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和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和策略研究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者是小学分数教学的重点。因此,必须全面周密地考虑、分析每一个教学要素,使所有的教学要素与教学目标达成有机配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二)操作性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为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提供了现实的结合点。教师应该正确理解“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学设计的“预设”是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钻研和再创造。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和策略研究

(一)整体性

数学教学是一种教学,又具有数学的学科特点。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理解整体性:一是教学是由多种教学要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二是体现在数学概念及其反映的数学思想的一体性上和各部分内容的有机联系上。从教的角度看,只有把握好整体性,才能有准确的教学目标,才能把数学教到本质;从学的角度看,注重整体性,才能了解知识的源头、发展和去向,才能掌握不同内容的联系性。教学设计则是对这些教学要素和数学本质的系统安排和组合。例如,“分数的意义”。初想起来,分数的意义似乎很简单,“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然而,学习这个定义后,学生还是存在不少困惑。他们不认为分数是一个数。真正理解分数意义不是简单的事,它是一个兼顾多重意义的数学概念。史宁中教授提出,对于整个小学数学而言,理解分数意义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作为有理数出现的一种数,它能和其他的数一样参与运算;二是以比的形式出现的数。后者是小学分数教学的重点。张丹教授在阅读文献、分析教材和实践反思等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对分数意义丰富性的认识:①比,指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和两个量之间的(比的)关系;②测量,指可以将分数理解为分数单位累积的结果(即按照一定测量单位所测得的量);③运算,指将对分数的认识转化为一个运算的过程;④商,指分数转化为除法之后运算的结果。因此,必须全面周密地考虑、分析每一个教学要素,使所有的教学要素与教学目标达成有机配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二)操作性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为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提供了现实的结合点。它可以有一定的理论要求,同时又明确指向教学实践;它可以有一定的数学教学内容逻辑要求,但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这种操作性从本质上体现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兴趣激发、问题驱动、思维碰撞、质疑反思、探究辨析等所支撑的教与学的双方积极参与,沟通对话,交流互动活动。设计的各个步骤必须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可行依据。(www.xing528.com)

(三)生成性

传统教案设计强调预设与控制,教学过程往往是执行教案,完成教案中规定的任务(内容和流程)。然而,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适时调整预案。教师应该正确理解“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学设计的“预设”是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钻研和再创造。理解和钻研教材时,以课程标准目标为依据,把握好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能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贴切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流程。教学设计的“生成”是指教师要上好课,一方面要通过启发式的教授,帮助和引导学生明确所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另一方面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各种反应和表现,耐心听取学生用各种方式表达的意见,特别是迅速发现和捕捉到学生的思维亮点,及时做出积极的反应,给予鼓励,有效互动,以平等的姿态交换意见,因势利导,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向,共同探讨,直至问题的解决。

在教学知动过程中,及时调整“预设”的流程和方案,甚至改变原有的设计,更加顺畅地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相辅相成,力求更好的教学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