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国共和党辩论门事件揭秘

美国共和党辩论门事件揭秘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说“水门事件”把在任美国总统共和党人理查德德尼克松从总统蝉联宝座上摇落了下来的话,那么“辩论门事件”却只给了在任美国总统共和党人罗纳德里根政府一场虚惊。但即使如此,“辩论门事件”仍狠狠地刺激了里根总统的政治神经。美国各大报纸争先恐后地披露此事件的各个细节,有人 “机智地”称之为“辩论门事件”。

美国共和党辩论门事件揭秘

1983年夏,当人们对11年前发生在美国的“历史上最丑恶的宪法危机”——“水门事件”还记忆犹新之时,美国舆论界的热门话题又转移到了另一桩同样发生在共和党人在任总统身上的政治丑闻——“辩论门事件”。如果说“水门事件”把在任美国总统共和党人理查德德•尼克松从总统蝉联宝座上摇落了下来的话,那么“辩论门事件”却只给了在任美国总统共和党人罗纳德•里根政府一场虚惊。但即使如此,“辩论门事件”仍狠狠地刺激了里根总统的政治神经。

两党备战 幽灵再现

1983年是共和党人罗纳德•里根入主白宫的第三年。当时,美国经济已爬出低谷、开始回升,失业人数也渐渐减少。这对里根来说无疑是他可能蝉联第50届总统的好兆头。事实上,1983年1月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决定一致推举里根和布什再度参加第50届总统的角逐。同年4月,尼克松也表示希望里根重新出马竞选。里根自己也曾多次暗示,他的任务难以在一个任期内完成,并声称布什是他最理想的搭挡。弦外之音,一闻即知。

与此同时,民主党人也吹响了争夺第50届总统宝座的进军号角。截至1983年6月,该党已先后有6人宣布争取本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尽管这些竞选者还“玩不出多少惊人的花样来对里根挑战”,但却正在想方设法寻找突破口以图改变他们在竞选前的不利局面。

显然,共和、民主两党都在积极备战,以图在争取第50届总统宝座的竞争中决一雌雄。恰在此时,“水门事件”的幽灵又一次萦绕在白宫的上空。

是年春夏之交,美国《时代》杂志记者劳伦斯•巴雷特在其新着《同历史赌博》中披露出一条爆炸性消息。他在书中叙述到,1980年大选中,里根的竞选班子弄到了前总统吉米•卡特的竞选班子为卡特“准备的一份高度机密的总统竞选辩论简章的副本”,并利用这些材料赢得了同卡特进行的在面对面的电视竞选大辩论中的胜利。此事一经披露,立即引起了美国政界和舆论界的关注。美国各大报纸争先恐后地披露此事件的各个细节,有人 “机智地”称之为“辩论门事件”。

为了“能轻易、迅速地”制止事件所引起的争论,里根的白宫班子于1983年6月28日主动地交出了1,000页“辩论简章”的文件材料。然而,事态的发展却朝着白宫所希望的相反方向发展,那被打开了的“潘多拉盒子”已无法关上。民主党人立即利用此事对共和党人大加挞伐,他们指责共和党“就会干这种卑鄙的勾当”,并敦促国会和司法部迅速调查此事。6月29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受司法部的委托开始过问此事。同一天,美国国会也成立小组委员会调查此事,领导该委员会的正是民主党人、众议员唐•阿尔博斯塔。唐•阿尔博斯塔接受此任务后,发誓说,他将 “毫不犹豫地动用一切必要和可以利用的力量来彻底搞清这个问题”。

在外界舆论的压力下,里根总统不得不作出反应,但奇怪的是,他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几次大的变化。开始,里根认为所谓 “辩论门事件”只不过是新闻界“无事自扰”,因而竭力加以否认。到白宫将有关材料公布之时,他又说在此之前“从不知道有此事”,并依然狡辩道,这些材料又“不是什么竞选策略的东西”。言外之意是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然而,当7月9日,调查人员从他自己的竞选档案中发现有《卡特拟议的辩论和竞选宣传的策略》的材料后,里根才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被迫公开向新闻界表示,他已要求内阁成员,包括他本人同联邦调查局 “充分合作”,随时接受查询,以便“把真相搞清”,如果发现内阁成员有越轨行为则予以包括解除职务等必要惩处。

由于该事件又一次涉及到在任总统共和党人在竞选中的舞弊行为,再加上里根对此事件前后态度的转变与当年尼克松在处理“水门事件”时前后态度的转变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即都经历了否认、默认、公开表态的三步曲),因此,许多美国人认为“辩论门事件”是11年前“水门事件”幽灵的再起。

“偷来的政治商品”

“辩论门事件”败露之后,白宫班子的许多人似乎预感到大祸临头,他们就“像吓破胆的罪犯”纷纷出台作证。然而,里根总统却似乎毫无惊恐之色,他还一再申辩道,他们所获得的“辩论简章”并“不是什么竞选策略的东西”。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只要分析一下白宫自己所公布的以及调查人员在里根1980年竞选档案中发现的有关卡特“辩论简章”材料的内容,就可以得出否定答案。事实上,这些材料对于里根赢得总统大选辩论的胜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述有关卡特“辩论简章”的材料主要涉及到前总统卡特的助手们为卡特准备的内政、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提出了“在竞选中”卡特“容易遭到里根攻击的主张”;概述了“对卡特的对外政策”可能提出的“批评”;指出了预计会在辩论中“提出的问题和应作出的答复”。甚至还包括卡特的谋士们告诉卡特怎样舌战里根的辩论技巧。例如,在“辩论简章的副本”中就有关于这些谋士们建议卡特把辩论拉到不利于里根的主题上的片断。这些谋士们认为卡特要多谈谁更善于解决内外政策的话,他们说,“你(卡特)是谨慎从事的,而他(里根)就未必如此;你已经干得有点门道了,他却缺乏经验;你懂得事物的复杂性,他却不懂”等等。(www.xing528.com)

