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禅庭”的地块多种多样。没有完全相同的地块。而且,无论何种地块都存在着自己的优缺点。在设计方面,基本的思路就是尽可能地扬长避短,即尽可能地放大优点,减少或消除缺点。
后者可能更难一些,因此我将缺点分成两种来考虑。首先是改善要素,就是能够通过加工使其变成令人意识不到的缺点。另外一个是阻碍要素,指无论做多大努力都改变不了的缺点。
举例来说,地块上映入眼帘的电线杆、高楼群都可以看作改善要素。虽然它们是留下来会影响景观的“麻烦”,但是如果在它们前面栽上高大的树木的话,这个缺点就可以被改善。
而如果地块的附近有一条大马路,总是连续不断地传来车辆的噪声,这种环境就属于阻碍要素,无论通过什么手段都消除不了车辆的噪声。
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例如在地块内部砌墙并设计流水。在这种环境下,水声可以令人忽略噪声,起到舒缓的作用。
设计瀑布、构建水流的方法也具有相同的作用。如果遇到阻碍要素,绝对不能轻言放弃,哪怕只能改善一点,也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设计,这才是“枡野流”。
与地块一样,人也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世界上并不存在毫无缺点、十全十美的人。即使有的话,这种人也缺乏人情味,是个无趣的人。
谁都是只愿意接受他人的优点,很难接受他人的缺点。这就是人际关系。因此,首先发现优点,这是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温和,豁达,善于照顾人,愿意替人着想……如果能从他人身上找到这些优点,就会增加亲切感,内心的藩篱也会马上随之消除。这样就能够顺利地、积极地构建人际关系。
问题在于缺点。这里我们不妨也将其分为改善要素与阻碍要素两个因素来分别进行思考。朋友这种私人关系,本来就是建立在相互认可对方优点,包容对方缺点基础之上的,所以没必要刻意去关注对方的缺点。我们也不会和那些不允许对方有缺点的人交朋友吧。
另一方面,像妈妈群和工作关系之类的官方关系,由于不可能彻底切断,那么如何接受对方的缺点就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了。
例如,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上司迟迟不给回复的情况。即便将方案提交上去,还是迟迟没有得到答复,这样的上司很常见吧。这就是改善要素。上司本身有自己的工作节奏,可能并没有觉得自己回复晚了。所以,当你递交方案的时候可以先说出“课长,如果能在某日之前给我答复,就非常感谢您了”这样的话,那么改善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而不管怎么想都完全合不来,个性特别不好的人就容易成为阻碍要素。人的脾气、个性各不相同,其中可能就会有这种人。
在这种情况下,保持距离,只保持最小限度的事务性的交往就可以了。犹如水和油是不可能交融在一起的,尽量减少接触才是良策。
像妈妈群这种关系的话,孩子一旦转学,与对方的关系就会变化。而且在企业里也会有人事变动,同事间的上下级关系并不是一直不变的。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就能够舒缓精神上的压力。
第一印象非常重要,第一次见面时直觉感受到的东西,八九不离十是正确的,但如果局限于此的话也未免有失偏颇。
有些“禅庭”的地块就会给人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
比如感觉“那棵树的枝叶有一些碍事啊”。
如果被“枝叶碍事”的第一印象束缚住,就很难再从其他的角度做出判断。所以在这种时候我不会有“将多余的枝叶剪掉吧”的想法。等换个时间,站在相同的位置上,可能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比如傍晚时分,夕阳的光线穿过枝叶,大地上出现枝叶绰约的倒影,这反而构成了一幅非常美丽的景象。
原本被认为是多余的枝叶反而赋予了“禅庭”另一种光影之美,成了绝佳的素材。但要是摆脱不了“枝叶碍事”这种先入为主的观点,就不会有这个发现。因此,不要被先入为主的观点束缚,只要仔细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
了解一个人也是同样的道理。先入为主是非常可怕的。
“总感觉那个人一副生气的样子,不太好相处啊!”这种先入为主的观点会成为片面看待对方的基础。
结果就是,你只会关注这个人不好相处的语言和行为,甚至演变成“你们看,我说他就是不好相处吧”。
这个人即使身上有一些难以接近的地方,但人都是多面的,那也只不过是他众多性格中的一面而已。
实际上,人的性格是多面的,他本身既然有难以接近的这种性格,就一定会存在能够弥补这一性格的比较好的另一面。
想要发现好的一面,就需要细心观察,而最妨碍观察的就是先入为主的观点。清除先入为主的观点进行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
“原来他是一个善于照顾他人的人啊!”
“他竟然是如此风趣幽默的一个人啊!”
“其实他只是想要掩饰自己害羞的一面而已!”
……
如果有这种发现,就说明你已经发现他的多面性了。
当然,反之也一样。你会发现,即使你喜欢的人也会有令人讨厌的一面。但这也是这个人真实的一部分,没办法,只能接受。
人们容易带着先入为主的观点或者深信不疑的偏见去观察别人,不可否认,这是使人际关系变得复杂的原因之一。判断一个人本来就不应该如此轻率。
反复观察之后,再去判断一个人也不迟。
与“广而浅”相比,我更希望“少而深”。当然,对于与人交往,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尽相同,也会有人认为“广而浅”更好。
那么我就以这个为前提来谈一谈人际交往吧。
“泛泛之交”这种人际关系的典型代表就是社交软件上的关系。实际上,在智能手机的Line软件中,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好友的人也不少吧。
与这些“朋友”沟通交流是非常辛苦的。收到信息后,必须马上回信息。只是“已读”却没有回复的话就会招致对方的不满,如果反复这样,就很容易被移出朋友圈。
而且,在Facebook以及Instagram上面,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感,就需要经常发状态,还必须是能够收到很多点赞的那种状态(一种强迫症)。但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对此并没有多大的兴趣,结果在网络上就变成了一种奇怪的表演。
那么,我们在社交软件上花去了多少时间呢?应该不只是碎片时间吧。
我们有限的人生,被社交软件占用了很大比例的时间。
有不少人在电车上仍然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画面,玩Line或者Facebook。据说还有人回家后仍然手不离机,就连睡觉的时候也把手机放在枕边。(www.xing528.com)
社交软件确实是非常方便的通信工具,但使用它的前提是自己作为主动方。而我看到很多人都被社交软件所主导,反而受其支配。
请仔细思考一下:在社交软件上建立的人际关系是“真实的”吗?你能够通过社交软件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和想法传达给对方吗?在社交软件上能够进行心灵的交流吗?
