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能力提升的实践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能力提升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了理论知识的强有力支撑,教师就应该紧紧抓住得天独厚的研究环境,在课堂上不断进行探索、实践,提升自己教学设计的能力,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下面以“认识人民币”为例来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能力提升的实践探索

有了理论知识的强有力支撑,教师就应该紧紧抓住得天独厚的研究环境,在课堂上不断进行探索、实践,提升自己教学设计的能力,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其主要包含六个方面:深入解读,加强文本探究;结合教材与学情,制定具体目标;整合设计,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打破传统,丰富评价方式;关注课堂生成,明确反思方向;增强全局观念,提升教学设计的整体性。

(一)深入解读,加强文本探究

教材分析主要是对文本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对数课程标准、教材、教师教学用书等的分析。一般来说,分析教材时第一步应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第二步是认真研读教科书,了解教学知识点;最后一步才是参考借鉴一些优秀的教学设计。课程标准能够帮助教师对所教内容进行准确定位,而教科书内容可以帮助教师把握知识框架,教学参考资料则可以让教师明确教学设计的方向,加深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认识等。

案例:“用字母表示数”教材分析。

本节课“用字母表示数”是从具体的物到数再到字母的一次质的飞跃,也是从个别到一般的飞跃。本节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的算数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理解,有利于体验数学表达的简练,发展符号感,初步渗透代数思想。考虑到学生初学“用字母表示数”会不习惯,因此教材由浅入深,逐层螺旋上升。

本内容分三段安排:第一段是用字母表示一步计算的(只含一个运算符号)数量关系及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书写规则;第二段是用字母表示两步计算的(含有两个运算符号)数量关系及将已知字母的值代入求式子的值;第三段是用字母表示两积和(或两积差)。本节属于第一段内容。

这节课的教材分析里就包含了对课程标准的分析与对教材的分析,找准了本节内容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定位,同时也明确了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本节知识。这样的文本分析充分体现了数学本质,为后面结合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结合教材与学情,制定具体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是教学活动设计的出发点。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以教材及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标准》中强调,目标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分别是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目标的表述一般需要包含四个要素:一是行为主体,即学生;二是行为动词,这里可分为两类,即描述结果目标的行为动词(如了解、掌握等)和描述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如经历、体验等);三是行为条件,即产生变化的条件;四是表现程度,即产生变化的标准。

案例1:“认识厘米”教学目标。

第一,经历“量一量”“说一说”“画一画”“摆一摆”“估一估”等活动,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初步建立1厘米的概念认识和1厘米的长度表象,使学生能认识刻度尺上的厘米数(限整厘米)。

第二,经历观察、比画、测量等实践活动,掌握1厘米的概念,会认厘米尺上的刻度及长度与1厘米的关系。

第三,在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及估测意识。

第四,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通过不同的测量活动,体验测量活动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上述案例中的教学目标表述清晰、具体,从这样的表述中能清楚地看出学生的生长起点在哪里,教师在后面的教学活动设计中将设计怎样的活动,达到什么目标。

案例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目标。

第一,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第二,掌握估算、口算、笔算的基本方法,并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自主选择合适的方法。

第三,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初步的分析、概括、归纳、类比等能力。

第四,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产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上述教学目标用“经历”“理解”“掌握”“体验”等行为动词具体地描述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关注了思维目标的全面性。

(三)整合设计,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创新实践。如果教学活动设计只是各种信息的堆积,没有重点,没有层次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就处于被动地位,只能被动地听。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要注意整合设计,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下面以“认识人民币”为例来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1.活动目标

第一,经历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对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的构造有基本的认识。

第二,在与同学的分享和探索中,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第三,经历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获得一些简单的购物经验,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活动准备

教师:一套人民币实物。

学生:每人一套从书后剪下的人民币。

3.活动过程

(1)认识人民币

教师: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知道这是几元几角(分)的人民币的吗?举例说说生活中这种面值的人民币会出现在哪里。

学生:我们一般都是根据人民币上的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来区分不同人民币的面值的。

(2)将你认识的人民币分一分类

教师:你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

预设1:按人民币面值分。

预设2:按元、角、分分。

预设3:按纸币、硬币分。

每组商量出一种方法,再动手分一分,并展示所有可能。

教师:按材料分为纸币和硬币,也可按元、角、分分类,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3)练习巩固1

教师:认识了这么多种人民币,你能不能快速地辨认出它们?(www.xing528.com)

教师:除了通过人民币上的数字和汉字以外,有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颜色或图案来辨认它们。

(4)练习巩固2(连线)

①情境:银行

一名自行车管理员去银行换币,给柜台人员10个1角,换出1个1元。

学生观看动画

教师:从动画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10个1角就是1个1元。

教师:我们用算式表示为10角=1元(板书)。

教师:这里的10怎么会等于1呢?为什么?

