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规矩自由,必要遵守规则

孩子规矩自由,必要遵守规则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仔细想想,大人给孩子制定规矩是为了什么?不,规矩恰恰是为了让孩子更自由。可见大家共同遵守规矩是非常必要的。随着阿立逐渐长大,妈妈已经管不了阿立了。这一点在上面的场景里体现得最明显,阿立在第一次看动画片的时候连续看了5集,当妈妈要关掉电视的时候阿立哭闹不止,所以应该在事情发生之前就设定好规则。回到上面的场景,糖豆遵守了规则,得到了妈妈的夸奖,而且每天都可以看动画片,糖豆觉得很开心。

孩子规矩自由,必要遵守规则

大人比较喜欢给孩子制定规矩。仔细想想,大人给孩子制定规矩是为了什么?难道只是为了让孩子感受到压力吗?不,规矩恰恰是为了让孩子更自由。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交通规则,大家敢在外面开车吗?可见大家共同遵守规矩是非常必要的。

那给孩子制定规矩又是怎样的情况呢?我们来看两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

1岁零9个月的糖豆第一次看动画片的时候,妈妈就跟她约定,每天只能看一集,每集5分钟。糖豆看完第一集动画片就开始闹,想看第二集,妈妈立马说:“豆豆,刚才你跟妈妈说好了,只能看一集。”

小糖豆哪里肯听,哭着喊着:“我就要再看嘛!”

妈妈平静地站在她旁边,说:“小糖豆的眼睛还在发育呢,如果看时间长了眼睛会疼的呢,我们让小眼睛休息一下,一起玩一下这个小汽车吧。”

总之是用各种方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糖豆看哭闹没用,也就慢慢不哭了。

第二天,糖豆如愿又看了一集动画片,看完后依然会哭闹,但哭的时间明显短了很多。

几天之后,糖豆明白了这个规则,每天都会开心地说:“我又能看动画片咯!”

等她慢慢长大,妈妈又跟她约定可以每天看两集动画片了,然后一直坚持这个规则。

第二个场景:

1岁零9个月的阿立也开始看动画片了,第一次他就连着看了5集,妈妈看一集动画片就5分钟,觉得孩子多看几集也是可以的。可是当妈妈要关掉电视的时候,阿立大哭起来,妈妈怎么也哄不好,就又让阿立看了3集,阿立这才罢休。

后来阿立通过哭闹的方式总能多看几集动画片,妈妈特别苦恼,每次阿立闹的时候,妈妈就不停地说:“电视看多了对眼睛不好,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管你了!”可是一点作用都没有。

随着阿立逐渐长大,妈妈已经管不了阿立了。

我们来好好看一看上面两个例子,同样是家长制定规矩,为什么效果差别那么大呢?

从这两个场景里,我们可以分析出家长制定规则需要遵循5大原则:

1.提前设限

在事情第一次发生之前就要设定规则,而且要提前跟孩子沟通。

这一点在上面的场景里体现得最明显,阿立在第一次看动画片的时候连续看了5集,当妈妈要关掉电视的时候阿立哭闹不止,所以应该在事情发生之前就设定好规则。

2.前后一致

第一个例子里,妈妈一直坚持执行规则,不管孩子如何哭闹,妈妈都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处理问题,不会破坏规则。很多妈妈受不了孩子哭,但仔细想想,即便你破坏规则,让孩子继续看动画片,孩子还是会哭,她会发现,既然家长可以破坏一次规则,就可以破坏第二次规则。

3.让孩子感受到益处

一定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遵守了规则,生活会变得越来越好。

回到上面的场景,糖豆遵守了规则,得到了妈妈的夸奖,而且每天都可以看动画片,糖豆觉得很开心。

4.规则要匹配孩子的能力

首先要了解孩子现在所具备的能力,再给孩子制定规则。对一个2岁的孩子来说,一动不动坐20分钟就超出了能力范围。

要求一个3岁的孩子自己吃饭是可以的,因为他有这个能力,而且他能理解这个规则。

比如上面的场景里,妈妈要求糖豆每天只看一集动画片,后来增加到每天两集,就是随着孩子的成长改变规则。

5.平等尊重地沟通

告诉孩子这么做是为了帮助他更好地适应生活,用平和、平等、尊重的语气跟孩子沟通。对大一些的孩子,大人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规则,孩子自己制订的规则,他会更有动力遵守。

回到上面的场景,你会发现,妈妈在跟糖豆沟通的时候,语气是平和的。家长要考虑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指责孩子。

了解了制定规则的5大原则之后,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第4个原则,孩子必须能理解规则。

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孩子随着年龄增长需要遵守哪些规则。

第1阶段:0~2岁,安全规则为主

0~2岁的孩子还很小,还不能很好地理解规则,孩子一旦要做出危险的事情,家长必须立刻明确禁止,并且抱着孩子安慰孩子,让孩子知道妈妈理解他的心情

家长要把家里的插座封住,把有危险的橱柜也锁住。

还要注意一点,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让孩子自由探索事物。

第2阶段:2~3岁,生活规则为主

这个阶段正是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阶段,比如上厕所要到马桶旁、上完厕所要冲水、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前要摆放碗筷、吃完饭要收拾碗筷等。