可能我说得过于严厉,但这“只是一种表面的交流”,这就是我对于不够真实的“网友”的评价。
如果你也觉得“被他人所左右,感觉身心俱疲”,不妨沉下心来将社交软件上面的朋友重新清理一下。收到信息不及时回复显得很没礼貌,因此马上回复。没什么事做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就会按照平时的习惯来发朋友圈。想要得到周围人的回应,为了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发送能引人注意的状态……
要是停止上述行为,朋友圈就会被简化。
建造“禅庭”的基本思路之一就是去繁就简。
去掉、消除多余的东西。
而且,只有削减到不能再削减,没有任何多余的事物可去掉的时候,才算是“禅庭”。
被世界遗产收录的京都龙安寺的石庭,仅由十五块砾石构成。不难想象作者在其精神世界中重复进行了多少次削减的作业,最终才呈现出如此极致的美感。
这样建造出的“禅庭”,虽然各处都很简朴,但却能让人感到无限的延展以及纵深。也就是说,正是由于它的“简素”,才无论什么时候欣赏都不会觉得腻。
我认为人际关系也应该进行简化,只保留真正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东西。
深入的精神交流只能诞生于这种关系中。
当然,我不是让大家在交流时完全不使用社交软件。社交软件能让我们随时随地和想要见面的人取得联系,有时候通过网络来交流也是个不错的方法和手段。但我想要提醒大家的是,现在社交软件已经成为人们交际的主要手段,人和工具之间的主从关系正在颠倒。
在第一章中我介绍过一句禅语“面授”,意思是面对面传达心意非常重要,说它是最原始的交流,大家应该没有异议吧。
从过于偏重便利性的现状回到“本来”的重心,我认为这才是当务之急。只有这样,人际关系才能够变得简单而深入。
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不用说一定是家庭。
过去,一家人在早晨碰面的时候会说“早上好”来打招呼,并坐在餐桌边一起吃早餐,一边吃早餐一边聊聊各自的近况。
但这种家庭状态,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家庭的成员很久都没有认真地互相问好,吃饭的时间与饭菜的样式也都各不相同。
而且即使全家人在一起吃饭,各自吃不同菜品的“个食”情况也越来越多。比如父母吃和食,旁边的女儿只吃水果和沙拉。
有一份社会调查报告显示,针对儿童自己一个人吃早餐这个问题,回答“频繁”和“有时候”的小学生有60.3%,中学生有70.9%(《关于成人食育调查》,Life Net生命保险公司, 2013年)我想即使地域之间存在差异,这个严重的问题还是存在的。虽然时代发生了变化,家人们也都有自己的事情,但一家人各忙各的已经是不可否认的现实。
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已经开始瓦解。
我认为这种状况是非常危险的。人首先要在与家人的接触中学习长幼有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尊老爱幼。父母与子女之间要学习互相体谅,彼此珍视。
禅语中有个词叫作“露”。意思是什么都不隐瞒,所有事情都直截了当。家人之间就应当保持“露”的状态,也就是说从社会的立场脱离出来,展示“本来的自己”,这才是家人之间最应该有的状态。
甚至可以说,如果缺少了与家人接触的过程,那么就失去了学习与成长的场所,同时也失去了展示真实自己的时间。
回归家庭,是现代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至于解决方法,我以前就倡导过:一周要保证一次与家人一起用餐。家庭成员们只靠想“总得做点什么”是不够的,必须付诸行动才行。
例如,将周末的某一天规定为家庭聚餐日。只要将它作为规则规定下来,大家就都会为此而腾出时间。
一开始或许会有人感觉不太自然,但彼此之间都是家人,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够互相分享许多话题。到那时,家庭成员们就能够互相交流各自的想法和正在做的事情,实现“信息共享”。
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多,家人之间会对彼此形成新的认识,重新了解对方,在与彼此的相处中自然而然会流露出真实的自己。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以后,“牵绊”这个词经常被提起。我认为牵绊是在与真实的自己互相接触与结合中产生出来的。
真实的自己在建造“禅庭”中也十分重要。在进行造庭工作之前,当然要进行设计,画设计图,但实际到现场的时候我却从不会带这些东西。
因为在现场的时候要去表现的是在此空间内自己的感受,只要将全部精力都倾注于此即可。刻意的作为就是对此的妨碍。也就是说一旦出现“要那样造庭”“要让欣赏的人感动”之类的想法,某种类型的“臭气”就会弥漫在庭院中。
在造庭的时候,我经常提醒自己不能刻意而为,而应该以本来的自己去面对空间。
人际关系也一样,有刻意的成分就不能说是真实。
“要是和这个人交往的话,可能会得到一些利益。”
“那个人连自己的利益都争取不来,还是不要和他交往了!”
……
如果有这种想法的话,人际关系就充满了功利的色彩。
首先,用真实的自己面对家人。
其次,与其他人之间也不要有刻意的想法。这才是能够建立起真实人际关系的要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