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方早期的学前教育机构
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18世纪末,欧洲最早发生了工业革命,打破了学前教育仅存于家庭之中的局面,为社会组织化的学前教育奠定了基础。当时,迫于生计,大量的妇女离开家庭到工厂参加劳动,幼儿在家无人看管,使得大批儿童因缺乏照顾而非正常死亡。因此,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欧洲也带来了学前教育的社会化,学前教育机构首先在欧洲诞生了。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当属法国奥贝尔林创设的“编织学校”,他所创办的托儿所主要接纳3岁以上的儿童,学习标准语法、宗教赞美歌、地理和地图知识、观察采集植物、缝纫编织的方法等内容。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创办的“幼儿学校”(infant school),同时也是历史上为工人阶级创办的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机构主要为2~5岁的幼儿创办游戏场,在热爱幼儿、态度温和、人品正派的教师的照顾下,发展幼儿的身体,培养他们关心、爱护他人的行为品德,以及热爱集体的良好性格。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在一座名为勃兰根堡的小城创办了一所幼儿园,并命名为“儿童花园”。
(二)对学前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西方教育家
在国外教育思想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有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主张儿童的公育,并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对学前教育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亚里士多德是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要遵循自然”这一观点的人,为研究儿童、教育儿童指出了正确的方向。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第一次把学前教育纳入具有民族色彩的单轨学制。他撰写了第一部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同时给幼儿编写了一部旨在了解世界的儿童读物《世界图解》。夸美纽斯提出学前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感官教育是学前儿童进行学习的基础等观点,这些观点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英国的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画》中提出了儿童发展理论“白板说”,该理论认为“儿童的大脑像一张白纸,没有任何的观念和特性”,他还提出了儿童体育、美育、德育和智育的具体建议。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与哲学家,启蒙运动时期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有《社会契约论》《忏悔录》《爱弥儿》等,其中《爱弥儿》在世界传播已逾百年,对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广泛且深远的影响。他认为:儿童的天性是好的,要重视儿童个性,保护儿童权利;教育应自内向外发展,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顺应儿童的天性,主张教育要培养“自然人”,也就是培养有见识、有性格、身体和头脑都健康的人。在教育方法上,卢梭主张“儿童本位论”:第一,提倡自然教育,成人要正确地看待儿童,不能将儿童当成小大人看待,更不能当成大人的玩物,儿童有其独特的地位;第二,教育要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第三,婴幼儿时期的教育主要是身体的发展和感官的训练。
2.福禄贝尔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Fredrich Froebel,1782—1852)结合实践探索学前教育理论,1837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名为“儿童花园”。此后,他致力于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建立了包括恩物、游戏、自然研究、表演和讲故事等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体系,著作有《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法》《母亲与儿歌》等,其教育思想影响了全世界各国的学前教育发展,被誉为世界“幼儿园之父”。
福禄贝尔倡导自由教育,认为人内在的本质是善的,教育可以助长这种本质,促进儿童的自我活动和内在善的力量的生长,但特别强调教育的教学和训练在根本原则上必须是被动的、顺应的,重点应放在维护方面,而不是命令、专断和干涉。福禄贝尔重视游戏的教育价值,并将游戏融入教育活动中,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感,促进儿童动作的发展,培养儿童与人的合作精神,让儿童在游戏中感受自由,获得愉悦的体验。(www.xing528.com)
3.约翰·杜威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其实用主义思想不仅对美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其他国家的教育思想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他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在做中学”几大教育原则。
杜威认为,在学校生活中,儿童是起点,是中心。“教育即生活”这一原则强调教育过程与生活过程的协调统一,课程内容与儿童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儿童更容易掌握所学内容,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此外,杜威强调在学习中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育是搭建儿童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学校即社会”原则认为学校是社会的缩小版,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态,教育内容应该呈现儿童的社会生活。但杜威将学校同社会等同起来,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二者之间的区别。“在做中学”原则可以说是杜威教学的方法论,在他看来,如果儿童没有“做”的机会,那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注重儿童的实践活动与亲身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儿童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提高儿童的动手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但这一教学方法过分强调直接经验的重要性而弱化甚至忽视了间接经验,存在一定弊端。整体而言,杜威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的教育理论及实践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玛利娅·蒙台梭利
玛利娅·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是继福禄贝尔之后最杰出的幼儿教育家,于1907年在罗马的贫民窟创办了“儿童之家”。她的教育方法源自她在儿童工作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儿童自发性学习行为的总结。她倡导学校应为儿童量身定做专属的环境,并提出了“吸收性心智”“敏感期”等概念。主要著作有《蒙台梭利方法》《蒙台梭利手册》《童年的秘密》《儿童的发现》等。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的生命力”(或称为“内在潜力”)和“吸收性的心理”。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它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现,并按其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她主张不应该把儿童作为物体来对待,而应作为人来对待,儿童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蜡和泥。教育家、教师和父母应该仔细地观察儿童,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热爱儿童,尊重儿童,在儿童自由和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实现智力的、精神的、身体的和个性的自然发展。
她从生物学动物实验中发现“敏感期”得到启示,这促使她观察和研究各个年龄阶段儿童感觉活动及其心理特征,从而发现儿童心理发展和学习过程中也存在着“敏感期”,并指出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敏感期”的含义:在某一发展阶段,儿童表现出对某种事物或活动特别敏感,产生一种特殊兴趣爱好,学习也特别容易而迅速,是教育的最好时机。但是,这种现象经过一定时间便会消失。因此,教师和父母必须随时留心观察儿童的实际生活及其表现,发现和把握儿童在各个阶段出现的这种心理现象,并及时地进行引导、帮助和鼓励,否则将对儿童的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遗憾,因而埋没其某些特殊才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