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精神:追求真理的核心

科学精神:追求真理的核心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每个人都有追求真理的必要,不见得一定是科学的真理,生活的真理、人生的真理、工作的真理都需要我们去探索。况且,追求真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不断提升的过程。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它们在一次次提醒我们:人的可贵不在于拥有真理,而在于追求真理。真理,是永远不会过期的。

科学精神:追求真理的核心

黑格尔曾提出一个见解:“真理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真理是一个过程。”在这里,黑格尔只是思辨地把“真理—过程”设定为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而马克思却将作为过程的真理建立于人类实践的历史运动中。这就是说,真理不是凝固的或现成的东西,也不是一经得到就不再改变的东西,真理是在历史的现实中不断生成和具体化的过程。

对于科学而言,不是谁创造了科学的真理,而是谁发现了真理。因为真理就在那里,无论你最终是否能发现它,它都存在着。很多时候,我们与其花费时间去辩论谁是对的、谁是错的,不如走上发现之旅,用实际的行动去寻找真相。

两小儿辩日是一则跟孔子有关的故事,流传甚广:

两个小孩儿吵架,找孔子评理。一个小孩说:“早晨的太阳离我们近,因为早晨太阳看起来比中午大,近大远小。”另一个小孩说:“早晨凉中午热,显然离得近更热。”

孔子实事求是地回答:“我不知道答案是什么。”

两个小孩嘲笑孔子说:“哈哈,原来你并不比我们知道得多。”

这个故事是当时其他学派的人编出来的,用来证明被人尊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并非是全知。然而,编这个故事的人可能没有想到,这个用来难为孔子的问题,会在千百年之后得到答案。如果人们都像他们一样,以诡辩代替刨根问底,以赢得辩论代替追求真理,那永远都不可能找到答案。

然而直到今天,我们还是经常会看到,一群人聚集在一起高谈阔论,相互争辩。哲人曾经说过,真理越辩越明。这些人想当然地认为,只要善于辩论,就能站在真理的一方。可实际上,辩论也是一种对思维模式的锻炼,如果仅仅是在辩论中锻炼思维,而不付诸实际行动,就会离真理越来越远。这就如同一个练武术的人,学会了十八般武艺,却永远不敢上战场,那就只是锻炼了体魄,没有任何实际的效用。

每个人都有追求真理的必要,不见得一定是科学的真理,生活的真理、人生的真理、工作的真理都需要我们去探索。或许,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会走一些弯路,得到一些不确切的结论,但只要我们始终保持不断探求的科学精神,最终总能找到可以指导我们言行的不变真理。况且,追求真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不断提升的过程。这也是为什么说,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www.xing528.com)

追求真理,也是一个人远离荒谬和虚伪的根本方法。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真理之所以为真理,只是因为它是和谬误以及虚伪对立的。”哪怕如你我这般,只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人,追求真理也是有意义的。倘若我们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就会变得摇摆不定、迷茫失措;如果我们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就只能随波逐流,任命运摆布。

伊凡·谢切诺夫是俄国著名的生物学家,1862年,他通过多次对青蛙的解剖实验,发现了关于大脑的秘密,并发表了《蛙脑对脊髓神经的抑制》等文章,同时还出版了《脑的反射》一书,奠定了自己在神经生理学领域中大师级的地位。

当时,愚昧的沙俄政府认为谢切诺夫的所作所为打破了政府一贯宣传的“真理”,就把伊凡·谢切诺夫关进了大牢,并对他进行审讯。

在法庭上,法官对谢切诺夫说:“你可以为自己找个辩护证人。”

谢切诺夫平静地回答:“让青蛙做我的证人吧!”

谢切诺夫选择了坚持真理,放弃了辩护。多年以后,当年压迫谢切诺夫的沙俄政府,早已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而谢切诺夫则成为流芳百世的伟大科学家。他的理论,为巴浦洛夫等科学家后来的研究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它们在一次次提醒我们:人的可贵不在于拥有真理,而在于追求真理。真理,是永远不会过期的。我们今天为了追求真理所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会在未来某个时刻得到回馈。秉持这样的态度,也能让我们不被眼前的得失迷惑,始终能比别人看得更远,看得更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