学生:因为它们单位不同,一个是元,一个是角。

教师:也就是说,它们单位名称不同,所以换算公式为10角=1元(学生齐读)。

②情境:超市

超市售货员给了柜台人员1元,来换零钱。如果你是柜台人员,你会怎么给她?

学生自己用iPad移一移,看谁想的方法多,动作快。

(利用iPad核对功能,分别请学生说一说)

预设1:10个1角(分纸币和硬币)。

预设2:2个5角(分纸币和硬币)。

思考:为什么都可以换1元?

学生1:10个1角是1元,所以10角是1元。

学生2:2个5角就是10角,因为5+5=10,10角是1元,所以2个5角是1元。

教师:为了把1元换成零钱,我们只需要换成10角就可以了,看来1元=10角,反过来说也可以。

过渡:元和角的关系我们了解了,那角和分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关系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5)小结

教师:通过刚才的小游戏,我们不仅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还知道2个5角可以换1元,2个5分、5个2分可以换1角。可见,单位名称很重要。

上述案例是运用了交互式平板电脑与PPT的融合功能,带领学生领略世界各地的纸币,从而引出这节课的知识——人民币。整个教学活动设计将“认识元、角、分”这节课知识整合后再加工,板块清晰,目标明确。给人民币分类时,每个学生都可以在电脑上自己动手移一移、分一分,再分小组展示学生的分类结果,节约了课堂时间。数学教学少不了巩固练习,利用平板电脑的互动教学平台功能,发布题目,学生接收题目后完成题目。提交后教师可以整体地观测到每个学生完成题目的速度和正确率,为教师综合评价学生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学生的错误也可全班共享,共同分析,共同解决,使得课堂更加紧凑。触摸、拖拽功能使得学生操作更为方便,教师不再局限于电脑控制台前,可以回到学生当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打破传统,丰富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基本环节,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评价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可以达到促进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但教学评价最终指向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生的个体成长。这样的评价应具备全面、准确、合理的评价体系,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的评价在课堂教学的结果和过程之间应该更加强调对过程的评价,在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体验之间更倾向于学生各方面的评价。结合小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赏的心理特点,教师落实多元化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在传统的测算验证法、观察法、谈话法的基础上,做到与教学活动相融合,能够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下采取不同的方式评价教师、学生,从而更好地促使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五)关注课堂生成,明确反思方向

反思主要包括对教学目标的反思、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对教学方法的反思。那么,可以用什么形式呈现呢?其实方式有很多,对教师来说,最易于操作和整理的就是将学生课堂直接生成的材料以白描的形式记录下来,再根据材料具体分析课堂的得与失。学生课堂的生成可以是出现的错误、完美的回答或对概念不同的思考等。

案例1:“商不变的规律”教学反思。

学习商不变的规律后,今天课堂上用竖式计算900÷40。运用商不变的规律简便写法,但容易出现错误。

错误1:被除数或除数之一去掉0。

错误2: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末尾未添0。

四年级(2)班学生解释余数为何添0时,解释得较好。比如,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900和40同时缩小10倍,但余数应扩大10倍。

算法:22×40+( )=900。

其实,教学反思不用洋洋洒洒写很多,教师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课堂出现的各种问题,在下一节课再进行补充,让学生的知识学习更加扎实。

案例2:“三角形三边关系”磨课反思。

“三角形三边关系”这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三角形一些基本特征,如边、角等。但在与学生交流中发现,学生虽然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但却是第一次深入研究三角形的“边”。课堂短短45分钟,学生要从抽象的几何图形中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并加以应用,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一定难度。从优质课到教研课,经历几次磨课后,笔者对学生的需要渐渐明朗,为学生设计的教学思路渐渐清晰。从磨课中,笔者对数学教学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拿到课题后,笔者翻开教材,发现这部分内容教材是这样安排的:从不同小棒中选出三根摆成三角形,发现有的能摆成,有的不能摆成。教材本意是分为三步骤:①计算发现任意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②画一画验证这个发现;③突出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特殊情况。其实,这里面就蕴含了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即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那么,这就是数学的本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优质课的教学设计就是遵循这样的步骤实施的。结束后,教研员教师问了笔者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用‘画一画’来验证?实验得到的数据不就是一个最好的验证方法吗?”教师的话打开了笔者的思路,有时候不用拘泥于教材,应想办法用好、用足每一个环节。之后,笔者对实验部分做了修改,将之前的一组数据增加为三组数据,通过三组数据的综合比较发现,数据虽然不同,但都得到了一个结论,即两条短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

从一开始操作,学生初步猜想感性结论,用实验数据验证结论,到亲身经历用实验发现规律,再到验证规律,正是本节课要体现的数学问题的本质。这种渗透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注入活水。

(六)增强全局观念,提升教学设计的整体性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既能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又能让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便于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保证教学目标能够如期完成。首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统筹考虑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等因素,加强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引导学生学会融合新旧知识,打造自己的知识体系;其次,充分利用现代的先进技术,如多媒体与网络的引入,创造合适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充分融入其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最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去解决尚不了解的疑难问题,同时提升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