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①,深秋远塞若为情②。
一抹晚烟荒戍垒③,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作者简况
纳兰性德(公元1655—公元1685),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后改名纳兰性德。
他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赐进士出身。工于填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疑难注释
①吹断马嘶声:谓北风的吼声使马嘶声也听不到了。
②若为情:若,怎。若为,怎为之意。
③荒戍垒:荒凉萧瑟的营垒。戍,保卫。
诗文大意(www.xing528.com)
我向着那高耸入云的方向前进。北风呼啸,淹没了战马的嘶鸣声。深秋远远的边塞,使人不禁情伤。一抹晚烟袅袅升起,洒落在荒凉萧瑟的营垒上。夕阳西下,斜斜地照射在山海关城头的旗杆上。古往今来胸中的怨恨何时能平?
诗文名句
古今幽恨几时平。
诗文欣赏
这首词是作者出使边塞后,于返京的途中写下的,抒发了作者在出塞旅途中的凄惘之情。全篇除了最后一句是直抒胸臆之外,其余皆是写景,“一切景语皆情语”,所有写景的词句不仅描绘了深秋远寒、荒烟落照的凄凉之景,而于景中又寄寓了深深的无处不在的悠悠苍凉的今昔之感。最后和盘托出,吐露衷肠——“古今幽恨几时平”。
开头便直接点明远行的目的地,荒凉的边塞,云山的深处,这和“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真是异曲同工之妙。
“北风吹断马嘶声”,边地的北风肃杀强劲,一闻便使人声泪俱下,岂可再闻,故曰“秋风不可闻”。既不可闻,又不得不闻,不但得闻,还要闻马的嘶鸣声在凛冽的寒风中消散的声音,人的愁绪又是何等的纷乱,心情又是何等的悲伤。作者不仅一闻再闻,而且耳闻目睹,怎么能不使人发出如此的感慨——“深秋远塞若为情”。
下片作者以“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这样简朴疏墨的笔调勾勒出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的画面。处处景语,处处情语,无处不染上作者的凄凉之感。晚烟一抹,袅然升起,在天际之间,来去不定,洒落在荒凉而萧瑟的营垒上。黄昏时分,落日半斜,已没于旗杆之下,而关城依旧,寂然冷清,给人一种萧索之感。正如王维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正如范仲淹的“长烟落日孤城闭”。
然而内心的凄凉、冷清或许只有作者自己深谙。作者并没有吐露自己内心的孤寂和落寞,然而给人的感觉,好像一片萧条的景象都是自己内心的独白和倾诉。
纳兰词中那种漂泊的诗意,那种自我放逐的游离之感,实在令人潸然泪下,心头滴血。他不仅在写个人情事,人世悠悠,他不仅在边塞清苦;古今幽恨,既不是戍守边关将士的凄楚哀苦的呻吟,也不是戍守边关将士万里怀乡的浩叹,而是纳兰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世事的独特感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