家长把这些规则用有趣的方式让孩子理解,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3阶段:3~6岁,社会规则为主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进入幼儿园,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即让孩子学会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比如,别人帮助了宝宝,宝宝要说“谢谢”;宝宝请求别人帮忙,要说“对不起,打扰一下”。孩子遵守这些规则,会发现他的生活会变得更好。值得一提的是,孩子也要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我,明白自己也是有权利拒绝别人的。

下面给出能促进孩子形成规则意识的游戏。

『游戏时光』

1岁零9个月的阿立也开始看动画片了,第一次他就连着看了5集,妈妈看一集动画片就5分钟,觉得孩子多看几集也是可以的。可是当妈妈要关掉电视的时候,阿立大哭起来,妈妈怎么也哄不好,就又让阿立看了3集,阿立这才罢休。

后来阿立通过哭闹的方式总能多看几集动画片,妈妈特别苦恼,每次阿立闹的时候,妈妈就不停地说:“电视看多了对眼睛不好,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管你了!”可是一点作用都没有。

随着阿立逐渐长大,妈妈已经管不了阿立了。

我们来好好看一看上面两个例子,同样是家长制定规矩,为什么效果差别那么大呢?

从这两个场景里,我们可以分析出家长制定规则需要遵循5大原则:

1.提前设限

在事情第一次发生之前就要设定规则,而且要提前跟孩子沟通。

这一点在上面的场景里体现得最明显,阿立在第一次看动画片的时候连续看了5集,当妈妈要关掉电视的时候阿立哭闹不止,所以应该在事情发生之前就设定好规则。

2.前后一致

第一个例子里,妈妈一直坚持执行规则,不管孩子如何哭闹,妈妈都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处理问题,不会破坏规则。很多妈妈受不了孩子哭,但仔细想想,即便你破坏规则,让孩子继续看动画片,孩子还是会哭,她会发现,既然家长可以破坏一次规则,就可以破坏第二次规则。

3.让孩子感受到益处

一定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遵守了规则,生活会变得越来越好。

回到上面的场景,糖豆遵守了规则,得到了妈妈的夸奖,而且每天都可以看动画片,糖豆觉得很开心。

4.规则要匹配孩子的能力

首先要了解孩子现在所具备的能力,再给孩子制定规则。对一个2岁的孩子来说,一动不动坐20分钟就超出了能力范围。

要求一个3岁的孩子自己吃饭是可以的,因为他有这个能力,而且他能理解这个规则。

比如上面的场景里,妈妈要求糖豆每天只看一集动画片,后来增加到每天两集,就是随着孩子的成长改变规则。

5.平等尊重地沟通

告诉孩子这么做是为了帮助他更好地适应生活,用平和、平等、尊重的语气跟孩子沟通。对大一些的孩子,大人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规则,孩子自己制订的规则,他会更有动力遵守。

回到上面的场景,你会发现,妈妈在跟糖豆沟通的时候,语气是平和的。家长要考虑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指责孩子。

了解了制定规则的5大原则之后,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第4个原则,孩子必须能理解规则。

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孩子随着年龄增长需要遵守哪些规则。

第1阶段:0~2岁,安全规则为主

0~2岁的孩子还很小,还不能很好地理解规则,孩子一旦要做出危险的事情,家长必须立刻明确禁止,并且抱着孩子安慰孩子,让孩子知道妈妈理解他的心情。

家长要把家里的插座封住,把有危险的橱柜也锁住。

还要注意一点,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让孩子自由探索事物。

第2阶段:2~3岁,生活规则为主

这个阶段正是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阶段,比如上厕所要到马桶旁、上完厕所要冲水、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前要摆放碗筷、吃完饭要收拾碗筷等。

家长把这些规则用有趣的方式让孩子理解,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3阶段:3~6岁,社会规则为主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进入幼儿园,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即让孩子学会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比如,别人帮助了宝宝,宝宝要说“谢谢”;宝宝请求别人帮忙,要说“对不起,打扰一下”。孩子遵守这些规则,会发现他的生活会变得更好。值得一提的是,孩子也要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我,明白自己也是有权利拒绝别人的。

下面给出能促进孩子形成规则意识的游戏。

『游戏时光』

1岁零9个月的阿立也开始看动画片了,第一次他就连着看了5集,妈妈看一集动画片就5分钟,觉得孩子多看几集也是可以的。可是当妈妈要关掉电视的时候,阿立大哭起来,妈妈怎么也哄不好,就又让阿立看了3集,阿立这才罢休。(www.xing528.com)

后来阿立通过哭闹的方式总能多看几集动画片,妈妈特别苦恼,每次阿立闹的时候,妈妈就不停地说:“电视看多了对眼睛不好,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管你了!”可是一点作用都没有。

随着阿立逐渐长大,妈妈已经管不了阿立了。

我们来好好看一看上面两个例子,同样是家长制定规矩,为什么效果差别那么大呢?

