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能力提升:教具的使用和思维训练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教学能力提升:教具的使用和思维训练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升抽象思维能力有以下几种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适度使用教具,发挥教具最佳的作用,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构建习题框架强化思维训练,启发学生按照逻辑顺序去思考问题,有助于迅速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所以语言能力启蒙培养有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除了以上几种提升思维能力的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如推理论证思维能力、运算求解思维能力等,这里将不再一一讲述。

小学数学教学能力提升:教具的使用和思维训练的重要性

数学的抽象决定了数学可以培养学习者的抽象能力,也决定了学习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抽象能力。从一道道具体的应用题到常见的数量关系,从一道道具体的计算题到计算法则,从具体的数到一个个字母等无一不是抽象的过程,教材的编排体现了这样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在“教学思考”方面提出了“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和“丰富对现实图形与几何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的目标。在新课程教材使用的过程中因为直观操作强调较多,有时则忽视了抽象的过程与结果,对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认识与研究不够,从而实战上很不到位。提升抽象思维能力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适度使用教具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具的使用,而教具的过度使用在教学中并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相反,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度依赖教具,结果起到相反的作用,甚至阻碍了数学教学的进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适度使用教具,发挥教具最佳的作用,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课时,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形状,然后把简单易拿的物品带到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学生们会对手中的物品很感兴趣,会更加认真仔细地观察这些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特征,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触摸,学生的兴趣很容易被激发,这样的效果往往会比教师直接传授知识的效果要好很多。但在选择各种形状的物品时,教师要做适当的选择,在观察和触摸过程中也要做好纪律的要求,避免学生趁老师不注意私下玩起来,而忽略了学习目的。在讲解加减法时,可以借用小木棍让学生摆一摆,并观察怎样摆能够一眼看出有多少根小木棍。学生在操作和实践中会逐渐掌握知识、激发数学学习的乐趣,对表象进行判断和思考,实现思维的内化。

(二)构建习题框架

强化思维训练,启发学生按照逻辑顺序去思考问题,有助于迅速提高抽象思维能力。课堂中构建习题框架,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思维训练法。如将内容有联系的、易混淆的、有互逆关系的题目放在一起成组地出现,让学生区别、辨认,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必须着眼于思维的各种品质。思维品质是衡量逻辑思维能力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思维品质的实质,就是人的思维能力差异的表现。(www.xing528.com)

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可训练学生思维的正确性。如教学“厘米的认识”时,让学生抽象理解1厘米的实际长短,当再要求学生在尺上寻找1厘米的刻度所表示的区域时,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认为0到1、1到2、5到6等两个相邻数字间的区域均表示1厘米。最后,学生还能画出许多1厘米长的各种方向的线段。

(三)训练思维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因为人们借助语言表达思想。所以语言能力启蒙培养有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先思考再回答,而且要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并且注重数学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逻辑性,这样的启蒙培养,持之以恒是有效的。

除了以上几种提升思维能力的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如推理论证思维能力、运算求解思维能力等,这里将不再一一讲述。总之,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因此,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能力的一般要求,而且还要深入研究数学学习和数学思维的特点,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