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新时代背景下,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越来越多,社会竞争力不断增加。要想从众多的人才中脱颖而出,需要具有多方面的能力。语文能力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小学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语感与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写作技巧,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所思所感融入作文中去。在写作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语感,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应针对目前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反思,以提高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的效果。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家长会过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认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在小学语文作文指导课堂中,有的学生对写作感兴趣,有的学生对写作和语文学科不感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作文指导的效果肯定不会好。在很多小学作文指导教学中,教师都使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写,怎样写能够得高分,在作文指导课上为学生选择范文,让学生阅读完后写读后感。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受到范文的影响与限制,在遇到命题作文时自然而然地将例文的写作格式代入自己的作文中,出现内容与形式上的雷同。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兴趣的培养不应该只以提高学习成绩为目的。在信息时代,每天都有新的技术与理念产生,学生作为未来的接班人应该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展现个人的价值和个人的能力。
写作是学生与自己内心进行交流的过程。如果学生没有写作兴趣,只是为了完成作业任务而对照着范文写作,写作水平永远不会得到提高。生活本身就是作品,学生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总结成连贯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创作。模仿练习会让学生失去自己的思考,会让学生的作文失去活力和内涵。现阶段,小学生的作文中常出现这样的语句:“今天在家里帮妈妈做家务了,看着妈妈脸上的笑容,我也情不自禁地笑了。”“今天的天气很晴朗,我和爸爸妈妈去公园玩了,那里的花儿真美啊!”“在夕阳的余晖下,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学生与教师在作文教学互动中呈现出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仅限制了教师的指导能力,更是遏制了学生的创作与发展。
学生是具有个性的个体,其身心发展过程具有阶段性、差异性和互补性。教师面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在进行作文指导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情感体验,根据学生的性格与个人能力制订合适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需要使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当代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向。如有的学生平时喜欢古诗词,但是不会运用,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段落中或者句首引用一两句古诗词,使学生掌握根据作文内容巧妙引用古诗词句的方法。有的学生掌握的成语特别多,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根据某些意思换用恰当的成语来表达,使学生明白成语的运用不仅可以使表达更简洁凝练,而且可以增加文采。在作文指导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创作的空间,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教师可以使用小组教学的方式,加强学生间的沟通和互动,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思路,获得写作灵感。小组教学活动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愉悦的学习和成长环境。(www.xing528.com)
在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与习惯,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将思与学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自由地发挥,增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如写以《我的妈妈》为题的命题作文时,教师不要让学生对照着范文写,可以让学生回家观察一下自己的妈妈,思考一下在日常生活中妈妈为自己和家庭做了什么,然后让学生自由发挥。或许没有了范文的参考,学生的写作框架和语言组织不是很好,但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己的摸索,会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不再写雷同文。
写作离不开积累,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小学语文作文指导中,教师应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培养学生读书时做笔记的习惯,在阅读中增长学生的见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教师应该引导和帮助学生养成“多动笔、多读书”的好习惯,将课外阅读中优美的词句片段摘抄下来,并适当地仿写,逐渐消化吸收并为己所用。在写作教学活动中应加深学生的体验,帮助学生找到更多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兴趣。更重要的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内在修养,使学生的心思变得敏锐,在日后的学习和发展中能够更加稳妥和仔细地处理问题。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语文学科对学生的思维、情感以及意识有很大的影响。在小学教育阶段,应开展语文作文指导活动,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与意识。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素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引导者、参与者,在作文教学指导中要帮助学生养成独立写作和自己检查并修改的习惯,这样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作文写作水平,进而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