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凭借声音、文字符号、情感体态等形式,选择和运用完美的语言,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启迪学生智慧的高超技艺。教师的语言表达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效果。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能启迪学生心灵,把学生带进一个领略知识的境界,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教师在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后,要通过博览群书,丰厚自己的语言修养,运用幽默语言,优化教育环境,借助体态语言,形成独特教学风格,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情感欲望和求知欲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博览群书,丰厚教师语言修养。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谓动足了脑筋,深挖教材和教参,课堂上采取了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但我们发现,语文教师对自己的文化底蕴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没有及时丰厚自己的教学语言,以至于使自己的教学失去魅力,使学生的学习失去推动力。语文教师应明白,只读教材、教参的教师无论如何是不能成为优秀教师的,因为缺少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教学语言也变得贫瘠。教学语言是教师的生命,丰厚的语言修养是教学魅力的外化,一个语文老师文化底蕴深厚,课堂上才会游刃有余,学生才会有强烈的内驱力,所以语文教师应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
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离不开广博而深厚的知识积累。在平时的学习中,语文教师要成为杂家,即便不能无所不晓,至少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和学科都应有所涉猎。教师在读书时,不仅要读一些中外经典作品,也要阅读一些少儿报刊,去了解那些前瞻性和交叉性的知识,建立起宽广、坚实、系统科学的知识库。教师不仅需要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教育学等多方面知识,还必须密切关注社会,细心体察生活。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培训,参观学习,外出考察,参加会议等多种途径,扩大社会交往范围,汲取优秀教学素材,提高教学语言艺术。
在教学过程中,“寓庄于谐”的教学语言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同和提倡。有趣、幽默的语言能消除教学过于生硬而带给学生的疲劳感,营造轻松的情境,形象生动的描述更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特别是在启发学生认识的时候,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能引人深思,言之有趣,妙趣横生。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曾说过:“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减少师生间摩擦的润滑剂,能化解师生矛盾,帮助教师展现个人魅力。教育调查资料表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爱具有幽默感的教师,而不欢迎语言寡淡无味、表情呆板冷漠的教师。实践进一步表明,如果教师能将幽默恰当地运用到教学语言艺术之中,往往会收到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提高教育成效的独特功效。(www.xing528.com)
幽默作为一种艺术,是人类智慧、学识、经验和能力的综合性应用与创造性发挥。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我们的语文教师才能从容应对困境,成功化解矛盾,营造和谐气氛,从而彰显幽默的价值和意义。通常,情景导入、褒贬换用和移时错位等都不失为良好的幽默技巧和方法。教师应经常性地对自己所掌握的技巧进行综合研究和实践应用,注重各种方法的嫁接和转换,从中找出适合某一特定情境的技巧,并以此为基础来组织自己的教学语言。语文教师的语言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用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差异中找出共同点,在生活和教学中创设幽默的情景,提高自身的语言艺术水平。作为语文老师,不但要简洁明了地传授知识,而且要富于情趣、富于理性。
幽默的教学语言能生发一种向心力,把学生吸引团结在教师的身边,使教师教得活泼活跃,学生学得轻松愉悦。可以说,文雅、幽默、理性的教学语言是教师建立威望、让学生心悦诚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教师运用幽默语言艺术时,必须准确把握幽默的分寸,否则非但不能发挥幽默的艺术魅力,反而流于“滥语”,给人以低俗的印象,从而严重损害教师自己的形象,进而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语文教学中,教师良好而有效的体态语言能让学生感受到亲切和谐的情感,能为师生的互动营造出轻松的氛围,能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的体态语言丰富而微妙,在日常教学中无处不存,无时不在,往往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课堂上对体态语言的运用是十分必要的。教学中,体态语言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了解这一点,不仅有助于理解学生的意图,而且能够使自己的表达方式更加丰富,表达效果更加直接,进而使师生之间更和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