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兴城市的建立,商品交换开始活跃起来,青铜礼器随着奴隶制的崩溃而逐渐改变了性质,作为日常生活用具,为适应地主阶级的需要,在生产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当时青铜器已作为商品出现在市场上,以往一模一范的生产方法,显然已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于是青铜器铸造技术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发展。
(一)分模制范
山西省侯马铸铜遗址出土有许多陶质的母模。模就是母范,在大型器物的陶模残块中,还发现不少鼎、鉴等器物局部完整的块模。根据这一现象可以推测,这时铸造青铜器的陶模不是做铸件的整体,而是根据铸件的形制和纹饰分为若干组,而陶模只做其中的一组,然后反复印制在范上,合成整器的陶范。如鼎的耳部、腹部和足部,都具有不同的陶模,钟则二等分做半个模。在工业生产上,分工越是细,越是程序化、规格化,生产效率也越高,侯马陶模的解剖式分型,很明显地具有这种特征。如果是一些小的器件,不宜于分范的,则就用完整的实体模,如器物上一些主体的兽形、人形之类。
母模的制造是用手工直接雕刻的,也有从器物上复制的,侯马一些精雕细刻的陶模一丝不苟,例如千百点如钉尖的地纹或鳞纹,毫不紊乱,花纹很少有缺陷。有一些陶模可能不是直接雕刻,而是在极为精细的器物上局部复制的。做这个判断的理由是,在这些陶模上完全没有刀尖或雕刻器刻画的痕迹,尤其是特别精丽的花纹,更是如此。
侯马陶范的泥质较纯,烧成的温度较高,陶质没有疏松的现象,这样的陶模可以反复使用而不易受损坏。
在侯马出土的陶模上,还可以看到当时工匠们在制作陶模时的一些迹象。在陶模上画有很细的分格、线条,或用两脚规画成圆圈。有的陶模只有粗花纹,就不再刻下去,大概是雕刻过程中的废品,从花纹的精密度和光洁度来看,当时的雕模应有相当精确的工具。
(二)侯马陶范的翻制(www.xing528.com)
陶模和陶范在铸造青铜器时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前者决定器物的造型,而后者却需要承受上千度的铜液,并在其中冷却,除了耐温以外,还要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经得起铜液灌浇冲刷而不致损坏。另外,铜液灌入后,会在范中产生不同程度的气体,这些气体大部分通过浇口和冒气口排出体外,以保证在外观上看不出气孔这类铸造缺陷,而陶范的泥土必须是很细腻的,以便能够清晰反映出青铜器上的铭文和花纹。
侯马陶范耐热性能优良,机械强度也相当好。用来制范的泥土是经过精心淘洗的,淘洗的目的,一方面是把泥料按粒度分级,另一方面把泥料中所含碳酸钙、硫酸盐等有机物溶于水中,以减少这种盐类的危害,否则会造成降低耐火度、烧结温度并增加发气性。
从侯马出土残陶范的断裂面上可以看到,陶范的表面即铜液接触的表层和支撑这一表层厚厚的加固层,表层的陶土致密,掺有匀净的细沙,有的厚度在5毫米左右。基体层除了同样掺和细沙以外,还包含有丰富的孔洞,主要是在土中拌和切碎的植物茎叶和麦秸等草料,像殷墟出土陶范一样,使阴干时不致开裂变形。这表层花纹,形态都是从母模上翻制的,大面积的花纹是由小块印模反复印成的。有的器上印模的单位有数十个之多。由于压印的单位总不是恰巧是个整数,而是或多或少的需要切割,在东周铸件纹饰上,常可看到陶范表层切割补合的痕迹。[1]
商和西周时代青铜器上已经使用的有些部件分铸的方法,在东周晚期大为盛行。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到陶范的部件也可以分别铸造。在侯马出土的钟范中,发现了许多单独的枚范,它的外观呈上大下小的方锥形,后来发现这种已经焙烧过的枚范,是嵌在钟范上的,在钟范上有嵌枚范的方孔。这种装配式的范,无疑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范的拼合需要很高的技术,稍有不规整,就有可能出现铸造缺陷,拼合小的块范,应当有适当的工具,否则不易精确。春秋、战国时的青铜器,大多器壁较薄,所以内外范的适当安置很重要,在合范定型之前,要进行校正,主要是解决厚度匀称问题,在这时,校正最为方便的是内范,因为内范没有花纹,又是处在泥质阶段,故可做适当修正,成组分制的内外范,都有相应的记号,以防错配。
内范和外范的固定,除了块范之间做上各种形状的子母榫以外,为了保证器壁的厚薄均匀,器物的容器部分,在合范以前,内外范之间,还垫有小的铜片,以控制厚度,这种小铜片在灌注铜液后,就固定在器壁上。需要封闭的部分如足、耳等的内范上,常有角锥状突起,这突起的高度,正好是所要浇铸的足、耳等的厚度。这里的泥芯,是指四周用铜包住的、永久性的内范,常见做尖角形,它和外范之间的接触面非常小,有的仅是一小点孔隙,浇铸后泥芯就会均匀地封闭在铸件的内部。有的钟舞和枚间,也有这种空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