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沙过贾谊宅,千年悲伤永留痕 132篇中学生必背古诗文

长沙过贾谊宅,千年悲伤永留痕 132篇中学生必背古诗文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诗文大意贾谊被贬在此地3年,千百年来留下的只有他的悲伤。一个“悲”字,贯彻始终,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感情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诗人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贾谊处境堪悲,我又何尝不是呢?而西汉的贾谊更意料不到千年之后的刘长卿又会迎着萧瑟的秋风来凭吊自己。诗人将自己的身世际遇、悲愁感兴,与贾谊、屈原遭贬的共同遭遇,巧妙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长沙过贾谊宅,千年悲伤永留痕 
132篇中学生必背古诗文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作者简况

刘长卿(约公元726—约公元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著名诗人。后迁居洛阳,郡望河间(今属河北)。唐玄宗年间进士,在唐肃宗时,官至监察御史,后左迁长洲县尉,因事下狱,两遭贬谪,两移睦州司马,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工于诗,其诗多写政治失意之感,人世离乱之意。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有《刘随州诗集》留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为其代表作。

疑难注释

①栖迟:淹留。

②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

③独:一作“渐”。

诗文大意

贾谊被贬在此地3年,千百年来留下的只有他的悲伤。(www.xing528.com)

贾谊去后,我独自在秋草中寻觅他的足迹,却只见斜阳照耀下的寒林。

汉文帝虽然是个有道明君,重视人才,恩宠尚薄;湘水悠悠,无情流去,纵使贾谊在这里凭吊屈原,屈原又怎么会知道呢?

面对着寂静的江山,秋风过处,草木凋零,可怜你究竟何故被贬到此地呢!

诗文名句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诗文欣赏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怀人伤己的七言律诗,诗人既追思古人的遭遇和不幸,更悲叹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首联写贾谊被贬在此地3年,千百年来留下的只有他的悲伤。而诗人徒自感伤:我又如何不是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而今我路过此地,凭吊于您,也是同病相怜啊!

一个“悲”字,贯彻始终,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感情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诗人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颔联写到:贾谊,你逝去之后,我独自在秋草中寻觅你的足迹,却只见斜阳照耀下的寒林。全是一片萧条冷落的气象,而在这样的悲秋悲人的故宅中,诗人还要独自去寻觅,寻觅那更荒凉寂寞的心境。贾谊处境堪悲,我又何尝不是呢?

颈联说:汉文帝虽然是个有道明君,重视人才,恩宠尚薄。“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满满的一腔热血,竟然不是关心百姓疾苦,彰显爱才之心,贾谊是多么的心灰意冷啊!湘水悠悠,无情流去,流去了多少年光。纵使贾谊在这里凭吊屈原,楚国的屈原怎么会知道百年之后,贾谊会来到湘水之滨凭吊他呢?而西汉的贾谊更意料不到千年之后的刘长卿又会迎着萧瑟的秋风来凭吊自己。后来者恨不得古人有知,于地下能够倾听到他的心曲,此心不与古人诉,当世之人更难知。诗人知音难寻,遥寄古意,那种抑郁无诉、徒呼负负的心境,于此可知。

尾联发出由衷的感慨:我和您都是无罪的啊,为什么我们都要经历这不幸的遭遇呢?这就是诗人厉声疾色的控诉。读着这故意发问的结尾,仿佛看到了诗人抑制不住的泪水,听到了诗人一声声伤心哀惋的叹息。怜君更是怜己,伤古更是伤今。

全诗含蓄蕴藉,看似笔笔是着眼于古人古事,实则字字悲吟今人今事。诗人将自己的身世际遇、悲愁感兴,与贾谊、屈原遭贬的共同遭遇,巧妙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字里行间处处都充满了凄凉寥落之情,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给人以警醒的感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