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裱技术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园地中的一朵艳丽奇葩,因纸张老化、纸质文物酥解破损需要修补而起源,距今有1500年以上历史。修裱技术的出现,对延长纸质文物的寿命、保护珍贵文化遗产起了重要的作用,是世界上公认的实用有效的传统纸张保护方法。
(一)修裱的概念
纸张在保存和利用过程中会发生强度下降、脆化或部分残缺等现象,修裱就是将破损的文物原纸与特选的修裱新纸进行黏合加固的过程,通过加固能增加纸张强度,恢复原貌和耐久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传统修裱技术并没脱离造纸的基本方法,造纸过程中疏散的植物纤维靠胶粘和加压成为纸张薄页;修裱过程是先用较多的水分浸润文物原纸或修裱新纸,使其纤维疏胀松软,后用胶黏剂使两种纤维紧密黏合,加压排实,最后排除多余水分,恢复纸页的平整干燥。
(二)修裱技术的发展
修裱技术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典籍保护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以后逐步发展成为裱褙和装饰书画、经卷图籍、档案等的一项独特的传统技艺,一直流传使用至今。
1.起源于魏晋南北朝
修裱技术历史悠久,早在南朝刘宋时,虞和就对书画修裱有过论述,对浆糊制作、防腐、用纸的选择,以及去污、修补、染潢都有见解。史书记载,梁朝收集王羲之墨迹,用色纸写成,质地很差且有破损,修裱人员对准字迹进行长裱,再裁剪整齐,进行修裱,既补接了残字,又不失体势,而且墨迹更重,证明修裱技术已有相当经验。
2.成熟于隋唐
唐代宫廷专有修裱工匠五人,装潢一人。唐人张彦远所著《历代名画记》中详载了自古至晚唐的鉴赏收藏印记及装裱情况,文中总结了前人装裱的经验,也进一步叙述了个人对装裱的主张。这是一份研究装裱沿革的珍贵资料,也是一本操作性很强的教科书。
其中有些经验如:“凡煮糊必去筋”“装裱秋为上时,春为中时,夏为下时,暑湿之时不可用”“勿以熟纸,背必皱起”等名言仍为现代装裱师所学用。
3.鼎盛于宋
宋代朝廷设有专门的职官主管修裱之事,从流传下来的宋代宣和装等一些装裱成品中可看出当时的修裱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从“清明上河图”中可见,装裱作坊已出现在民间。宋代米芾所著的《画史》《书史》都有装裱经验之谈。
4.发展于明清
明代周嘉胄《装潢志》总结了当时的修裱技术,如:“古迹重裱,如病延医”“补缀须得书画本身纸绢质料一同者,色不相当尚可染配,绢之粗细,纸之厚薄,稍不相侔,视即两异;故虽有补天之神,必先炼五色之石,绢须丝缕相对,纸必补处莫分”,足见当时修裱技术之精湛。
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西晋文学家陆机的《平复帖》,距今已有1700多年,几经修裱,常裱常新,至今保存完好。
(三)胶黏剂的选择
1.胶黏剂的概念
凡能将两个物体的表面紧密相连,并能满足一定物理和化学要求的物质,称为胶黏剂。
胶黏剂必须满足以下条件:①不论何种状态,在涂布时应是液态(液流性);②对被黏物表面应能充分湿润(浸润性);③必须能从液态向固态转变(固化)的过程中形成坚韧的胶膜(胶黏性或膜性);固化后有一定的强度,可以传递应力,抵抗破坏,胶膜有一定的机械强度;④必须能经受一定的时间考验。
2.胶黏剂作用机理
液态胶黏剂涂布在纸张或丝织物表面后,慢慢扩散并浸润到纤维内,当胶黏剂分子与纤维素分子接近到一定距离时,在分子间范德华力和氢键力的作用下互相吸引而产生黏附力;胶黏剂在固化过程中,慢慢形成的薄膜具有胀紧力,使新材料与原纸黏合为一。
3.修裱胶黏剂理化性质
修裱胶黏剂的理化性质直接影响着修裱的质量,因此对修裱使用的胶黏剂有如下要求:①黏性适中,修裱后的纸张要柔软;②化学性质稳定;③pH中性或微碱性;④不易生虫、长霉;⑤无色透明或白色;⑥具有可逆性。
