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球城市:文化维度与国际经验的国际城市理论

全球城市:文化维度与国际经验的国际城市理论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扩展趋势和后现代理论的出现,在美国这样的社会和经济活动与世界紧密相连的国家,可以按照城市在复杂的全球化系统中的独特功能,更多地考虑它们的横向联系、多元性,甚至等级关系上的跳跃等特点。

全球城市:文化维度与国际经验的国际城市理论

姜 芃(1)

城市史学科是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其研究范围广阔、研究方法灵活,因而,在其他相关的社会人文学科中出现的新思想、新理论会对它产生影响。近年来,在社会人文科学中讨论得最多的恐怕要算是全球化问题了,全球化趋势是当今时代所面临的现实。它既是一种发展趋势,也是一种看问题的视角,或者说一种理论,它已经在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和其他许多学科中有所反映。毫无疑问,它也必然会影响到城市史学科。

1997年,美国波特兰大学的卡尔拉波特(Carlabbott)在美国《城市史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国际城市假说——美国近年城市史的一种研究方法》[1]。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分析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的全球化趋势给不同规格的城市,特别是超级大都市和次一级的城市带来的变化。他以美国为例进行了考察,认为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依附论的衰退以及世界多元化和后现代理论的兴起,城市史研究领域的“世界城市”理论应该让位于“国际城市”理论,他把这一新的理论作为一种假说提了出来。(www.xing528.com)

概括地说,卡尔拉波特的理论认为现存的这种等级式的城市网络系统是与殖民体系以及依附理论相适应的。随着全球化的扩展趋势和后现代理论的出现,在美国这样的社会和经济活动与世界紧密相连的国家,可以按照城市在复杂的全球化系统中的独特功能,更多地考虑它们的横向联系、多元性,甚至等级关系上的跳跃等特点。他比较了世界城市模式理论与国际城市模式假说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认为前者强调的是城市关系中的等级制和极为有限的几个城市对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决策权;后者强调的是在复杂的全球交换系统中,每个城市都可以发挥多重的作用和功能。这两种理论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区分,在广义的社会科学领域提倡结构或提倡机构的区分中,世界城市模式基本是结构主义的,它强调用结构方法来分析世界的城市,认为世界级的城市是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合乎逻辑的结果;国际城市模式更多的是从机构方面来考虑问题,它相信人类行为和公共决策在新的时期会具有不同的结果,某些城市的跨国组织和世界性机构可以在全球经济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