如果上述材料还“不是什么竞选策略的东西”,那么什么才够得上是“竞选策略的东西”呢?无怪乎卡特的原新闻秘书威尔在获悉“辩论门事件”之后气愤地说:任何人弄到这些材料都将是他在竞选中能搞到的最重要的政治文件。

据调查,里根的竞选班子弄到“辩论简章的副本”后,如获至宝,他们立即对这份“偷来的政治商品”加以研究。为了达到战胜卡特的目的,他们甚至不顾美国的政治道德准则,竟然把“简章”副本送给一位所谓“持保守观点的独立政治评论家”、新闻记者、电视节目主持人乔治•威尔过目,并请他手把手地“辅导”里根如何准备那场“唯一的、也是关键性”的电视辩论。后来担任里根政府的预算局局长的戴维斯托克曼自己也承认说,他在竞选期间曾多次扮演卡特与里根进行模拟辩论。不过,他接着竟大言不惭地说,这种做法“在政治上不是什么新东西,只是一种政治手段”。

由于里根早已摸清了卡特的底牌,“知己知彼”,又事先有所准备,因而他在1980年总统竞选电视辩论中“对答如流,占了上风”。至于卡特则因天机泄露,在辩论中吃了大亏。

鼹鼠”之谜

人们在了解了卡特被盗的“辩论简章的副本”的内容及其真正价值后,很自然地又把目光投到了更为深层的问题上,即里根竞选班子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卡特的“辩论简章的副本”的?是卡特竞选班子里有人主动提供的,还是里根班子有意识的、积极地去弄到手的呢?

在调查的过程中,人们确实发现里根竞选班子中有一大堆人牵扯到此事,而这些人后来几乎都成了里根政府班子的主要成员。例如有罗伯特•格雷、威廉•凯西(后任中央情报局局长)、埃德温•米斯(曾先后任总统顾问和司法部长)、詹姆士贝克(后任白宫办公厅主任)、戴维•格根(后任白宫联络处处长)、戴维•斯托克曼、里根总统的一名助理理韦恩•瓦利斯等。其中凯西、格根在1980年竞选时,主要为里根收集竞选资料,贝克、斯托克曼则负责具体指导里根同卡特进行的“那场辩论”。令人吃惊的是,当这些人在被查询时,尽管他们中有的人主动地交待了他们在1980年总统竞选时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提供了一些显然是相互矛盾的证据,但却“都说不知道是怎样得到这些材料的”。格根说,是凯西将这些材料转交给他的。而凯西却矢口否认,并说“不记得收到过这些文件”。

事实上,关于“辩论简章的副本”的来源方式问题,调查人员唯一能找到的较为满意的证据是一份备忘录。该备忘录是在格根的卷宗档案中发现的。该备忘录上记载,里根竞选班子所获得的某项材料是从“同为卡特筹划辩论的一名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一位人士”那里得到的。这一证据正好与劳伦斯•巴莱特在《同历史赌博》中所提出的一个大胆的“假设”相吻合。劳伦斯•巴莱特在书中推测说,“辩论简章的副本”很可能是卡特竞选班子中的一个“鼹鼠”无偿地提供的。然而,谁是真正的“鼹鼠”呢?这只“鼹鼠”是否果真如合众国际社记者所报道的那样,他是里根竞选班子“安插在白宫(卡特任总统时)的内线”人物吗?

由于在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始终没有找到“证据说明卡特总统的白宫与此事有牵连”,因此,他们最后只得把寻找“鼹鼠”的希望集中到里根竞选班子的身上,其中被怀疑的关键性人物是凯西。恰在此时,一条耸人听闻的消息被披露。1983年7月17日,美国《时代》杂志说,中央情报局局长、里根总统1980年竞选活动的经理人威廉•凯西曾经募集前联邦特工人员建立了一个政治情报网。他利用这些人从他们仍在任职的同事那里收集政治情报,以帮助里根进行竞选活动。遗憾的是,凯西及其助理随即发表声明对上述报道加以否认,而对他们在1980年里根竞选期间是否干过“盗窃”文件的勾当一事一直守口如瓶。至此,司法部和国会关于寻找“鼹鼠”的调查已走人死胡同,无法再继续进行下去了。

1984年2月23日,美国司法部发表一份报告说,关于1980年里根竞选班子获取前总统卡特为辩论准备的书面材料一事,邦调查局用了8个月的时间,向200多人作了调查,并检查了1,000多箱文件和录音带,但没有发现任何“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此事已构成犯罪。同年5月23日,美国国会负责调查此事的小组委员会也发表了一份长达2,413页的报告。报告说,尽管大多数的证据表明,卡特的辩论提纲是“通过负责人凯西之手转给了里根一布什的竞选班子”的,但“没能确定凯西通过什么途径获得关于卡特竞选战略的这些情报的”。这就是说司法部和国会对“辩论门事件”的调查,因无法解开“鼹鼠”之谜,最后的结局是:没有结果,不了了之。

但是,美国政界仍围绕此事争论不休。站在前总统卡特一边的人坚持说,“里根集团是以水门事件那样的手段入主白宫的”。而里根的助手们在“一场虚惊”之后,则指责民主党人和新闻界在“造假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