从这两个场景里,我们可以分析出家长制定规则需要遵循5大原则:

1.提前设限

在事情第一次发生之前就要设定规则,而且要提前跟孩子沟通。

这一点在上面的场景里体现得最明显,阿立在第一次看动画片的时候连续看了5集,当妈妈要关掉电视的时候阿立哭闹不止,所以应该在事情发生之前就设定好规则。

2.前后一致

第一个例子里,妈妈一直坚持执行规则,不管孩子如何哭闹,妈妈都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处理问题,不会破坏规则。很多妈妈受不了孩子哭,但仔细想想,即便你破坏规则,让孩子继续看动画片,孩子还是会哭,她会发现,既然家长可以破坏一次规则,就可以破坏第二次规则。

3.让孩子感受到益处

一定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遵守了规则,生活会变得越来越好。

回到上面的场景,糖豆遵守了规则,得到了妈妈的夸奖,而且每天都可以看动画片,糖豆觉得很开心。

4.规则要匹配孩子的能力

首先要了解孩子现在所具备的能力,再给孩子制定规则。对一个2岁的孩子来说,一动不动坐20分钟就超出了能力范围。

要求一个3岁的孩子自己吃饭是可以的,因为他有这个能力,而且他能理解这个规则。

比如上面的场景里,妈妈要求糖豆每天只看一集动画片,后来增加到每天两集,就是随着孩子的成长改变规则。

5.平等尊重地沟通

告诉孩子这么做是为了帮助他更好地适应生活,用平和、平等、尊重的语气跟孩子沟通。对大一些的孩子,大人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规则,孩子自己制订的规则,他会更有动力遵守。

回到上面的场景,你会发现,妈妈在跟糖豆沟通的时候,语气是平和的。家长要考虑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指责孩子。

了解了制定规则的5大原则之后,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第4个原则,孩子必须能理解规则。

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孩子随着年龄增长需要遵守哪些规则。

第1阶段:0~2岁,安全规则为主

0~2岁的孩子还很小,还不能很好地理解规则,孩子一旦要做出危险的事情,家长必须立刻明确禁止,并且抱着孩子安慰孩子,让孩子知道妈妈理解他的心情。

家长要把家里的插座封住,把有危险的橱柜也锁住。

还要注意一点,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让孩子自由探索事物。

第2阶段:2~3岁,生活规则为主

这个阶段正是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阶段,比如上厕所要到马桶旁、上完厕所要冲水、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前要摆放碗筷、吃完饭要收拾碗筷等。

家长把这些规则用有趣的方式让孩子理解,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3阶段:3~6岁,社会规则为主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进入幼儿园,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即让孩子学会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比如,别人帮助了宝宝,宝宝要说“谢谢”;宝宝请求别人帮忙,要说“对不起,打扰一下”。孩子遵守这些规则,会发现他的生活会变得更好。值得一提的是,孩子也要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我,明白自己也是有权利拒绝别人的。

下面给出能促进孩子形成规则意识的游戏。

『游戏时光』

游戏步骤

1.跟孩子一起回想他每天从起床到睡觉会做些什么。

2.拿笔记录下来。

游戏解析

这个游戏的目的在于帮助孩子理清每天必做的事情。

游戏步骤

1.跟孩子一起回想他每天从起床到睡觉会做些什么。

2.拿笔记录下来。

游戏解析

这个游戏的目的在于帮助孩子理清每天必做的事情。

游戏步骤

1.跟孩子一起回想他每天从起床到睡觉会做些什么。

2.拿笔记录下来。

游戏解析

这个游戏的目的在于帮助孩子理清每天必做的事情。

游戏步骤

1.提前搜集一些图片,图中画的人有遵守交通规则的,也有违反交通规则的。

2.跟孩子一起找出哪些图片中的人在遵守交通规则,哪些图片中的人在违反交通规则。

游戏解析

这样的游戏能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和专注力。

游戏步骤

1.提前搜集一些图片,图中画的人有遵守交通规则的,也有违反交通规则的。

2.跟孩子一起找出哪些图片中的人在遵守交通规则,哪些图片中的人在违反交通规则。

游戏解析

这样的游戏能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和专注力。

游戏步骤

1.提前搜集一些图片,图中画的人有遵守交通规则的,也有违反交通规则的。

2.跟孩子一起找出哪些图片中的人在遵守交通规则,哪些图片中的人在违反交通规则。

游戏解析

这样的游戏能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和专注力。

游戏步骤

1.家长和孩子用家里的小玩偶角色扮演游戏。

2.在家长和孩子用玩偶对话时,尽量多用礼貌用语。

游戏解析

这个游戏能提高孩子的想象力

游戏步骤

1.家长和孩子用家里的小玩偶玩角色扮演游戏。

2.在家长和孩子用玩偶对话时,尽量多用礼貌用语。

游戏解析

这个游戏能提高孩子的想象力。

游戏步骤

1.家长和孩子用家里的小玩偶玩角色扮演游戏。

2.在家长和孩子用玩偶对话时,尽量多用礼貌用语。

游戏解析

这个游戏能提高孩子的想象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