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历史,读一些伟人的传记,我们往往能总结出一些共通之处:多数出色的发明家、艺术家、思想家和有名的工匠,他们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勤勤恳恳,稳扎稳打。
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说:“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不缺少各种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
凡事要循序渐进,倘若跨越了事物的发展阶段,往往不会有太理想的结局。太急了,就会失去耐性,损伤根基,容易被诱惑所动摇,也无法做到兼顾细节,精益求精。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做,舍得花费时间来证明自己,才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我们都知道,科学研究是一项大工程,绝非一日之功。那些献身于国家军事和科技的科学家们,往往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去做研究,时刻保持严谨的态度,不急不浮不躁。
这是潘镜芙年少时的梦想,可真的触碰到梦想的那一刻,潘镜芙却发现,这条路走起来比想象中艰难太多。过去,我国造的水面舰艇都是单个武器装备军舰,彼此间没什么联系,全靠指挥员的口令来人工合成作战系统,综合作战能力较差。
关键之际,“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参与了确定驱逐舰导弹系统方案的会议,提出了“系统工程”的观点。这让潘镜芙茅塞顿开,他决定要把这个理念应用于舰船设计中。为了实现“系统工程”的目标,潘镜芙带领同事去调查国产设备研制情况,这些设计单位分散在全国各地,他们在“吃着窝头,每人每月三两油”的艰苦条件下,先后召集一百多家单位参与设备研制,解决了一系列的技术难题。
1968年,第一代导弹驱逐舰首制舰在大连造船厂开工建造。历经四年的艰苦奋战,首制舰于1971年12月顺利交付海军服役。从此,中国海军第一次拥有了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水面舰艇,我国驱逐舰进入导弹时代,而潘镜芙也被外国同行称为“中国第一个全武器系统专家”。(www.xing528.com)
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军舰都在竞相升级导弹驱逐舰,而我国现有的驱逐舰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落后很多。这让潘镜芙很焦虑,他意识到,研制更先进的驱逐舰已经迫在眉睫。为了适应新技术条件下的作战需要,我国开始研制第二代新型导弹驱逐舰,潘镜芙担任总设计师。
那时,潘镜芙又做了一个有争议的决定:在第二代导弹驱逐舰的动力装置上引用国外设备。有人讥讽他说:“如果设备出了问题,难道要让外国人来解决吗?”潘镜芙再次顶住压力,强调说:“引进国外设备和技术,可弥补国内的一些短板不足,让新型驱逐舰整体站在较高的技术起点上,加快国产驱逐舰的发展速度。凡引进的设备,都要确定国内的技术责任单位和生产单位,实现国产化,填补国内技术空白。”他的观点,很快就得到了研究院和海军主要领导的支持。
1994年和1996年,由潘镜芙主持设计的中国新一代导弹驱逐舰哈尔滨舰和青岛舰分别交付海军使用,新型舰艇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1995年,哈尔滨舰先后访问朝鲜、俄罗斯;1997年,又作为中国海军编队主要军舰访问美国、墨西哥、秘鲁和智利,实现了中国军舰首次环太平洋航行。2002年,青岛舰远航4 个多月,横跨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实现了中国海军历史上的首次环球航行。
1995年,潘镜芙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此后的他,逐渐退居二线,不再具体负责舰船设计工作,但至今仍然担任国产军舰设计的顾问,为新型驱逐舰的继续改进做贡献。
从踏入铸舰这个领域,到第一代导弹驱逐舰交付使用,并实现首次环球航行。潘镜芙花费了整整四十年的时间!由此我们也可以领悟到: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过程;任何经久不衰的艺术品,都是精雕细琢、反复打磨后的结果。沉下心来,不浮不躁,实事求是,坚持不懈地把每一处细节都做到完美,是每一位兢兢业业的科研人都在立身践行的科学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