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是教学常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业务上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重要途径。听课教师要科学地分析所听的课,对一个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教学模式的完善、教学特色的形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课前要做一定的准备工作。教师要想通过听课真正学习到知识,就必须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要有心,听课就要做点准备工作。打算听谁的课,应该事先问问他教什么内容,把课本找来预习一下,看看这节课讲的是什么,有没有难点、疑点;同时自己设想一下,假如让自己教,准备怎样教,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如果听课不做准备,匆忙走进教室,懵里懵懂地听,不理解教者的教学意图,就不会有大的收获。
了解情况性听课。如一种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摸底听课、听新教师的课、不同课型不同阶段听课。这类听课一般不就课论课,而是以一节课为基础,以一组课(多课时)为单位多方面比较,重在发现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
专题调研性听课。这类听课实现设定预案、方式和方法,对可能出现的多重结论有先期预测,重在观察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情况,搜集数据,进行多角度考察与评价,一般不强调即时交换意见。
观摩学习性听课。一般目的是树立典型、推广新经验、新思路、新做法。
检查督导性听课。一般针对课堂教学,重在考察教师对教材与教学要求的落实情况、教法的运用情况以及实际教学效果,如不合格课的回访,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寻求对策。这类听课必须有明确的优劣评价及改进建议。听课者要放平心态,要以学习者、参与者、促进者的身份来听课评课,即便是学校管理者也不要颐指气使,即便是学术权威也不要盛气凌人,这样才会达到最佳的效果。
做好知识上的准备。无论是同学科听课还是跨学科听课,无论对教材熟悉还是不熟,听课者都要做必要的知识准备。一是了解进度,讲课教师讲的是哪一单元,哪一章节的哪些知识点,老师的课型是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还是实验实践课。二是学习课标,通过课标学习了解该学科的性质、地位和教学建议、所讲内容知识、能力和道德上的要求。三是熟悉教材和学生,要弄清听课班级班风、学生特点、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通过研究教材知道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点以及知识点的前后联系,还可以通过网络、光盘倾听名师关于这一章节的精品课,然后自己初步形成一个教学预案。
做好物质上的准备。准备专用的听课笔记本,以便记录授课教师的课堂实录。现实中许多听课者随意性很强,有的用几张白纸做听课记录,有的听课笔记用一本丢一本。听课者一定要用专用的听课笔记认真记录,并把它当作一种教育资源收藏。这样既方便评课,又便于为以后同课异构提供参考。
准备教材以及相关资料。许多教师听课时大多是借用学生的课本,这样不仅影响学生学习,也影响自己的听课效果。听课者还是应当向讲课教师索要教案、讲学稿、随堂训练讲义等。
准备必要的信息技术工具,如录音笔、录像机等,以便课后通过录音、录像反复研究,进行详细的评价。(www.xing528.com)
听课中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获。听课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必须全身心投入,要在课堂启动以后,立即融入课堂之中,努力做好听、看、记、想四件事。
要做到声声入耳。要听教学内容,看教师是否熟练掌握教材,是否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重组、广泛联系,是否设计了有层次、有分量的习题训练。
知识传授与要点讲解是否准确、有深度。这要凭听课者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对学科知识与能力要求的认识程度来判断。
课堂中是否重点突出、疑点突破、难点分散,课堂表现为相对用时长,对应训练密集。多数情况下,这些都能从教师的语言表述中看出来。
是否注意了新旧知识间、前后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及教学内容与自然与社会生活、与当前形势之间的广泛联系。这能体现出教师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
是否有规律性的总结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体现出教师教方法、教知识、教规律。
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教师听课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还要有虚怀若谷的态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还要看,要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记下他们的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教师要一边听,一边观察思考。既要看教,又要看学,二者兼顾。看教者对教材的钻研、对重点的处理、对难点的突破、对教法学法的设计、对教学基本功的展示。看学生的学,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生参与的情绪、学习的习惯。总而言之,要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听课应详尽记录课堂的教学过程,也随时记下自己的主观感受和零星评析。
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在分析总结他人上课时,要注意比较、研究,取长补短。每个教师在长期教学活动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法。听课的老师就要善于进行比较、研究,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吸收他人有益的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在分析他人课时,听课者还要注意分析执教者课外的功夫,看老师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前备课情况。这种思考对自己也会有很大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