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生活活动指导|学前教育学

幼儿园生活活动指导|学前教育学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入园1.入园准备幼儿每天入园前,教师要对本班活动室的卫生、安全进行检查,准备图书、教具、玩具,做好晨间接待的准备。(三)进餐活动幼儿园进餐活动是指幼儿在幼儿园进行的早、中、晚餐以及点心活动。幼儿园厕所设计应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蹲式便池旁应设有扶手,保障儿童的安全。低龄儿童常会发生尿湿裤子的现象,教师应

幼儿园生活活动指导|学前教育学

(一)入园

1.入园准备

幼儿每天入园前,教师要对本班活动室的卫生、安全进行检查,准备图书、教具、玩具,做好晨间接待的准备。

2.晨间接待

(1)教师要以热情、亲切的态度接待幼儿和家长。

(2)接待时做好与家长的交接工作,必要时给予一些家庭教育指导。

3.幼儿园晨检

(1)晨检内容。

“一摸”:摸幼儿的额头和手心,看幼儿有无发热现象,给疑有发热现象的儿童测量体温

“二看”:观察幼儿精神状态、面色以及咽部、皮肤是否有皮疹等。比如:手足口病患儿在手、口等部位会出疱疹

“三问”:问家长幼儿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

“四查”:查看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发现问题迅速处理。比如:弹珠、硬币、牙签、纽扣、小刀、打火机、豆类等都不能带到幼儿园。

(2)晨检记录。

晨检后,带药儿童须填写“儿童服药单”,将观察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记录下来,并关注当天幼儿情况,如有异常,通知家长将幼儿接回家或去医院。

4.幼儿晨间活动的引导

(1)要有计划地组织中、大班幼儿参加活动室的清洁卫生,如擦桌椅、整理玩具、整理图书、照料“自然角”等。

(2)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自由参加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如看图书、搭积木、画画等。

(二)离园

1.离园前的准备

组织幼儿整理活动室环境和个人用品,将玩过的玩具或材料放到固定的场所摆放整齐;评定幼儿在园一天的表现;安排幼儿自由活动,使幼儿能稳定情绪等待家长。

2.离园时的组织

(1)和家长交接(介绍幼儿在园情况,交换意见,交代明日准备物品和注意事项)。

(2)接待家长的同时也要照顾好不能按时离园的幼儿。

(3)提醒幼儿回家注意安全。

(三)进餐活动

幼儿园进餐活动是指幼儿在幼儿园进行的早、中、晚餐以及点心活动。进餐活动一般包含餐前、餐中和餐后三个环节。

1.餐前环节的组织与指导要点

(1)餐前半小时结束游戏,请幼儿收拾玩具,整理活动室。

(2)教师安排餐桌,用消毒水擦餐桌,分发碗筷、餐巾。

(3)组织幼儿洗手、如厕。

(4)等待就餐时间,可以放一些优美、轻松的音乐或故事,也可以进行一些语言或手指的游戏,安抚幼儿的情绪,培养他们安静等待同伴一起进餐的习惯。

(5)创造愉快安静的进餐氛围,进餐时间不处理问题,以免影响幼儿的情绪。

(6)向幼儿介绍当天的食物,培养他们良好的进餐习惯。

(7)融入感恩教育。

2.餐中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要点

(1)在进餐时,教师应认真细致观察幼儿的进餐情况,如餐具的使用方法,进餐时的坐姿,幼儿嚼、咽食物的方法及进餐时的情绪状态。

(2)随时添饭,不催食。

(3)添饭,要求幼儿把碗里的饭吃干净、嘴里的饭咽干净,要求孩子拿碗添饭,不要拿着勺子和筷子来添饭。

(4)对于吃得太快的和体型较肥胖、饭量大的幼儿,要提醒他们细嚼慢咽。对于饭量小、吃饭慢的幼儿,要注意个别照顾。

3.餐后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要点

(1)进餐结束后,要求幼儿收拾自己的餐具,将餐具放在指定位置。小班幼儿可以先吃完先离开,中、大班幼儿则可以请值日生专门在指定地点收拾整理餐具。(www.xing528.com)

(2)让幼儿养成饭后洗手、漱口和擦嘴的好习惯。

(3)餐后安排轻松安静的活动。

(四)饮水活动

3~6岁幼儿身体的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5%,他们每天需要摄入1500~2000毫升的水。为了保证幼儿身体的健康,每个幼儿每日都需要饮用一定量的水。所以,在幼儿园培养幼儿良好的饮水习惯就显得尤为必要。教师在组织幼儿饮水时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保证饮用水的安全,温度要适宜。

(2)组织幼儿喝水前洗干净手。

(3)给孩子的水杯做记号,将水杯放在固定位置,幼儿用自己的水杯接水,喝完后放回原处。

(4)给幼儿安排集体的饮水时间,并指导幼儿自己排队接水,不拥挤。

(5)指导并提醒幼儿喝多少接多少,不浪费水,关注孩子的饮水量。

(6)在一日生活的各环节注意提醒幼儿随时喝水,养成饮水的好习惯。

(五)盥洗活动

盥洗活动包括洗手、洗脸、漱口、梳头等内容。在幼儿园盥洗活动中要让幼儿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学会洗脸、漱口、梳头等基本的生活技能。为此教师要做好以下工作。