能达到以上要求的最佳胶黏剂是淀粉浆糊,因为纸张是以β-葡萄糖脱水聚合形成的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淀粉是以α-葡萄糖脱水聚合形成的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两者分子式相同,最容易形成氢键结合力。古人虽然对以上的现代胶黏理论并不理解,但从一开始就将淀粉浆糊作为黏合加固纸质文物所用,确实具有相当高的科学性。
4.小麦淀粉浆糊的制作(www.xing528.com)
古人对淀粉浆糊的制作有一套较为科学的方法:洗粉去筋——浸泡沉淀——发酵漂洗——干燥——制糊,使用时稀释。操作时,每一步骤都非常重要,其中去除蛋白质和制糊更为关键。
(1)去筋
面粉内含有8%—15%的蛋白质成分,不去蛋白质的浆糊,黏性强、浸润流动性差、修裱后纸质文物易起皱、柔性差;蛋白质内含黏源,更容易生虫长霉;蛋白质内含有许多活性基团,化学性质不如淀粉稳定,在热、酸、碱、氧化剂条件下,容易发生变性。
(2)制糊
浆糊制作是淀粉分子受热溶胀产生黏性,由悬浮液转变成胶凝系统的不可逆过程。这个过程在化学上称为胶化,制作浆糊则称为糊化。淀粉悬浮在冷水中→加热,温度升高,吸水能力增强,直链淀粉溶于热水→温度继续升高,淀粉微粒体积迅速膨胀→体积超过原来的几十倍,微粒在水中相互挤压→支链淀粉分子形成凝聚的网络结构,黏度迅速增大→形成胶黏体系→冷却后在水中呈不溶解、不溶胀的凝胶态。
修裱时要对凝胶态的浆糊进行稀释,修裱一般要求用糊如水,根据纸张的种类、吸水性和厚度对稠糊进行稀释,配制成不同比例的稀糊。制糊的关键主要控制糊化温度,一般为70℃—75℃。温度过高,糊化过热,黏度太大,不能完全浸润纸张;温度过低,微粒膨胀不足,达不到一定黏度。
另一关键是控制水量,如果水量适合,微粒正好把水分全部吸收,分子间膨胀适当,容易挤压成网络,则黏度适中,此时,浆糊形成的冷凝胶最为稳定,不易形成干膜,也不易产生沉降。
(四)修裱技术
1.揭黏
纸质文物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部分纸张发生黏连,严重的结成砖块,难以逐页分离,影响利用。其原因极其复杂,是纸张、环境、生物、人为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揭黏技术有干揭、湿揭(水冲法、水泡法、蒸汽渗透法)、酶解法(淀粉酶、蛋白质酶)、综合法等几种方法。一般对难揭的纸砖可几种方法并用。
无论采用上述哪种揭黏方法,当纸张处于潮湿状态时,都不能马上揭。纸张中含有较多水分,纤维之间距离大,纤维间的氢键力和各种结合力都下降,使纸张强度降低,容易揭烂。此外,揭开后,由于污垢尘土很多,在修裱前需进行清洗。待通风干燥使纸张有一定强度后,再进行纸片拼接。揭开后,应及时进行修补和托裱,以免丢失只字片语。
2.修补
修补就是选用与文物原纸的纤维方向、厚薄、颜色、质地基本一致的纸张,对有孔洞、残缺或折叠磨损的部位进行修复。
第一,补缺。对残缺或虫孔的部位进行修补,补纸直径比孔洞大2—3mm。
第二,溜口。在磨损折叠处补上一条补纸,溜口的补纸宽度一般为1cm左右。
第三,加边。在纸张四周加上补纸,有挖镶、拼条镶、接后背等。
3.托裱
托裱就是特选整页的新纸(托纸)和胶黏剂,对破损的纸质原件进行黏合加固的过程,以提高纸张的机械强度。托裱有湿托、干托两种。
(1)湿托
湿托就是把浆糊刷在原件上,然后再上托纸,适用于字迹遇水不扩散的原件。
(2)干托
干托就是把浆糊刷在托纸上,再与破损的原件进行黏合,特别适用于字迹遇水扩散和破损严重的原件。
我国古代书画作品是纸质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多为历代皇帝、大臣、名人的手迹,如:故宫博物院和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的明清两代御制诗文及画稿,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珍藏的孙中山、于右任等名人书画手迹,大多为卷轴装。其载体材料多为宣纸和丝绢,由于质地纤薄、性质柔软不坚挺,且着墨或着色后,褶皱不平,不利于保管和展示,因此需先裱后装。部分时间久远而破损的书画文物也需要揭旧重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