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讨论在后现代时期,艺术领域内部发生的创作观念的变化,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的转型。商品设计及生产与来自艺术实验的风格转变密切关联。在广泛的消费领域,表现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风格化,以及通过符号性商品实现消费者自我身份的塑造。
面对不断变化中的多元主义的艺术实验和试图打破传统艺术边界的努力,研究者再次聚拢在“艺术是什么”这个传统话题前。这一时期,社会学理论被引入历史研究,艺术史研究的注意力也逐渐由作品风格分析和鉴赏学转向借助社会学理论,强调艺术家及其艺术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之后,符号学、马克思主义、结构和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等理论也加入了艺术与文化的跨学科研究,出现了诸如视觉文化(也称新艺术史)、文化社会史和艺术社会史等新的研究方法。随着文化和艺术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日益明显,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也出现“文化转向”。文化不仅反映了社会历史情况,而且在社会关系和身份构成中起着前所未有的作用。(www.xing528.com)
“艺术是什么”的辩论中发展出了艺术体制和文化生产的理论,将艺术和文化生产视为一种集体行动的研究,分析人与群体之间的特定关系,将作品的内容和意义搁置在一边,而将艺术看作需要通过一个由许多行动者合作的集体过程而产生的“产品”。[1]这意味着强调工作活动和工作组织的重要性,而不是研究个体艺术家或艺术作品本身。文化生产的视角关注文化的象征性元素如何通过其所在的系统被创建、分布、评估、教授和保存。这些理论和方法不仅适用于对经典艺术的分析,也非常适用于各种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且比价值链的视角开阔,更好地呈现了艺术和文化的生态系统。本章首先介绍20世纪60年代围绕艺术世界的辩论,以及社会学转向的历史,然后重点谈谈美国社会学家贝克尔(Howard Becker)和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对文化生产问题的理论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