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技巧:《触摸春天》评课效果优秀

小学语文教学技巧:《触摸春天》评课效果优秀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触摸春天》是一篇反映对生命的思考、抒发对人生的感悟的文章,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文质兼美、语言典范,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艺术,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整堂课的高潮是第三板块“研读感悟”,教师通过三个精选句段的朗读教学,帮助学生读出语言文字的情感和韵味。第六板块“拓展学习”,搜集故事,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办一期墙报,让学生再一次受到感染和熏陶,感悟生命的可贵。

小学语文教学技巧:《触摸春天》评课效果优秀

《触摸春天》是一篇反映对生命的思考、抒发对人生的感悟的文章,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文质兼美、语言典范,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艺术,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本节课内涵深刻,四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教师巧妙的设计和引导下,学生也深深沉醉在优美的教学情境中,既扎扎实实理解了课文的含义,解读了文中蕴含的情感,又受到一次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教育

本课教学设计了六个板块:第一板块是“读词想象”,通过读三组词语来想象画面,巧妙地引入课题。第二板块“初读感知”,通过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扫清字词障碍。整堂课的高潮是第三板块“研读感悟”,教师通过三个精选句段的朗读教学,帮助学生读出语言文字的情感和韵味。第四板块是“资料拓展”,通过出示张海迪、海伦·凯勒的图片、名言,为学生创设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第五板块是“写话训练”,进一步提炼和升华了情感,加深了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思索。第六板块“拓展学习”,搜集故事,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办一期墙报,让学生再一次受到感染和熏陶,感悟生命的可贵。整个教学设计层次清晰,目标明确,体现了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本课的切入干净利落,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紧扣“奇迹”作为教学切入点,直奔主题,并通过板书的设计直接呈现,体现了教师立足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确定课堂的时间比例和重点内容,将大量的时间放在了训练和文本挖掘上。

在处理关键句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充分阅读,在读中体会和理解,注重让学生自主揣摩、感悟。如对本文三、四自然段三个句段的理解,通过多种方法,反复研读,加强了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对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在理解本文的中心句“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句话时,通过变换三个不同主语:安静、我、我们,将学生难懂的句子通过读的方式呈现出来。听课老师可以感受到讲课者的用心良苦。

学风浓厚的课堂,是一个平等和谐的场所,是一个畅所欲言的空间,是一个心灵对话的舞台。教师语言亲切,教态自然,学生如沐春风,自然愿学;教师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学生如鱼得水,当然会学;教师教学得法,授之以渔,学生如虎添翼,必然学成。

在进行研读感悟这一板块教学时,教师理清课文脉络后,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让学生去自读自悟,想说哪句,想感悟哪句,完全由学生自己做主,教师只是随机点拨引导,提点方法,以学定教。学生通过已有的方法读懂了课文,自然兴致勃勃,情绪高涨,学习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学生在课堂中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室则成了学生展示的舞台。这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与平时长期、有效的引导、交流、互动分不开的。(www.xing528.com)

关注细节,评价准确。如学生谈读词语的特点时,说读词是有规律的,读词时词与词之间是有停顿的。学生感受深刻,有章可依、有法可循,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学生纠正错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多头并举,因势利导。在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感受生命的内涵时,教师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结合已有经验、想象感悟、亲身体验、品词析句、朗读感悟等。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从而加深对生命内涵的理解。如理解“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时,学生随着老师的范读,闭上眼睛,伸出双手,边想边做。通过学生动作的轻柔,理解了“悄然”一词。教师进一步引导:难以想象一个什么也看不见的盲童要想抓住一只蝴蝶,安静却将蝴蝶拢住了。所以,作者用“竟然”来表示事情的出人意料,用“奇迹”来形容这件事的不可思议。用对照上下句的方法理解“穿梭”“流畅”“磕磕绊绊”的意思。

本课朗读的形式很多。教师重视朗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在朗读中深化感受。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具体指出读得不足的地方,找准了着力点,使朗读的指导不空洞,学生可操作、易改进。如对第三自然段的朗读指导,对学生的朗读适时评价,指导应读得慢些,走进安静的内心,读出安静的情感。老师还进行了范读,学生有章可循,必然进步明显。不过还应注意学生朗读的轻重缓急,读出浓浓的语文味。

在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上,由词到句,由句到段,自然过渡,平滑着陆,无缝对接,不着痕迹。教师紧扣“奇迹”作为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去感受发生在安静身上的奇迹,随着学生与文本的不断接触,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知道盲女孩安静“走得那么流畅,没有一点点磕磕绊绊”是奇迹;她能“极其准确”地拢住花是个奇迹;她“竟然”能抓住“睁着眼睛的蝴蝶”那更是奇迹。在这样反复的品读中,学生明白了这个盲女孩眼睛虽然瞎了,但她心灵的窗户并没有关闭,她是在用她的全部身心来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在她的内心世界里,同样是一片明媚动人的景色。学生们在这样的语境品读中体会安静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惜。

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和创新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笔者提几点建议,供商榷。当学生回答问题“你想创造一个怎样的缤纷世界”时,他们谈到花香袅袅、世界和平、没有污染等。但笔者觉得这样的回答并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是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课文,还是老师的设计意图不明确?总结时,教师没有把课文主旨句和板书很好地结合,只是再次重复: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样既显单调,也没有使主题得到升华。建议这样说:每个人都拥有生活的权利,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全的体魄,只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编织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五彩斑斓的缤纷世界。板书时,“瞬”写得太小,虽居中,但只占到田字格的四分之一,不规范,也不美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