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突破固有模式,摆脱框架思路的束缚,从不同角度灵活出题。学生对所给条件从不同角度分析、构想和重组,实现了思维的发散。学生的思路开阔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求新知识的能力逐步培养起来,学生的发散创新的意识也油然而生。
(一)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重要表现。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激情,就必须要创设一个有趣的、能吸引人的思维情境,但也不能完全通过游戏来完成。学生的思维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在讲授一般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比如在学习几何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几何模型或者通过电脑和投影放映几何图片,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从身边的具体事物上升到抽象的概念中来。教学中,通过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将枯燥无味的知识融入生动形象的实践中来,引发学生在实践中对此问题的独立思考和解决,这不仅提高了教师课堂授课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对身边实际问题的探索,总结经验,更有利于提升其数学发散思维能力。像这样在教学中呈现一定的思维情境,设置思维障碍,引导学生发现学习数学的意义,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做到独立思考,数学思维能力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
(二)转换角度思考(www.xing528.com)
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其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改变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向,而从多方位多角度即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这也就是思维的求异性。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在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由于年龄的特征,往往表现出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方向,也就是说学生个体的思维定式往往影响了对新问题的解决,以至于产生错觉。所以要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必须十分注意培养其思维求异性,使其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例如,四则运算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加与乘之间则是转换的关系,当加数相同时,加法转换成乘法,所有的乘法都可以转换成加法,加减、乘除、加乘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如教师在讲解“329可以连续减多少个7”这一问题时,应要求学生变换角度思考,从减与除的关系去考虑。这道题可以看作“329里包含几个7”,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样的训练,既防止了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使所学知识有所升华,从中进一步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进行了求异性思维训练。在教学中,经常发现一部分学生只习惯于顺向思维,而不习惯于逆向思维。在应用题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时,一方面可以从问题入手,推导出解题的思路;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条件入手,一步一步归纳出解题的方法。教师要注意在题目的设计上进行正逆向思维的变式训练,逆向思维的变式训练更为重要。教学的实践证明,从低年级开始就重视正、逆向思维的对比训练将有利于学生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式。
(三)一题多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训练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以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对题中的条件、问题、情节做各种扩缩、顺逆、对比或叙述形式的变化,让学生在各种变化了的情境中,从不同角度认识数量关系。它不仅可以逐步发散学生思维,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类题的结构特征,概括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例如,有一批零件,甲单独做需要12小时,乙单独做需要10小时,丙单独做需要15小时。如果三人合做,多少小时可以完成?解答后,要求学生再提出几个问题并解答,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①甲单独做,每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乙单独做呢?丙单独做呢?②甲、乙合作多少小时可以做完?乙、丙合作呢?③甲先单独做了3小时,剩下的由乙、丙做,还要几小时做完?④甲、乙合作2小时,再由丙单独做8小时能不能做完?⑤甲、乙、丙合作4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通过这种训练,不仅能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工程问题和解法,还可以克服思维定式,提升发散思维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