(1)为幼儿创设干净明亮、整洁卫生的环境和适合幼儿使用的卫生洁具。幼儿园的盥洗室应在宽敞、干净、通风的场所,地板保持整洁,防止滑倒;洗手池、毛巾架等要符合儿童的身高、体型,水龙头的数量足够幼儿使用;挂物品的挂钩、钉子等应钉在儿童碰不到的地方;为幼儿提供干净、数量充足、取放方便的小毛巾;盥洗室里可提供色彩鲜艳的肥皂以吸引儿童洗手。

(2)培养幼儿良好的盥洗习惯,教给他们正确的盥洗技能。例如,正确的洗手方法、洗脸的程序、梳头的技巧、漱口的步骤。

(3)在盥洗活动中,教师应对幼儿提出具体的要求,如有序排队、不吵闹、不追逐嬉戏、不玩水、不弄湿衣袖等,从而保证盥洗活动的有序进行。

【资料链接】

六步洗手法的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式,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最终使幼儿形成正确洗手的常态化。六步洗手法采用流动水,使双手充分浸湿,取适量肥皂或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认真揉搓双手。具体步骤如下:

(六)如厕活动

如厕能力是幼儿生活教育的一项内容,早期对儿童进行如厕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增进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儿童的智力、情感、独立性、克服困难的能力等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为此教师要做好以下工作:

(1)创设方便、卫生、舒适的如厕环境。幼儿园厕所设计应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蹲式便池旁应设有扶手,保障儿童的安全。便池间最好有隔栏,避免儿童挤在一起。做好如厕物品准备,提供数量充足、大小适宜的手纸,保持厕所地面干燥,空气清新,保持便池洁净,无异味。

(2)培养幼儿良好的如厕习惯,分别教会男孩、女孩如厕的方法。

(3)在如厕活动中,教师应对幼儿提出具体的要求,例如,在如厕过程中保持安静,不嬉戏,不争抢厕位;便前洗手、排便入池、节约手纸、手纸入桶、便后冲水、便后洗手;等等。

(4)提醒和照顾个别幼儿。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很不完善,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性,比如有些儿童存在尿频或尿床的现象。午睡前,教师要提醒常尿床和尿频的儿童先小便再睡觉,并让他睡在离厕所较近的床铺。低龄儿童常会发生尿湿裤子的现象,教师应安慰儿童,并帮他及时清洗、更换衣裤。

(七)睡眠活动

学前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良好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他们的生长发育和智力的开发。因此,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安排中,睡眠活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此教师要做好以下工作:

1.创设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拉好窗帘,准备好床铺,根据需要开关窗户,调节好室温(夏季23℃~28℃,冬季18℃~25℃)、光线,营造温馨的午睡环境。睡眠前可播放轻柔优美的背景音乐,以便使儿童安静入睡。

2.睡眠过程中,陪伴、观察幼儿,及时处理一些常见或突发事件

幼儿睡眠中,教师要全程守护在幼儿身边,不可与幼儿一起午睡。教师要实时调节卧室的温度和通风情况。关注幼儿的睡眠情况,根据平日对幼儿的了解,及时提醒经常尿床的幼儿小便;对身体不适的幼儿采取适当的措施;对蹬被子的幼儿及时为其盖好被子以免着凉;对幼儿睡眠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如流鼻血、梦中哭叫、咳嗽等,及时处理并在离园时告知家长。

3.照顾个别幼儿

对哭闹厉害、入睡困难或者有恋物习惯的幼儿,教师可用轻轻抚摸、拍一拍、抱一抱或送句悄悄话等方式,安抚幼儿情绪,使其平静地入睡;对生病的幼儿,教师尤其要细心照顾,对于他们体温的变化、是否咳嗽、是否呕吐等情况要时刻关注,细心护理。

(八)过渡活动

过渡活动是指幼儿从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之间的转换活动。从幼儿的角度来说,过渡环节能给幼儿提供一个释放心理能量的空间,它有利于幼儿自主自律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形成。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有利于教师进行现场思考和活动调整。为此教师要做好以下工作:

1.自主选择活动

幼儿渴望自由宣泄情绪、表达意愿。于是,可在每日晨间活动后安排一段自主活动时间,让幼儿自由地给植物浇水、说悄悄话……由教师的刻意安排变为幼儿的自主活动,为不同个性的幼儿提供了活动空间。

2.故事与游戏

延长过渡时间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幼儿沉醉在这一小块的时间中,导致下面的环节很难进行。于是,可以尝试将故事和游戏引入其中,将幼儿的注意力转移过来,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的活动。如做“手指操”等游戏,或者进行念儿歌、背古诗、猜谜语等活动。

3.散步

充分利用好散步活动,挖掘该活动的教育潜能,散步不仅可以使幼儿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和自然,而且还可以开阔幼儿的视野,增长幼儿的见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与外界的交往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