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轻工业的生产水平是很低的。当时全国轻工业系统的总产值仅有48.4亿元[27],按同年的全国人口5.4亿人计算,每人年平均产值还不到9元。在当时的轻工业总产值中,包括了大量手工业产品的产值,真正属于现代工业生产的轻工业产品的产值比重就更小。主要轻工业产品的产量,大多数也是很低的。不仅比工业生产先进的国家低,而且也大大落后于我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28]
在三年恢复时期中,轻工业生产有了迅速的发展,年平均递增速度达到31.4%,主要轻工业产品产量有了成倍增长,接近以至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年产量。随着轻工业生产的发展,新产品、新品种日益增多。如造纸工业生产的卷筒新闻纸、感光纸、绝缘纸、油毡原纸,制革工业生产的工业用轮带革和纺织工业用的皮辊、皮圈革,文教用品工业生产的打字机、计算器等。在增加产量和扩大品种的同时,产品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总之,在短短3年的时间,新中国轻工业的生产建设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并有了发展。这一成就不仅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为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9]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业建设,是以建设重工业为中心,计划规定重工业投资的比重大,轻工业投资的比重小,轻工业投资比重又比纺织工业要小。按照当时的计划安排,在按工业管理部门分类中,轻工业部投资只有6.9亿元,占整个工业投资的2.6%,在工业中按两大部类的投资分配,消费资料工业的投资只有29.8亿元,占工业总投资的11.2%,与生产资料工业的投资比例为1∶8。
当时,对轻工业投资安排较少,除了由于重工业的基础很薄弱,亟须扩大,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还有以下因素:(1)在轻工业中私营企业比重大,一般占80%左右,许多轻工业行业、企业的设备利用率比较低,原料供应不足,生产潜力比较大;(2)在消费品生产中,人民生活需要的许多产品,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可以依靠手工业生产来补充;(3)在公私合营企业的公积金和私营企业的盈利中,逐年有一部分可以投入扩建和新建的项目使用;(4)轻工业企业的建设同重工业比,周期比较短,投资比较少,收效比较快,如果在执行中发现某些行业生产能力不足时,可以在年度计划中考虑追加建设任务。
轻工业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虽不是建设的重点,但是相应地发展轻工业的任务还是很重的。它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以适应整个国民经济的需要。这是因为:(1)轻工业品必须满足人民增长的需要。当时轻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生产结构不合理,一方面有些行业生产能力有余;另一方面却是有些产品在数量上或在品种、规格、质量上都不能满足需要,有些社会需要的产品还不能生产。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195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计划比1952年增长80%左右,要求轻工业生产增长必须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相适应。(2)轻工业还要配合重工业和其他事业的发展。如重工业需要的工业技术用纸,新闻、出版单位需要的新闻纸和凸版印刷纸,酸碱工业需要的盐等。(3)要积极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积累建设资金。轻工业积累资金一般具有更多更快的特点,它在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积累资金中负有重要的任务。
“一五”计划时期,国家分配给轻工业的投资比较少,轻工业只能抓住几个重点行业来建设。当时,国家确定轻工业的建设重点是造纸、制糖、制盐3个行业。实际执行结果是,轻工业部系统(包括中央和地方在内)5年内完成投资14.6亿元,其中上述3个重点行业占了60%。[30](www.xing528.com)
在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项目中,轻工业1项,占项目总数的一百五十分之一。轻工业实际实施的1项是佳木斯造纸厂。佳木斯造纸厂1953年开始施工,1957年竣工,建设周期4年。佳木斯造纸厂计划安排投资9719万元,实际完成投资10199万元,实际完成投资占计划安排投资的104.9%;其中,“一五”时期完成投资9613万元,“一五”时期完成投资占实际完成投资的94.3%。
佳木斯造纸厂形成生产能力与建设规模相同,经过4年的建设,形成水泥纸袋5万吨、铜网6万立方米的生产能力,其中,“一五”时期形成水泥纸袋5万吨的生产能力。
轻工业的基建任务完成较好。五年计划规定限额以上的施工项目34个(后又追加23个,合计为57个),其中规定建成29个,实际建成36个,超过计划7个。造纸、制糖、制盐行业的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全都按期完成。5年完成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情况如表33。
表33 1953—1957年轻工业基建投资情况
“一五”时期轻工业的基本建设计划完成得较好,基本建设新增的生产能力大都超过了计划。在重点行业中,造纸工业5年新增生产能力24.9万吨,超过计划新增生产能力9.5万吨的1.6倍;制糖新增生产能力62万吨,比1952年的生产能力提高1倍以上;制盐工业新增生产能力151.3万吨;其他轻工业行业增加的生产能力,主要有自行车50万辆,缝纫机7.4万台,皮革24.5万张,日用搪瓷、日用陶瓷、玻璃瓶罐、保温瓶、自来水笔、乳品、罐头、酒精等行业的生产能力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酿酒行业中的贵州茅台、山西杏花村和浙江绍兴等几大名酒厂,也都通过扩建改造新增了生产能力。[3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