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读上海跨文化交往挑战:全球城市:文化维度与国际经验

解读上海跨文化交往挑战:全球城市:文化维度与国际经验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在近些年来的跨文化交往中,虽然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但是与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等国际都市相比,在文化平台、品牌产品、交往方式、文化人才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在文化硬件设施等方面,与世界级大都市还有相当的距离,见表2、表3。在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的跨文化交流中,各城市搭建了诸多形形色色的文化平台。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国外艺术团体到上海的演出成为文化入境的基本方式。

解读上海跨文化交往挑战:全球城市:文化维度与国际经验

上海在近些年来的跨文化交往中,虽然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但是与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等国际都市相比,在文化平台、品牌产品、交往方式、文化人才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在文化硬件设施等方面,与世界级大都市还有相当的距离,见表2、表3。

表2 上海与四大世界级城市主要文化资源比较表

资料来源:Cultural Audit2009

表3 上海与四大世界级城市多样性基础设施比较表

资料来源:Wodd Cides Culture Report 2012: 48—54页,转引自王林生《伦敦城市创意文化发展“三步走”战略的内涵分析》,《福建论坛》2013年第6期

跨文化交往需要文化平台,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为跨文化交往最佳的平台,使上海国际文化重大国际性文化活动,搭建起跨文化交流的平台,诸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电视节、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旅游节等,在这些节庆活动中,加强了上海与世界的联系和文化交往。但与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在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的跨文化交流中,各城市搭建了诸多形形色色的文化平台。伦敦有四大文化节:伦敦电影节时装节、设计节、游戏节,为伦敦支柱型文化产业搭建了交流与贸易的平台,重点扶持电影、时装、设计、数字传媒、音乐等高增长核心产业。伦敦仅电影节每年就有60多个,伦敦市政府设立了专门的伦敦电影工作组,推进电影的发展与运作。

纽约每年有诸多不同的文化节庆活动,纽约电影节、格莱美奖、林肯中心艺术节、纽约国际边缘艺术节、后浪节、万圣节感恩节博物馆大道节、翠贝卡电影节、夏日舞台节、独立日烟花节、纽约国际艺穂节、圣热内罗节、布鲁克林首乐学院普乐节、大都会歌剧节、布鲁克林庆典、国际马拉松赛、国际网球公开赛等,为纽约城市的文化发展与文化贸易搭建了平台。

跨文化交往与文化产品有着重要的关联,伦敦的音乐、纽约的歌剧、巴黎的时装、东京的动漫等,都成为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产品,蕴含着文化创意和文化内涵,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品牌。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www.xing528.com)

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看,2009年4月,上海批准了卢湾区田子坊、静安现代戏剧谷、金山中国农民画村、M50艺术品创意基地等首批15家文化产业园区;2011年12月,上海授牌了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8号桥、上海动漫衍生产业园、上海多媒体谷、江南三民文化村等37家第二批上海市文化产业园区。至2011年,市级授牌的上海市创意产业集聚区达89个,上海市文化产业园区达52个。同时,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也呈现出地产商低价圈地、租赁商租赁为实、园区同质化的倾向,缺少品牌已成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软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在整体上缺乏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更缺乏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文化产业的生产缺乏原创,大量模仿抄袭,有的成了文化加工,这些显然阻碍了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影响。在检视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时,《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具国际影响力、体现上海原创能力的产品还不够丰富”。

上海跨文化交往方式主要有:官方的文化交往,学界的文化交往和民间的文化交往,官方的文化交往更多在于政治性,学界的文化交往更多在于学术性,而民间的文化交往更具有文化性。近年来,各种官方和民间合作的国际文化节庆,成为吸引国外文化机构和团体入境的主要途径。国外艺术团体到上海的演出成为文化入境的基本方式。虽然,上海也经常派出艺术团体赴国外展演,但总体上是走进来的多,而走出去的少。

21世纪以来,上海不断引进外国歌剧。2002年百老汇歌剧《悲惨世界》首次登临上海舞台后,《猫》(2003)、《剧院魅影》(2004)、《狮子王》(2006)、《音乐之声》(2006)、《堂吉诃徳之梦幻骑士》(2006)、《42街》(2007)、《阿依达》(2008)、《发胶星梦》(2008)、《百老汇之梦》(2009)、《歌舞育春》(2009)、《佐罗》(2011)、《西贡小姐》(2013)、《摩登米莉》(2013)、《剧院魅影》(2013)也相继在上海演出。在百老汇歌剧引进上海舞台过程中,还出现了百老汇歌剧中文版,如中文版《猫》《Q大道》《妈妈咪呀》。但中国不能仅仅成为西方歌剧引进的大国,中国也应该成为原创歌剧的大国。然而,目前上海歌剧缺乏原创,不仅上海的原创歌剧缺乏世界性的影响,甚至在全国歌剧发展中也缺乏建树。上海建设文化大都市,应该在引进西方歌剧的同时,努力注重上海原创歌剧的创作,在不断精益求精中,打造经典的上海歌剧,并且将上海的歌剧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在文化建设与发展中,文化人才是关键,只有有了众多文化人才,才能真正推进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在世界城市的发展中,关于文化人才的教育与建设,罗伯特·保罗·欧文斯等著的《世界城市文化报告2012》列出了数据,见表4。

表4 上海与四大世界级城市人才数据比较表

资料来源:根据罗伯特·保罗·欧文斯等著《世界城市文化报告2012》数据,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版

从表4数据可见,上海在创意产业就业人口占比、国际留学生人数等方面,均处于末位,对比其他城市有相当大的距离。上海文化机构从业人数(包括艺术机构、图书馆档案机构、群众文化活动机构、文物机构、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新闻出版机构、其他文化机构),2000年为21.75万人,2010年为27.43万人,2011年为29.36万人,2012年为29.88万人。[13]2006年,有学者做过统计,发达国家创意产业所吸纳的就业人数占比,纽约为12%,伦敦为14%,东京为15%,而我国的占比不足1%。[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