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舅姑不仅是指母亲的兄弟和爸爸的姊妹,而且还是夫妇之间对同伴父母的称呼。男方称妻子的父母为舅姑,女方称丈夫的父母为舅姑。《尔雅》云:
“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姑舅在则曰君舅、君姑,殁则曰先舅、先姑。”[5]
所以在古书上公公、婆婆一律称为舅姑。如《仪礼·士昏礼》载:
“质明,赞见妇于舅姑。”
丈夫对妻子父母的称呼亦然。如《礼记·坊记》记载:
“昏礼,婿迎亲,见于舅姑。舅姑承子以授婿。”
为什么古代会这样称呼呢?难道在舅姑和夫妻各自父母之间真有血亲联系?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上节已讲述,在古代血缘内婚后期,在某些部落中,出现了表亲婚,也就是姑舅表亲婚。姑舅表亲婚在起初是一种带有血缘色彩的族外婚形式,是一种辈分之间的集体婚配。后来由对偶的形式,逐渐变成一种换婚形式,并随之出现了“舅权”和“姑权”,即舅家将女儿嫁给姑家的儿子,那么姑家也必须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舅家做儿媳。如果姑家无女儿,则要从下一代的姑娘中补还,若是舅家这一代没有或没有相匹配的儿子,姑家的姑娘可以转嫁他人,但必须将所得的聘礼全部交给舅家作为补偿,反之也是如此。
由于是血亲关系,称呼就具有两重性。只有在弄清血亲关系以后,才能区别开。在实行姑舅表亲婚的民族中,姑父、舅父和岳父、公公同称,姑姑、舅母和岳母、婆婆同称,而无各自的专称。我国现代独龙族“安克安拉”、纳西族“木周尼周”、侗族的“买表”、凯里市舟溪苗族的“还娘头”,都是这种婚姻形式。古代夫妻之间称对方的父母为舅姑也是对中国古代历史上存在这一婚姻形式的很好说明。
到了汉代,也出现了改称舅为公公的。至于称姑为婆,则见于清代。不过在隋唐以前,阿姑、阿公、阿家的称呼已经出现。元代称公公为翁,并入律。(www.xing528.com)
汉代称妻子的父亲为丈人,关于这一点在汉和匈奴和亲中写得十分清楚。匈奴单于因为和亲,称汉皇帝为丈人。这可能是丈人称谓的起源,所以姑也可以称为丈母。
岳父、岳母的称谓起源于唐代。唐玄宗封禅泰山,大臣张说因此提升了驸马郑镒,玄宗知道后,十分惊奇,就责问郑镒。郑镒十分尴尬,无话可说。这时另一位大臣黄旛绰说:“此泰山之力也。”明说泰山封禅一事,实际暗指张说。称妻父为泰山就起源于此。妻父为泰山,妻母就为泰水。由于泰山又名东岳,又号称五岳之首,所以又演化为岳父、岳丈、岳公、岳母等称谓。为此,泰山又有“丈人峰”的别号。
男女结成婚姻,组成了一个新的亲族关系,在这个关系中称谓是很讲究的。在古代,如果丈夫有庶母就称为“少姑”,这种称号后来废置。对丈夫兄长,妻称为兄公,弟弟则称为叔,姐姐称为女公,妹妹称为女姝。兄公之称,在汉代有兄章、兄伀的变化,晋代又可以称为兄锺,五代以来称阿伯。女姝之称,汉晋无甚变化,不过有用女叔称呼的。到隋唐转称“小姑”并沿用至今。女公的称呼后又变成女妐、大姑。只有小叔的称谓迄今未改。
男方对于妻系称呼也很复杂。《尔雅》载:“妻之晜为甥,妻之姐妹同出为姨。”在古代媵也是姨,因为她是妻子的妹妹。至于称妻子的弟弟为外甥,后来也发生了变化,称妻子兄为内兄,称妻子弟为内弟。姨的称呼一直沿用未变,但是也有姨姝、大姨、小姨不同的称呼。
长辈对于结婚男女的称呼也有变化。在古代,公公、婆婆称儿媳为妇。岳父、岳母称女婿为婿。也有称婿为甥的。“谓我舅者,吾谓之甥也。”[6]孟子说帝馆甥于二室,也是如此。这些都是和姑舅表亲婚相联系的。汉代以后,婿也有称为子婿或女婿的。妇的变化到宋时改为息妇,后又变为媳妇。元人也有称媳妇为男妇的,元律中就用此词。
弟弟称哥哥的妻子为嫂。由于长嫂如母,也有称嫂为母的。兄称弟妻为妇。男子对于姐妹的丈夫称呼为甥,女子对于姐妹丈夫称呼为私。到了汉代有所变动,男子对于姐妹的丈夫则称呼为姐夫、妹夫,后又出现了姐婿、妹婿、姐丈、妹丈等用语。这都和现代一样。
在古代,“长妇谓稚妇为娣妇,娣妇谓长妇为姒妇……长妇为嫡妇,众妇为庶妇。”[7]娣姒由妇人本身长幼而计。郑玄说:“兄弟之妻相谓为姒。”两人相称时,长者为姒,不涉及丈夫年龄的大小。不过嫡庶要以丈夫长幼辈分而定。后来这种称呼变为筑里,又变为妯娌。婿和婿之间相称为亚,《诗经》有“琐琐姻亚”一语。唐代有娅婿的称呼。宋代以来通称为连襟或连衿,一直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