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者先应是博学者、知识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儿童文化的深入了解和对课程文化的正确认识,源于教师深厚的文化。文化,是教师的底蕴,是教师的根。
语文课程涉及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等专业知识,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是博学者。语文教师应该博览群书,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广阔的视野。在课堂上,语文教师如果能把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旁征博引、妙语如珠,那么他的课堂一定是有吸引力的、有深度的。同时,语文教师更应该是语言的大师。语文课堂是语言文字训练的阵地,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练兵场,教师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自然是巨大的。
要成为博学者、语言大师,需要的是终身学习。语文教师必须走“教”“学”“研”一体化之路,加强各项修炼,努力提升专业素养:大量阅读背诵,奠定诗书底蕴,积聚知识;多动,写作文、写教学日记、写教学反思、写学习心得或日常琐事,练就下笔如有神的功夫;加强科研能力,学习先进教学理念,观摩名家大师课堂,教研专题探讨,展示新时期教师与时俱进的风范。
除了语文专业知识外,语文教师还应该具备一些其他学科知识。教师只有具备了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够在教学中融会贯通,得心应手。如在教学《赵州桥》时,教师可以补充介绍我国桥梁建筑史或各种石桥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则可以补充一些历史知识,让学生对时代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语文教师只有理解自己所教的学科知识并把所教的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世界,给学生提供获取多方面知识的机会。
教师表现出两种态势:用自己的教学方法去筛选适合自己教法的学生,给学生分等级;用自己的学生去筛选适合自己的教法,于是筛选出一些不合格的教法,从而改进教法,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前者属于削足适履,不顾学生实际,危害无穷。后者则自始至终把学生放在首位,学生是“足”,是根本,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都是“履”,以“履”来适“足”才是正道。
教师教学的对象就是学生,而每个年段、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注意到学生的学情,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做相应的调整。(www.xing528.com)
要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全面把握,包括对学生年龄特点的了解、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分析、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的了解等。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习惯不一样,有的善于想象思维,有的善于抽象思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有的注意力持久,有的善于发现;有的班级或学生对某个知识比较了解,有的则相反。有经验的教师应该对自己所授课班级的学生有深入的了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因材施教。如果发现学生知识经验不足,一方面可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
需求是一切行为的动力。学生学习语文的需求分内在的和外在两类。内在需求是学生个体要求,是指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需要掌握的语言文化知识、语言运用技能和语言学习能力。外在需求是共性要求,是指语文课程标准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方面对学生的要求。教师在教学实施前要分析收集学生的现状与这两类需求之间存在的差异,为教学设计提供有效依据,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积极的情感,全身心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只有植根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强烈生命力的课堂。语文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两者有着天然的联系。在教学时,教师应尽量寻找生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助教材。
学科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深度联系基本步骤可以归纳为“生活―教学―生活”的循环,即课前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使学生的学习从熟悉的生活原型、感兴趣的问题情景入手,然后学习研究学科知识,最后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如学习“遨游汉字王国”这个单元时,老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因为错别字闹笑话、遭受损失等例子,从生活进入课堂。单元结束之际,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汉字知识,寻找身边的错字,完成社会用字调查,让学生将学到的书本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