和爱护。自然,他得到的回报也很丰厚。
德国将军隆美尔的部队被决定性地击败后,逃向的黎波里。蒙哥马利率第八军深入到塔尼亚追击敌军达200多英里。时值圣诞节,为了振奋一下士气,最后跃进的黎波里,蒙哥马利命令部队原地休息,尽最大可能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当时气候寒冷,火鸡、葡萄干儿布丁、啤酒等食品都得到埃及去订购,蒙哥马利发动后勤工作人员,终于使这些圣诞节传统食品按时运到了。
接着,蒙哥马利向全体官员赠送最好的礼物——圣诞文告,来祝贺大家圣诞快乐。在文告中,他引用了约克郡一位名叫赫尔的姑娘寄给他的圣诞贺信中的话,并说,这代表了每位英国公民对全体官兵的祝福,文告充满了亲人般的脉脉温情,将士们无不倍感亲切。
就这样,蒙哥马利鼓足了士气,为战争胜利准备丁最重要的条件,也为自己赢得了战功,赢得了二战名将的殊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